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教师仅能成为“培训看客”?

作者:浙江省奉化市教师进修学校 周建国  时间:2008/10/23 17:12:07  来源:网络转载  人气:323
  一方面,一些学校因面临优秀教师短缺难题而苦苦寻觅年轻名师;另一方面,老教师有着丰富的教学经验却不受重用,无法获得培训机会。此种现象让人心生疑惑——
  老教师仅能成为“培训看客”? 
  

                    李华/绘 
  
  当下的教师培训形式多样、内容丰富,除校本培训外,还有诸如县市级新教师培训、教坛新秀培训、中青年骨干和学科带头人培训,更有省和国家级名师培训等。然而笔者发现,在诸多类别和级别的培训中,老教师一直徘徊在培训活动的“门外”,成为“培训看客”。
  教龄20年以上,年龄50岁左右的老教师在我国的教师队伍中占有一定的比例,尤其在农村学校,老教师人数更多。他们成为“培训看客”主要有以下原因:一是老教师自身缺乏进取意识,觉得自己年龄已大,不愿参与培训;二是虽然他们愿意继续为学生服务,但随着年龄增大而精力不支,业务素质适应不了教学需要,学校不得不在岗位和工作量安排上给予他们适当的照顾,觉得没有必要让他们参加培训;三是一些老教师其实身体及心理状态仍然不错,只是学校领导忽视了这些老教师的作用,认为对这部分教师加以投入不值得。这使得本身就需要吸纳新知识、新理念的老教师由于培训不到位,在教育新理念和教科研能力等方面逐渐落伍,进而落入教学能力不断下降的恶性循环之中。
  在笔者认识的老教师中,被冷落、边缘化的多为第三种情况。他们有着丰富的教学经验,又有着不断进取的愿望,但是学校往往以老教师无法适应新的教学要求为由,把他们排拒在培训“门外”。这样,他们与年轻教师的差距愈拉愈大,心理严重不平衡,甚至自暴自弃。这种现象尤其在农村学校产生了严重后果:由于农村学校年轻教师人数不多,现在仍有大量老教师在默默无闻地“挑大梁”,但他们却得不到应有的培训机会,这不仅是对为教育事业奉献多年的老教师的不尊重,更影响了缩小城乡教育质量差距的进程。
  老教师仍然是学校教育的重要力量,继续开发老教师的专业潜能,促进他们的专业发展,是教师培训的分内事。我们不妨从以下两方面抓好老教师培训工作:
  首先,让农村教师认真接受培训的前提是信任和重用老教师。长期以来,绝大多数老教师专心教学,敬业爱岗,不仅有丰富的教育教学经验,还热心“传、帮、带”,对学生严格要求,对学校感情深厚,把青春年华无怨无悔地献给了教育事业。同时,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平均寿命增长,一些五六十岁的教师其实根本不老,正当人生的黄金阶段,只要与时俱进地给他们补充新理念和必要的现代教育科学知识与技能,他们就能够继续发光发热。学校应根据老教师的特长和个性特点,在精神上安慰他们,在工作上信任他们。例如,学校领导应主动听取老教师的意见,请他们多为学校的发展建言献策,并在适当减轻其工作量的前提下,继续安排他们承担主科教学的工作任务、聘请他们担任教研和培训顾问、邀请他们担任校本培训的师德教育培训师,让他们现身说法,为年轻教师传授教学经验,使优良教学传统代代相传。
  其次,针对老教师的特点与需求,抓好老教师专项培训。老教师教育经验丰富,教学基本功扎实。
  在他们身上,有难以磨灭的闪光点,有永不懈怠的敬业精神和诲人不倦的崇高品质。但随着教育教学形势的飞速发展,再加上缺少系统的培训机会,他们确实需要“补课”了。他们的计算机和普通话能力、教育政策法规和新课标解读能力、新教材分析及教学设计能力有待提高,因此,对这些方面的培训有着较大的需求。学校应该设身处地为老教师着想,对他们的这些需求进行调研,本着缺什么就补什么的原则,单独为老教师“量身定做”培训方案。如果农村学校对老教师进行单独培训有困难,可以把同类学校的老教师组织起来,聘请专业的培训机构,打造一个老教师培训联合体,使老教师通过“充电”,展现教育教学工作“第二春”的魅力。

文章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