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美丽的词
作者:不详 时间:2008/9/15 8:30:08 来源:会员转发 人气:4981
这时,一声凄厉的大雁的叫声,惊动了倩倩,像一只离弦的短箭,一下子击中了她脆弱的心脏。她幽幽地叹了一口气说,表姐,我并不怨恨君庸离开我这么远,我想,也许是我和他前生的缘分太浅,所以今生才会有这样的分离,不能像箫史和弄玉那样一生吹箫相伴。
十年修得同船渡,百年修得共枕眠,今生得成夫妻,是几世修来的缘分,她和他怎么能说是“三生缘薄”呢?每次读到这里,我总是发出这样的感慨。
据说,原本的两个人,如果今生能有一面,也算是前世有缘才得见,不然连一面都没有。所以对于有一面之缘的人,我们也应该珍惜,前生我们许是见过。能结成一对夫妻,此生相对,那需要多少个一面之缘的累积和修行,今生才得善果?且看多少情侣因为种种原因而分手,相叹有缘无份,就知得成夫妻的缘分,是多大的造化了。
得成夫妻,却今生不得相守。他是男儿,怎能困于闺闱,滞留于家,原本他的选择,没有错。她是想他、念他,却不能,也不忍把他牢牢地捆在家里。等我功成名就、飞黄腾达之日,我会回来接你,风风光光的,他也许会这样说。嗯,她只是这样轻轻地回答,心里却想着,其实我并不在意那些功名富贵,我在意的只有你。但那是你的志向,我不会拦你。
这是怎样的一个困境?作为男儿,自己要求自己,社会要求自己,“成家”更要“立业”。作为女人,作为贤妻,她不能阻止他,只能支持和默默守候。沈自徵一生在外游历多年,和倩倩聚少离多,生三子一女均早夭,唯一的女儿叶小鸾还是抱养于沈宜修家中。闲暇的时候,倩倩会教小鸾读书习字,学诗作文,打发寂寞的时光。
但寂寞还是过早地吮噬了倩倩的心力,三十四岁的年纪就早早去了,临走的时候,她也许反复轻念着,“不恨天涯人去远,三生缘薄吹箫伴”。“若说没奇缘,今生偏又遇着他;若说有奇缘,如何心事终虚化”,这是曹雪芹的感叹;若说我与君庸无缘,为何今生我会嫁给他;若说我和君庸有缘,为何我们今生没能长相厮守,这是倩倩终生的感慨。
终于,风尘满面,他回来了。但守在窗边的人儿却已不在,等待沈自徵的只有空荡荡的房间和沉默的窗儿。功名富贵,他没有求到,却丢失了她。“年少抛人容易去”,为何当时我就是那么轻易地放了她的手?
等着我回来,跟漂泊一刀两断。他说。
而她,终究没能等到。
正文 司空图 酒泉子
司空图酒泉子
买得杏花,十载归来方始坼。假山西畔药阑东,满枝红。
旋开旋落旋成空,白发多情人更惜。黄昏把酒祝东风,且从容。
人生像一匹洁白的马儿,你还没有看清它,它就像一阵风一样飞过了,如同《庄子·外篇·知北游第二十二》里所说,“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过隙,忽然而已”。
究竟这匹马儿跑得有多快?佛说,“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
一刹那为一念,二十念为一瞬,二十瞬为一弹指,二十弹指为一罗预,二十罗预为一须臾,一日一夜有三十须臾。人说“刹那芳华”,喜欢用“刹那”来形容时间的短暂,却不知“刹那”并不是最短的时间,“瞬”也不是。
譬如浮游朝生夕死,那就是它的一生;譬如繁花春开秋谢,那就是它的一生。人生到底有多短,也许它就在佛的一眨眼之间。
作为词人的司空图,我们是陌生的,但说到《二十四诗品》就都记得他了。司空图生逢晚唐乱世,早年非常积极地向朝廷靠拢,考取过咸通末年的进士,并本着“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的思想,结交曾任宰相的卢携等人,也曾官至中书舍人。但在连皇帝都被起义军打得四处逃窜的现实情形下,司空图慢慢意识到朝堂腐败、皇帝昏聩,并不是适合他混的地方,于是选择了独善其身的隐逸生活。司空图隐虽隐,但并非完全不关心朝廷动态,且忠于李唐王室,对于投奔黄巢起义军、接受朱温伪职等事宜,不予接受,隐居于中条山王官谷中。据说当这位老先生七十二岁高龄时,听闻哀帝被弑,遂绝食,呕血而亡,可谓是“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了。
如果司空图是处于北宋的治世,也许他会像苏轼、欧阳修一样,通过科举仕官,浮沉其中,空闲之余写写诗,填填词,听听曲,他留给我们的也就不只是数量如此之少的词了。然而命运就是如此捉弄人,他一生所处的皆为乱世,所谓“宁为太平犬,莫为乱世人”,存命尚且不及,更无论文章了。
对于这首词,除了“旋开旋落旋成空”和“黄昏把酒祝东风,且从容”两句相对出彩之外,其他语句其实极为平庸。上阕叙事,某日清晨,鬓生华发的司空图闲来无事,在庭院中信步,不经意地看见假山西畔花圃的东面,满树娇红,妖娆艳丽。他记起,原来那是他十年前买回家亲手种下的杏花开了。下阕转入抒情,十年始开的杏花,却是满枝嫣红难持久,盛开不久便开始凋零。见落红无数,嫣红一片,司空图想起自己逝去的年华和鬓边的白发,便举杯祝祷,央求东风说,请且慢行一些吧,让春光暂住。
整首词的主题常见,抒写司空图的感时伤逝,伤春悲秋。但“旋开旋落旋成空”一句,个人极为叹赏。仅此一句,顿时让那些平庸的词句增色不少。欧阳修所叹赏的,与本人略有不同,他曾将“黄昏把酒祝东风,且从容”一句,改为“把酒祝东风,且共从容”,化用到了自己的《浪淘沙·把酒祝东风》一词中。古人没有著作权的观念,反以他人引用自己的作品为荣。不然,我们欧阳修同志仅凭此,就惹上官司了。
“旋开旋落旋成空”,颇具禅意。事实上,杏花花期虽短,但也有四至五天,哪里就会“旋开旋落”了呢?司空图将时间有意缩短,强调花期的短暂,方开方谢,如梦如电,转眼成空,恰似如梦人生。渐生老态的他,见落红万点,想到昔日的万丈抱负,也如这落花,尚未持久,便已飘零。
电光石火,花开花落,便是一生。
苏轼在《东坡志林》中记载了一则“三老语”的故事,篇中云:“尝有三老人相遇,或问之年。一人曰:‘吾年不可记,但忆少年时与盘古有旧。’一人曰:‘海水变桑田时,吾辄下一筹,尔来吾筹已满十间屋。’一人曰:‘吾所食蟠桃,弃其核于昆仑山下,今已与昆仑齐矣。’以余观之,三子者与蜉蝣朝菌何以异哉?”
故事翻译过来就是这样的:曾经有三个老人碰到了一起,人们问他们多大年纪了,其中一个老人说:“我也不记得我有多少岁了,只记得小时候认识一个叫盘古的人。”另外一个老人说:“每当沧海变成桑田的时候,我就拿一个筹子记录一次,现在已经积满十间屋子了。”第三个老人说:“我曾经吃了一个蟠桃,把桃核丢在了昆仑山下,成长了树木。现在这根树已经和昆仑山一样高了”。三位老人相对普通人而言,可以说是高寿了,但在苏轼看来,如此长的寿命与朝生夕死的浮游、朝菌没有区别。
花的一生,可见浮游的几生几灭,花未开,而浮游已灭;人的一生,可见花的几开几谢,人未老,而花枝已残。之于浮游,花可谓久长,而之于人生,确是短暂。纵使是寿比南山不老松,却仍在佛的一眨眼之间。空幻花寂,烟消云散,仿佛无存。
汉代有著名的《古诗十九首》,其中的第十五首是一首非常有意思的诗。全诗是这样写到:“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昼短苦夜长,何不秉烛游!为乐当及时,何能待来兹?愚者爱惜费,但为後世嗤。仙人王子乔,难可与等期。”人的一生还没有一百岁,却常常怀着一千岁的忧伤。白日太短,暗夜太长,为什么我们不点起灯烛深夜游玩呢?我们活着的时候就应当让自己快乐,怎么能够等到来生呢?愚笨的人爱惜钱财,不肯千金买欢,只落得被后人取笑的下场。如果想做像王子乔那样长生不老的仙人,只怕等不到成仙的那一天。
个人觉得,秉烛夜游是一个非常有创意的提议,几乎为古人能够想出这样有创意且浪漫的应对之策而折服。今朝有酒,今朝即醉,管它明日愁来,明日再愁。面对空幻而短暂的人生,有人选择秉烛夜游,也有人选择秉烛夜读。
同样的河流,我们无法踏入两次。推开窗,双手如流,回不来,只是自己。这一刻的我,与前一刻的我,隔了千山万水。墟上烟未消,红颜已老。相同的时限,相同的终点,旋开旋落的人生,我们当如何选择,向左,还是向右?
正文 蒋春霖 卜算子
蒋春霖卜算子
燕子不曾来,小院阴阴雨。一角阑干聚落花,此是春归处。
弹泪别东风,把酒浇飞絮。化了浮萍也是愁,莫向天涯去。
小李飞刀见到和林仙儿在一起的阿飞,他问这个很久没有见面的朋友说,你看,这棵树上的梅花已开了。你可知道已开了多少朵?阿飞立刻回答说,十七朵。
听了阿飞的回答,李寻欢的心立刻沉落了下去,笑容也冻结了。因为他数过梅花。他了解一个人在数梅花时,是多么的寂寞。他没有想到能够和自己喜欢的林仙儿在一起的阿飞,居然是这样的寂寞,他为他的朋友而心疼。
这个《多情剑客无情剑》里的经典情节,让许多古龙迷们铭记于心。
一个人,如果像小李飞刀最要好的朋友阿飞那样,每日计算着庭前梅花开谢的数目,那么,这个人是寂寞的。
倘若又有另外一个人,日日在庭中单单守候着一只燕子的归来,那么,他是否也是寂寞的?
至少,蒋春霖就这样等待过。
一个欲雨的黄昏。
他,一个人,衣衫落寞地站在小院的屋檐下,望着远方灰蒙蒙的天际,等待着那个熟悉的身影跃入眼帘。但可恼的是,今日连那只熟稔的燕子也没有飞回来。
小院阑干的一角,聚集着这几日春暮落下的花朵。湿润的土地,是所有枝头上花朵最终的归宿,也是春的归所。落红委地,春色归去,他把酒送春,想起自己的年华与困顿,不禁陨泪。不归的燕子,细雨的黄昏,一角的落红,词人就这样被困在了寂寞的网里。传说这些飞絮落入水中,会化成浮萍飘荡。但即使是化成了浮萍,也载着他的愁绪,不得解脱,只希望这些浮萍,不要飘荡到那遥遥远远的天涯一角。
寂寞的人,写寂寞的词。蒋春霖在清代词人里并不算是数一数二的,但个人觉得,他的这一首词在清词里算是极佳的了。
第一次读到这首词的时候,还很小,当时就觉得这首词非常好,因为它的每一个字,我都认识,每一句话,我都明白。读第一遍之时,我就能够背下它来了,它真是极其简单的,经常喜欢念叨,“化了浮萍也是愁,莫向天涯去”,觉得仿佛自己也惆怅无比。
后来当读过了众多的宋词、清词,再读此词,更有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仿佛在餍足了百馐千珍之后,突然尝到了家乡的小菜,又仿佛在头昏脑热之时,突然洗了一个痛快淋漓的冷水澡。见了太多桃红柳绿、严妆妖娆的清词丽句,偶然见着这首“天然去雕饰”的小词,像一汪清泉、一点星光,顿觉眼亮。
而作为作者,春霖的这一生是令人同情的。小时候,他颖悟过人,很小时写的诗词便能让长者汗颜,于是便有了“乳虎”的称号。但在科举上他却是屡试不第,仕途困厄,只在道光二十八年左右先后任苏北两淮的盐官,并在咸丰末年年届四十之时的被罢官,其间母亲和爱妻先后亡故,他的生活变得更加潦倒困顿。他早年喜欢写诗,学习李商隐,而中年后,却将诗稿全部焚毁,一心写词。他的后半生几乎是靠朋友支柱,仰人鼻息,才得以生活。但在晚年的他,却在晚年纳了一个颇有才情的风尘女子黄婉君为妾。才子佳人本为一段美事,但婉君本过惯了安逸富足的生活,再加上据说她吸食鸦片,缺乏财赀的他,哪能供得起如此挥霍。但为了她,本来不肯屈居于人下的他,去求见老友杜文澜,希望能得到他的帮助。但不巧的是,杜文澜正在忙于公事,没有闲暇见他。心高气傲的他以为是受到了好友的轻视,是莫大的耻辱,再加上家事的不顺,于是在那天夜里,在垂虹桥畔的舟中,他服下了准备好的毒药绝望自尽。临时前他填写了一阙《曲游春》:
怅望心头意,为谁人立雪,酒边梅侧?雪落云沉,忍那人音信,只添岑寂?雪地空留迹。一时又、鸿飞天黑。笑当时、水上清歌,不识无聊今日。堆积。休言愁极。念放浪天涯,清冷何及?一阕新词,纵红尘写尽,情牵难息。雪透窗纱白。肯折取、断残红萼?正无人、一念萦回:生难死易。
“生难死易”,对他而言,世无可恋,没有什么比死更容易的事情了。他却不知道,在他自杀之后,她也随他而去了。婉君自杀而亡,众人议论纷纷。
但无论她欠他什么,有什么错处,她都以死来偿了,不知是否可抵一生之债?
正文 贺双卿 凤凰台上忆吹箫
贺双卿凤凰台上忆吹箫
寸寸微云,丝丝残照,有无明灭难消。正断魂魂断,闪闪摇摇。望望山山水水,人去去,隐隐迢迢。从今后,酸酸楚楚,只似今宵(朝)。
青遥,问天不应,看小小双卿,袅袅无聊。更见谁谁见,谁痛花娇?谁望(共)欢欢喜喜,偷素粉,写写描描?谁还管,生生死死(身身世世),暮暮(夜夜)朝朝?
她,是一枝没有任何粉饰的花。
就算那一袭淡白,也不属于她的。她只是路边一束最不显眼的花,谈不上什么颜色,只低低地开在尘埃里。你静静地走过,完全没有留心到它存在着。等你走过它身旁,走远了,才记起刚才似乎闻到一抹若有如无的幽香。于是回首,却发现,分辨不清刚才到底是哪一株花牵引了你的注意。
“双卿”,是一个读起来很美好的名字,总是让我涌起一些过于美好的想象,想着仪态静好,双鬟微翘,穿着淡黄衫儿的她,与丰神秀姿、眉目疏朗的他,携手并肩低语着。风动湘帘,轻不可闻,只听着他微微唤着她,卿卿。
于是,她双颊飞红,桃花照水。
待真正读罢了卿卿的的身世才知,这幅才子佳人郎情妾意图,实在错得离谱。她只是立在田中低首劳作的乡野村妇,荆钗布衣,粗服乱头,只有抬头目光流转,才可窥得灵犀一点,方见神采。
双卿者,出生于绡山一农家,家境贫寒。农家的女儿只要身体健康,能够持家,然后嫁得一男人便好,不要谈什么读书习字、弹琴赋诗了。但双卿生性慧敏,见书则喜,每日路过舅父开馆授徒的学馆,便心痒不已,恨不能化作小虫,飞入其中。于是,她常偷偷地在旁偷听,一听便是三年,渐渐学会了读书习字,写诗作文。这实在是让鄙人觉得甚为佩服,对于那些笔画繁多的繁体字和聱牙诘屈的古文,个人都觉得头疼,未曾想她竟能自学成才。双卿作词大约从未曾想过留名,也无钱买纸,每次便用粉笔写在芦叶子上,不久,粉便脱落了,叶子也枯黄腐败,词作几多湮灭。
文章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