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论文中事例论证常见的三种方法

作者:河北省承德市兴隆县半壁山中学 赵襟裁  时间:2008/12/11 19:51:36  来源:会员原创  人气:6351
  一、并举点例法
  这种方式是紧扣论题,把那些人们熟知的,具有普遍性和典型性的,并且读者极易接受理解的事例列举出来,简明扼要,点到为止,且能有效地证明论点。如:
  ……当别人都过着安闲舒适的生活时,你要为理想而长期奋斗;当鲜花在向你招手时,你需放弃它继续努力;当困难如针砭般刺痛你时,你要毫不退缩;当别人对你冷言冷语,讪笑不止时,你须挺起胸膛,沿着自己的路勇往直前!一统六国的秦赢政,笔不停辍的气象学家竺可桢,独树一帜的京剧大师梅兰芳,服务于民的百姓公仆焦裕禄……纵观古伟人今英雄,多少科学家,艺术家,甚至普通工作者,也数十年如一日,用血泪与汗水浇灌着成功的花蕾。我们的先烈,为了理想,甚至还以生命为代价而去拼搏去奋斗。是何等地壮烈,何等可敬!(考场优秀作文《生命如涛》)
  这段文字就是以并举点例法的形式推出了秦赢政、竺可桢、梅兰芳、焦裕禄等事例,既言简意赅,无可置疑;又节省了笔墨,思路清晰,雄辩的论证了人生必须如海涛一样毫不畏惧地拼搏的道理。
  二、定向概述法
  这种方法是指根据论题的需要,有意识有目的地加工改造蕴含多面性、多义性的事例,经过精心“塑造打磨”,巧妙转换,并用一些启迪性的语言进行适当的提示,使其中与议论文论点最契合的思想内容和意义凸显出来,恰切地“焊接”到议论文的主旨上来。如:
  我国宋朝的文豪苏洵,几次赶考都名落孙山,一些人更是对他冷嘲热讽,但他没有灰心,而是闭门苦读,终于因散文有极高的造诣而名列唐宋八大家;举世闻名的音乐家贝多芬,30岁就耳聋,他没有屈服于命运的安排,在听不见声音的情况下,创造了大量优秀作品,并谱写出时代的最强音“扼住生命的咽喉”;居里夫人,这位伟大的科学家,作为镭的发现者,荣获诺贝尔化学奖,耀眼荣誉没有使她陶醉,他仍如从前一样孜孜不倦的工作,使它成为获得这一殊荣的唯一女性。这些伟人之所以能够取得成功,是因为他们在挫折面前毫不自卑,在成就面前毫不自负,始终有自强不息的精神。……(考场优秀作文《自卑•自负•自强》)
  这段文字就是采用定向概述的方法,围绕“克服自卑或自负心理,以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开创光辉的人生道路”这一中心来选例,例子中的人物都是人们敬重的人物,他们的品格是多方面的,文中选取的只是他们不骄不馁,辛勤耕耘而结出的硕果部分,并根据论题的需要作了定向性的叙述,这样的论述既简洁,又突出了“自强”的特点。
  三、详略结合法
  这种方法就是通常所说的以一例为主,余例为辅,以点带面,点面结合的写法。此法适用于考试时见到话题或题目后,一时想不到那么多可用的事例,这时,可从想到的那些与论点相切近或相一致的有限的事例论据中,选择自己认为较典型、把握较全面的事例论据稍作详细叙述,与之相关的其它事例论据则可简笔带过。如:
  成功的人,总是能享受挫折的,古今中外,概莫能外。
  我国宋朝名医庞安,幼年患耳病,却著有《难经辨》、《本草补遗》等书。科普作家高士其在科学实验中得了甲型脑炎,全身瘫痪,舌头僵硬,讲话困难,但长期以顽强的毅力口授了大量科普作品。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一支英国军队被拿破仑所率大军击溃,这支军队的将领们落荒而逃,其中一位逃到了农夫的牛棚中,当他身心交困时,他惊奇的发现了一只蜘蛛在狂风中织网。网被狂风一次次刮破,但蜘蛛又一次次重新编织。将军被这小精灵震撼了。于是他回到部队,重整旗鼓,厉兵秣马,终于在比利时境内的滑铁卢击溃了不可一世的拿破仑大军。他就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威震四方的一代名将——威灵顿。(考场优秀作文《享受挫折》)
  上面两段文字,以威灵顿击溃拿破仑这个典型事例为论据,以庞安、高士其等人为辅助论据,较好的论证了“面对挫折毫不气馁乐观向上”这一中心论点。这就是说,作为例证的事例,只要能恰到好处的起到证明的作用,针对性强,有说服力,一桩事例同样也能证明论点。但要更好地证明论点,还须辅以一些简单的事例,做到详略结合,论据充分。同时为了突出和强调所选事例,必须作适当的阐述,只有这样,才能突出论点所需要的部分;也只有这样,才能使事例与论点之间真正具有了逻辑关系,才能使事例起到论证作用。

文章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