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场作文制胜奇招:变换句式,错落有致

作者:重庆一中 刘畅 陶益普  时间:2008/11/13 22:14:59  来源:会员原创  人气:1403
  制胜之谜
  一篇作文,如果从头到尾都是一种句式,一个腔调,难免会使读者觉得枯燥乏味,味同嚼蜡。好的语言要追求句式的整散结合,变化多端,可以使读者读之有平仄之韵,曲折之美,跳动之感。
  招法指要
  句式的选择和调整要服从表达的需要,不能为灵活而灵活。
  这里所谓的句式,外延较广,有肯定和否定之分,主动和被动之别,顺装和倒装相异,整句、散句错落,还有长句、短句,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它们各有各的作用,使用不同的语言句式可产生不同的效果。例如整句使文句整齐,音韵和谐;散句使文意流动,灵活自然。这里主要谈两点:
  首先,整散结合,错落有致。整句是指结构相同或相似、形式比较匀称的句子,如排比句、对偶句等,古称骈句。整句以外统称散句。写作时要整散结合,富于变化,形成错落之美。例如选文《老师只有您站着》:“风刮来,雨打来,雪飞来,您总是站着,稳如泰山,因为没有谁能改变您。”三个整句,三个散句,三字句、四字句、五字句巧妙配合,参差中见匀称。
  其次,长短结合,各尽其妙。长句容量大,表达周密、详尽,短句字数少,表达简洁、明快,使用时应富于变化,讲究平衡,交错使用,各尽其妙。以选文《云归何处》为例:“细凝眸,却见那绿树已不再成阴……曲径通幽、藏名园、蕴明珠的深深小巷,如今鸡犬喧闹,桑麻盈目……”此段交错使用长短句,缓急相间,使语言活泼而不显呆板,读来朗朗上口,给人一种错落之美。
  句式富于变化,能避免语言的单调、呆板,收到生动活泼的效果。    
  佳作借鉴
  江湖
  从血腥而残忍的江湖中诞生出的风花雪月更有一种令人怜惜的绝美。
  楼阁闺厢中的绝代佳人玉颊微红,双眸清澈,舞姿翩翩,引无数英雄竞折腰。一番坎坷,或是飞上枝头双栖宿,或是魂断天涯思旧人。  
  相对于此,高人,往往是身处江湖之外的,在适当的时间救出适当的人,为其指点迷津,或在适当的时间以同样不为人知的方式隐去。
  江湖,非江亦非湖。
  江湖,遥远而又近如咫尺。
  如今的江湖,只是无数人笔下的一块心灵的栖息之所,透过文字看到的江湖有些许苍白。而那些号称可以毁天灭地的招式也只存于小孩子的幻想之中。
  江湖,或许是一个社会的百科,或许是一个时代的缩影,而它本身更是一种东方所独有的文化,一群草民,三两个书生,几管秃笔,
  以江湖作为背景,寄托现实中无法实现的无限的遐思。
  (重庆一中一考生:《我眼中的江湖》片段)
  简析:在这个作文片段中,小作者或排叠,或对偶,长句与短句随意铺就。奇偶相间。散放中见严整。整伤中显灵活。读起来朗朗上口,显露出了错综美和音乐节奏美,参差而匀称。显示出了作者运用语言的高超能力。
  试试身手
  1.诗云“花落子规啼,绿窗残梦谜”,暮春时节,落红万点愁如海,见乱红飞过秋千去,大有伤春之感,而龚自珍老先生又云“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可能花虽零落成泥,却有暗香如故吧,请你以“暮春”为话题
  写一篇作文。
  要求:不少于600字,题目自拟,文体自选。
  2.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14岁的高占喜,青海农家子弟,因为一次电视活动的策划,他和城市的一个富家少年互换了7天人生,节目打出的议题是“七天之后,高占喜还愿意回到农村吗?”七成的观众都预测,高占喜难以抵挡城市的诱惑,不愿意回去。谜底却提前揭晓了——当得知自己的父亲不慎扭伤脚的消息,占喜立刻要求赶回家乡。“为什么急着要走?父亲的脚伤不是大事。难得来一次城里。”占喜只说了一句:“我的麦子熟了。”回村之后,占喜仍然五点半钟去上学,啃小半个馍馍当午饭,学习之余割麦挑水;仍然是补丁长裤配布鞋,刻苦读书不改初衷:“只有不断学习,才能真正走出大山,改变命运。”
  要求: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除诗歌外);题目自拟;不少于600字。

文章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