甘做红烛,我无怨无悔
作者:陕西省三原县东郊中学 任意 时间:2008/9/5 8:32:54 来源:会员原创 人气:1149
大家好!我叫任意,来自咸阳市三原县东郊中学。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甘做红烛,我无怨无悔》。
“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这是清人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描述的治学三境说,也可以说是人生的三种境界。作为一名有志青年,我一直坚定着这种“成大事业、大学问”的志向,以此鞭策自己,勉励自己。在教育事业这片热土上,我用赤诚的热心、坚定的信念、顽强的精神、无私的行动,执著地追求着教育的最高境界。
如果说“学高为师,德高为范”是我们教育工作者在精神上的自我准备,那么“爱岗育人当先锋”则浓缩着共产党人的人生信念。爱岗敬业,在红烛的事业上做到“传道、授业、解惑”三者的完美结合,我用自己的行动践行着这一神圣的使命。
满怀一片执着 爱洒北部塬区
既然选择了教育,就选择了耕耘,我奋力地耕耘在教育事业的这片虽说艰苦却充满着无限生机与活力的肥沃的土壤上。在三原县最边远的北部
塬区,赵氏河畔,青春洋溢的我,向青山绿水许下了甘为教育事业奉献青春的承诺。
1990年,刚刚师范院校毕业的我,为了响应县政府“支援边远地区教育事业”的号召,来到了与山区县耀县仅有一河之隔的偏远的北部塬区学校——三原县马额中学,担任初三年级班主任、历史教师以及学校历史教研组长。参加工作的最初两年里,我没有工资,学校的经济状况也很困难,连基本的生活补助也没有,但我并没有因此而消沉:我把每周24节课的教学任务和班务工作当作自己的精神食粮。在与学生的交流中,我品尝到了心仪已久的作为教育者的欣喜。那一双双清澈的眼睛,诉说着对知识的渴求;那日渐攀升的成绩,是他们成长拔节的声音。在这里,我感觉到自己人生舞台的帷幕徐徐拉开了,我的青春之歌嘹亮而令人振奋。
回想起在马额中学的顽强奋斗的艰苦岁月,我的心中依然充满着坦然与充实。工作任务之重,条件之艰苦,地理位置之偏远,是这所初级中学欠缺教师的重要原因。但我毫不退缩,每日最早起床到办公室,放学后最晚回到宿舍。再艰苦的环境也不叫苦叫怨,一心扑到工作中去,凭着自己的认真细致、勤勤恳恳,我迅速地熟悉了情况,站稳了脚跟。
作为一名班主任,我深知,营造一个团结友爱亲切和谐的班级环境,既有利于教育目标的顺利实现,又有利于学生生动活泼健康快乐的发展。致力于班级亲和力和凝聚力的培养一直是我开展班务工作的核心:学生生病时,多一份关怀、呵护;犯错误时,多一份耐心、细心;遇到困难时,和他们一起排忧解难。最重要的是,对学生们有一颗真诚的爱心。真诚的关心他们,爱护他们,他们在感动的同时也会为班级着想,让学生们感到这是同学们共同的“家”,一定要把这个家建设好。
“激励、赏识、期待、参与”,是我的育人理念。激励每一个学生上进,赏识每一个学生的才华,让每一个学生积极参与,期待每一个学生获得成功。我始终认为我的学生“人人都是材,人人都成才。”我常常把更多的爱,倾注在那些后进学生的身上,倾注在那些需要帮助的学生身上。1991年深冬的一天,经常迟到的王斌同学突然没来,打电话又联系不上。冒着凛冽的寒风,顶着飞雪,我前往他家家访。经过艰难跋涉,浑身湿透、脚酸腿软的我终于找到了这个学生的家。原来,学习跟不上已有厌学念头的王斌面对这样恶劣的天气打算不读了,此时此景,我的心凉了。但“人人都是材,人人都成才”的信念促使我一方面我和家长攀谈起来,告诉他对孩子不理智行为的宽容实质是害了孩子。另一方面我又和王斌促膝谈心,教育引导,肯定他在待人处事、班级事务等方面的优点,并通过一些具体的事例深入浅出地让他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针对他学习跟不上的问题,我对他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导,并承诺每天抽时间为他开小灶,查漏补缺。王斌的母亲面对这么热情的关怀,非常感动。王斌也当场下决心从今以后决不迟到旷课,并树立信心,刻苦努力地学习,不拖班级的后腿,一定要为班级争光,来报答老师的关怀和厚爱。
通过这次家访,我认识到家访的重要性,既了解了学生的情况,又取得了家长的支持,促进了学校、家庭双方对学生结合教育的发展,学生的成才有了有力的保障。于是,尚未成家的我一有空就家访,一到节假日,家访成了我最繁忙的“功课”,当然,我的这股如火般的热情温暖了许多学生的心灵。
对于家庭环境特殊,心理有缺陷的学生,我们更应多给他们一份关爱,想学生所想,忧学生所忧,为他们解决生活中的难题,帮助他们健康地发展,为他们开垦出一片他们得以成长的沃土。“留守生”王 浩,思想十分偏执,作为独生子女的他从小养成了唯我独尊的不良习惯。负责监护的爷爷奶奶也拿他没办法,他经常欺负在他看来不顺眼的同学。我接手他所在的这个班级后,王浩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极其个性的打扮不见了,满口的脏话没有了,同学中也很少有人再告他的状了,连任课的老师也开始表扬他了。这让许多人百思不得其解,可又有谁知道,在王浩迷途知返之前,我在他的身上倾注了多少心血,找他谈过多少次话,跟他的家长接触了多少回。在当年的中考中王浩用560分的成绩回报了我的一片苦心。在打给我的报喜电话中,他的第一句话就是:“老师,是您让我创造了奇迹!”面对王浩的的转变,王浩的父亲有说不出的感激:“刘老师,你真是我们家的大恩人哪!是你,挽救了我的孩子,拯救了我们这个家庭。”从王浩的转变中,我得出一个结论:一个孩子的转变和成长需要一个过程,期待学生成功要有耐心,有信心,教师要善于期待,善于寻找和挖掘孩子的闪光点。
作为教师,我们每天做的就是这一件件平凡而琐碎的事。但正是这些点点滴滴,才使得那些瘦弱的小树苗长成参天大树;也正是因为这些点点滴滴,才使得迷失方向的帆儿驶入正确的航道;也正是这些点点滴滴,使我获得了事业上的乐趣与成功。我以青春换明天,我把自己青春的热血和汗水奉献给了三原县北部塬区的教育事业,我无怨无悔。
情系高中教育,倾注全部心血
在一次全干会上,我对老师们说:“所有的职业都是在改造世界,惟独我们的职业是在创造世界。既然选择了高中教育,就不应将生活的目的仅限于显耀和享受,而应将它提升为精神上的充实和事业上的成功。对学生负责是我们的责任,因为只有我们的行为不受到良心的谴责时,才能感受到为师之乐!”作为政教主任,年级主管的我,是这样要求同事的,更是这样要求自己的。“做人如牛,做事似水”是我一贯的追求,因为我深深懂得“夫子之德,德配天下”的道理。我的岗位就在学生身旁,我的职责就是守望学生实现大学之梦的心灵,我的义务就是带领全年级教师携手共进,风雨兼程,实现学校、学生、家长共同的梦想。
面对学生底子薄、基础差的状况,我心急如焚;面对高考的重任和严峻挑战,我绞尽脑汁。在认真调查分析学生的详细情况之后,我确定把力抓体育艺术班作为高考备考工作的重中之重,作为提高高考竞争力的心的增长点。我们实行重点生承包制,把各班重点生分到各任课教师名下,责任到人。有时我感到很累,累的时候也曾犹豫过、消沉过、无奈过,但是当看到一线教师的敬业和艰辛,学生的奋起直追,成绩的不断进步,我无怨无悔,一种感动和自豪油然而生。
十多年从事高三教学工作的经历,多年管理高三教育教学的实践,数次参加陕西省考试管理中心高考阅卷工作的阅历,我积累了丰富的教育教学和管理经验,但我深知学无止境的道理。陶行知先生说得好:“要想学生好学,必须先生好学,惟有学而不厌的先生才能教出学而不厌的学生。”在教学工作中,我坚持认真钻研新课标,新教材,开展教学研究,精心设计教案,在每一节课堂上下功夫,优化课堂效果,上好课,指导学生练习,毫不马虎,形成了严谨的教学风格。精心组织教学过程,注重学习方法的总结提炼,为学生的学习修桥铺路,在潜移默化中,开发学生的潜智。无论是做一名教师还是领导,我坚定地认为,一名优秀的教师,不仅要对学生的学习和生活负责,还要对孩子将来的成人和成才负责。因此在学生的总体素质与人才要求形成极大反差的情况下,我抱着对学生一生高度负责的精神,敬业乐道,以高昂的精神状态对待工作。在教书育人的每一个环节,渗透着对学生无微不至的关怀。我愿意把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与学生平等交流,亲切对话,在谈话中读懂了学生的心思,发现了存在的问题,看到了他们的闪光点。学生的问题无小事,无论什么时候,哪个年级,哪个班出现问题,我会第一时间出现在现场,认真落实,直至处理妥当才放心。
重点班的刘伟同学成绩一直不错,后来几次考试成绩不断下降,班主任向我反映,我找他谈话,追其原因,他讲出了真相,原来他暗恋着班上一个女生。他说:“我看她不但人长得漂亮,学习、绘画各方面都挺好,现在上课不知道自己一天都想些啥,学习上心不在焉。”我吃惊不小,高中这一关键时期把握不好就会断送前程,我想处理这样的问题,大道理要讲,但重要的还是要调整心态,悄悄发生的事,悄悄解决。把浪费到早恋上的精力转移到学习上来,将其转化为学习上的动力,树立起他的信心,后来我建议班主任让他俩同桌,在学习上来一个小比赛,两人慢慢调整了心态,成绩也直线上升。后来刘伟对我说:“刘老师,她不过也如此,我有方向了。”我听后心里特别高兴,付出的心血没白费。因此我认为对这样的学生多谈心,多了解,多一份关心,少一份指责,才能够消除他们心里的障碍。
陈鹏是一个来自山村的孩子,家境的贫穷造成了他孤癖的性格。作为年级主任的我看在眼里,急在心头,经常带他回家,让他吃上一顿可口的饭菜,和他促膝谈心,还会悄悄地塞给他一些生活费。不问多少,不图回报,一帮就是三年。那年六月,陈鹏以优异的成绩被西北大学录取。大一时,便积极要求入党,用他的话说,他要做一个像刘老师一样的共产党员,工作了要去资助那些上不起学的贫困学生。听了陈鹏的话,我很感动,我看到了爱心的延续,鼓舞了我资助贫困生的决心。
“有志者,事竟成”、“苦心人,天不负”,连年高考,学生成绩喜人,在咸阳市农村中学高考质量评比中一直名列前茅,多次受到县委、县政府的表彰。我先后被评为县、市级“教学能手”、“高中历史学科带头人”、“咸阳市骨干教师”, 多次被授予“高考工作优秀教师”等等。一张张奖状,一本本荣誉证书,我感到生命的阳光一片灿烂,生命的乐曲优美而动听。我深切的感受到,燃烧的红烛,并不是走向毁灭,而是在燃烧的过程,实现着人生的真正价值。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我坚信我的付出是有价值的!红烛的燃烧,照亮了学生的天空,也使我的人生充实而多彩!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作为一名普通的教育工作者,我只是做了自己应该做的一些事,但是,党和人民却给了我这么多的荣誉,我深感肩上的担子之重。为此,我将倍加珍惜这些荣誉,以更加高昂的工作热情,以高尚的师德感染学生,用一片赤诚之心去关爱每一个学生,燃烧激情,燃烧生命,托起共和国的明天!
谢谢大家!
文章评论
共有 1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