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只是叶子,行动才是果子——备战2008年广州高中古诗文大赛

作者:广州市玉岩中学 陈克  时间:2008/10/18 10:52:09  来源:会员转发  人气:1878
  2008年的广州市高二年级古诗文大赛圆满拉下帷幕,作为萝岗区在2006年投资近3个亿在科学城按国家级示范性高中标准兴建的一所新学校,在初赛中获得了平均分84.67分(选择题63.77分)的成绩;遴选5名学生参加决赛,4人获奖(一人二等奖、3人三等奖),取得了令人可喜的成绩。回顾为古诗文大赛备考的工作,我们总结出以下经验与大家共享。
  一、以市教研室意见、建议为行动指南
  2007年3月,广州市教研室来我校调研,李月容老师随堂抽听了我们备课组同一课题《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的五节课,充分肯定了备课组教师研讨、协作和互助的意识强,也认为教学设计重点难点把握恰当。同时也提出了宝贵的意见:古诗文教学要加强诵读指导,要研讨出适合本届学生的诵读、记读方式。为此,我们备课组针对五本必修教材和选修1、选修2教材中的古诗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认真讨论和探究适合学生学情的较有针对性、时效性的教学模式。
  二、三种模式穿插古诗文教学
  (一)早读模式:指定范围——自由背读——定时小测
  许多学校延用已久的早读方式是齐读,这种早读模式虽然声音整齐、响亮,但是由于缺乏个性尺度,容易以声蔽义,所以记忆的效果不佳。综合各种因素,我们选定了自由背读的早读模式,即早读前各班课代表在黑板上写好古诗文背读的范围,学生到班后按照范围自由背读20分钟,后10分钟依据范围进行默写和翻译检测。在自由背读的过程中,我们着力培养学生养成“心到——眼到——嘴到——手到”的读写记相结合的习惯。这一方式不仅大大提高了默写的准确率,也使30分钟的早读课变成了积累巩固的时效性强的一节语文课。
  (二)抄读模式
  每天晚自习的第二节课的前十分钟是学校规定的语文练字课时间,我们按照李月容老师的教学建议,按学段设计了学生抄读的内容。
  1.日常教学阶段
  (1)从开学伊始,我们就规定学生提前抄读教师还未讲解的古诗文内容,这样到教师讲授新课时,学生已经在抄读中提前熟悉了五本必修教材和选修1、2中的古文及诗词的文本内容。(2)课外诗词抄读:每天在积累本上积累2句课外名句,每月约40句,一学期就是近200句。对课外诗词的检查,我们重在鼓励学生在作文中引用、化用这些诗句,尤其是作文的拟题。
  2.水平测试备考阶段
  学生重点抄读高考必背古诗文篇目,这类抄读分为全文抄和常考文句的摘抄,这种方式旨在强化巩固旧有知识。
  (三)古诗文课操作模式
  在对必修教材和选修教材的使用中,我们备课组对古诗词教学总结出以下较有实效的操作模式:
  1.以《声声慢》为例:披情导入——知人论世——朗读入境——品味意象——鉴赏名句——探事究理——个性吟诵——课外拓展(比较印证)
  2.以《春江花月夜》为例:音乐和语言的结合——探究和想象的结合——名句鉴赏和写作的结合——理解和自由表达的结合
  而在文言文教学中,我们教学设计从教学目标、理解和感受课文的需要出发,以学生对文本的情感体验为重心,以读为本,引导学生想像情境,于诵读中入境,于诵读中质疑解疑、感悟怡情。让学生充分感受文言文阅读的情趣、意趣、理趣,在积累感悟运用中加深对文本的理解。教师灵活运用录音范读、领读、跟读 、轮读、齐读、自由读、小组读、表演读、评价读、配乐朗读等多种形式,促进学生对文段的理解。教师在诵读中在难处加以示范,在不到位处加以引导;教师既是参与者,也是参悟者,更是促进者。
  三、培优辅差双管齐下
  (一)集体动员,营造氛围
  教研室在高二学段举办古诗文竞赛,是一项有战略眼光的科学的安排。在高考中,古诗文默写是不可失分的考点,而古诗文阅读和鉴赏是得分难点。在高二阶段加大对古诗文教学和备考的重视,就提前为高三复习备好了基础。鉴于此,我们也希望能以读促学、以练促学、以考促学。为此,我们借高二学业水平测试动员大会,作了广泛的思想动员,科组长李玉明老师的寄语起到了很强的激励作用:
  如果你寄希望于未来,就应该奋力战斗于目前。
  对于首届玉岩学子,认真完成每一次行动的“过程”意义重大。事实证明,在学业水平测试中,我们学生语文成绩的优秀率超过了市平均数,全卷平均分为103.4分。在这令人振奋的成绩出来后,我们备课组继续针对5月份的古诗文大赛做准备:(1)在寒假作业的布置上加大了古诗文训练的比例,并在开学后进行了详细的评讲。(2)每周的常规作业中都渗透一定数量的古诗词鉴赏练习、高考文言文语段阅读训练。
  (二)分批次筛选,分层辅导。
  1.培优
  (1)专题讲座——新学期伊始,我们借用教研室2007年的初赛题在全年级进行了一次竞赛选拔,从310名学生中挑选出40名学生进行集中培训。我们安排了陈克老师利用课外活动课时间,为这40名学生进行古诗文鉴赏和古诗词写作方面的7次讲座。这来自各班的40名学生在本班的语文学习中也起到了小辅导老师的作用。
  (2)小组探究——在2008年的初赛结束后,我们按照分数筛选出5位同学进行决赛,在考前两周,我们根据学生在识记和运用上的短板,尝试让他们自由组合,寻找外援,围绕几个专题进行资料查找、合作研究:
  组别 查找资料、探究范围
  第一组 诗句、词句排序题及其答案、解法总结
  文言文断句的方法和相应习题、答案
  第二组 含各类传统节日的诗句
  赞美著名历史人物、诗人词人的诗句和对联归类
  第三组 写对联(5字、7字)、写格律诗(五绝七绝)、填词(小令)的指导(口诀)和浅易练习及答案
  第四组 古诗词中常用典故及其含义(含相应诗句)
  各类花、鸟、树的诗句归类
  2.辅差
  语文学习困难学生的语文基础薄弱,学习兴趣缺乏,他们对语文学习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学习意志力薄弱,未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存在困难的时候常常自卑感强,自暴自弃。为了改善这种状态,我们以分班座谈、个别谈心的形式,鼓励他们勇于向困难挑战,并具体帮助他们解决了解词、翻译、归类记忆、诗词鉴赏的答题技巧等问题。一段时间后,这些学生都有较为明显的进步,尤其是聂秋萍老师的耐心辅导和多方激励,使两个物理班的学困生的早读、课堂学习状态有了大幅度的转变,课下作业也落实得较为到位。事实证明:加强对语文学习困难学生的课下辅导,提高他们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引导他们采用科学的学习方法,是增强整个年级学生语文竞争力的有效途径。
  回顾所来径,处处横翠微,首届玉岩学子能在市古诗文大赛中取得可喜的成绩,与整个备课组对比赛的重视、对备考过程的调控、对阶段性目标的落实是紧紧相连的。而且我们老师的读书态度、竞赛成绩也是一面旗帜(备课组选派陈克老师、郭海平老师、吕建辉老师参加全国教师读书大赛初赛分别获广州市一、二、三等奖,其中陈克老师、郭海平老师进入全国决赛获得二等奖),引领学生们在诗海文苑中快乐遨游。我们相信,在新的征程中,在市区教研室的指导下,我们玉岩子弟一定会有新的可喜的收获,摘取到更甘美的果子!

文章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