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用比喻铸华章——从《劝学》看议论文的形象化说理
作者:yuan8533 时间:2008/11/5 12:18:12 来源:会员原创 人气:6046
二、比喻与比喻论证
比喻是用相似的事物打比方的修辞方法。被比方的事物叫“本体”,用来打比方的事物叫“喻体”,联系二者的词语叫“喻词”(像、是、如等)。
比喻论证是一种用具体、生动、形象的事物作比喻,来证明较抽象道理的论证方法,又叫喻证法。
“喻巧而理至”,一个生动形象的比喻,能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化生僻为通俗,同时能启发人们丰富的联想,使自己的论证如虎添翼,效果倍增。俗话说,“会讲理的讲个理,不会讲理的打个比”就是这个意思。
三、比喻论证精彩示例
1、孟子擅于比喻论证,如《鱼我所欲也》以“舍鱼而取熊掌”为喻,引出“舍生而取义”的中心论点。《寡人之于国也》中梁惠王先是自诩曰:“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孟子用战争中逃跑者“五十步笑百步”的比喻论证启发对方,使他不自觉地说出“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齐桓晋文之事》中用“力足以举百钧,而不足以举一羽;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比喻齐宣王能行仁政而不行;“用挟泰山而超北海”与“为长者折枝”比喻“不能”与“不为”的区别;用“缘木求鱼”和“邹人与楚人战”为喻,说明武力称霸必败。
2、《论语·子罕篇》中的句子“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3、、“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
4、“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5、什么叫“国粹”?照字面看来,必是一国独有,他国所无的事物了。换句话说,便是特别的东西。但特别未必定是好的,何以应该保存?譬如一个人,脸上长了一个瘤,额上肿出一个疱,的确与众不同,显出他的特别的样子,可以算他的“粹”。然而据我看来,还不如将“粹”割去了,同别人一个样好。——鲁迅《拿来主义》
6、“譬如罢,我们之中的一个穷青年,因为祖上的阴功,(姑且让我这么说说罢),得了一所大宅子,且不问他是骗来的,抢来的,或合法继承的,或是做了女婿换来的。那么,怎么办呢?我想,首先是不管三七二十一,‘拿来’!但是,如果反对这宅子的旧主人,怕给他的东西污染了,徘徊不敢走进门,是孱头;勃然大怒,放一把火烧光,算是保存自己的清白,则是昏蛋。不过因为原是羡慕这宅子的旧主人的,而这回接受一切,欣欣然的蹩进卧室,大吸剩下的鸦片,那当然更是废物。‘拿来主义’者是全不这样的。”
——鲁迅《拿来主义》
7、毛泽东在《反对党八股》中提倡写文章、做演说要认真负责,他说:“拿洗脸作比方,我们每天都要洗脸,许多人并且不止洗一次,洗完之后还要拿镜子照一照,调查研究一番,(大笑)生怕有什么不妥当的地方。你们看,这是何等地有责任心呀!我们写文章、做演说,只要像洗脸这样负责,就差不多了。”
8、嫉妒不但害人,而且害己。从心理上分析,嫉妒犹如毒虫,常常会把妒者自己的心灵 啃啮得满目疮痍”,“整天处于一种既不舒畅、极不安宁的境况中难以解脱”。
四、比喻论证在高考作文中的应用
【比喻说理】
如为了论证“有双赢才能共辉煌”山东的考生运用了精妙的比喻。
示例:即使自己是一枝娇艳美丽的牡丹,也应明白,一枝独放不是春天,春天应是万紫千红的世界。
即使自己是一颗傲然挺立的孤松,也应明白,一株独秀不算英雄,成行成排的树木才是遮风挡沙的坚固长城。
即使自己是一支整装待发的帆船,也应明白,一船独行不算风景,千帆竞发才能显示大海的壮阔。
——2005山东高考满分作文《双赢,你我共辉煌》
如为了论证“双赢的重要性”,作者运用了深刻的比喻。
示例:自私利己,愚者之见;打造双赢,智者之举.双赢,那是信心的基点,那是力量的源泉,那是开启人生之路的探照灯,那是打开成功之门的金钥匙.双赢,使你我共辉煌.
——2005山东高考满分作文《双赢,你我共辉煌》
不着痕迹,笔法自然,展现文字功底。作者为了说明“人要坚守良知”这一道理,巧妙地运用了比喻的笔法。
示例:在我们的心里总有一盏灯,时时闪耀着温暖的火花,照亮我们心底的仁慈。
在这世界上总有一群人,时时守望着那盏灯,小心翼翼地呵护着,让它照亮冰冷的角落。
——宋静海《守望心灵的灯》
【比喻评价】
1、联想与想象,用精彩的比喻去评价人物。
如昭君上殿,本是很短的一瞬间,为了表现昭君那与众不同的自信,作者运用了精彩的比喻。
示例:昭君昂首上殿的那一刻,注定一朵曼陀萝花灿然开放了.只是一朵普通的花,并非金雕银塑,可它的光芒,却足以使所有金银黯然失色.
——2005辽宁高考满分作文《那一缕不泯的自豪》
2、精雕细刻,用细腻的笔法、比喻的手段去评价人物。
示例:一盏昏暗的油灯,照亮了司马迁紧锁的额头,激昂了许久的心绪从跌宕的血液里渗出,化为指尖笔触下一个个绚目的字眼,坚实地填补着那单纯的理想,一只蝼蚁不知年有春秋,石上苔衣不知日有夜昼。而他,忍辱负重的司马迁却走完了整座山林。春花开了秋月清,冬阳落了夏虫鸣。而波光潋滟的《史记》却宛如一道盛宴,穿透了流水般的岁月,孕育了一个又一个的文学巨匠。
——吴迪《挣脱死亡的绝唱》
3、高超的比喻在于恰当地扣紧主题,如2005年以“风头,猪肚,豹尾”为话题的一篇满分作文中的一段。
示例:当我们不再用近视的眼光紧盯历史是,就会惊奇地看到:那一霎间,耿直不屈的脖颈中喷涌的鲜血似乎化作了一条华贵美丽的豹尾,鞭打在一个腐朽王朝的脊背上,在那黯淡的夜空中留下了震彻天地的绝响。是的,嵇康并没有凤头般闪亮的初始,也没有猪肚般的厚重的过程,但是他却用音乐、用骨骼、用品性,写下了当权者的懦弱,写下了读书人的自尊,写下了自己光辉人生的最后旅程。于是,历史由此留下了中国知识分子最为骄傲也最有个性的篇章——魏晋风度。 ——2005江苏高考满分作文《暗夜的绝响》
比喻论证作用:
▲增添文采;彰显智慧与灵气
▲增强说理性。
五、方法总结
1、 学会联想和想象
▲日常生活现象、事例 ▲大自然中的万事万物
2、找到不同事物的相似性。
3、要恰当地描绘相似事物(喻体)的特征来表现本体。
4、注意无论怎样比喻都要扣紧主题。
六、训练:化抽象说理为形象说理,运用比喻论证。
时间是公正的,如果你充公利用了时间,你将会有所收获;如果你浪费了时间,你就会两手空空,后悔一生。
七、优作欣赏
2004年高考满分作文:
生命是一朵常开不败的花
其实,每个人的心里都有一片戈壁滩,而我们一生的事业就是让那里开满鲜花。快乐的人生,也会有痛苦,有的人能直面挫折,化解痛苦,而有的人却常常夸大挫折,放大痛苦。不一样的选择,不一样的人生之旅,而要让我们心里的戈壁荒原开满鲜花,就只有直面挫折,而不是放大痛苦。
一枚贝壳要用一生的时间才能将无数的沙粒转化成一粒并不规则的珍珠,雨后的彩虹绽放刹那的美丽却要积聚无数的水汽。如果把这些都看成是一次又一次挫折,那么是挫折成就了光彩夺目的珍珠和美丽的彩虹。
冰心说:“成功的花儿,人们只惊羡它现时的美丽。当初它的芽儿浸透了奋斗的泪水,洒遍了牺牲的细雨。”如果遭遇挫折,仍能以奋斗的英姿与之对抗,那么这样的人生是辉煌的。
当苏武被流放到北海时,北海的羊群咩咩地叫着,似在欢迎这位坚贞不屈大汉臣子。这十几年的痛苦如果可以当作是一次挫折,那么这次挫折无疑是痛苦的,可是这位放羊老人从未曾放大痛苦,于是十几年后,大汉的丹青上书写下了民族不屈的坚贞气节。
昭君出走大漠,丝绸之路上又多了一串驼铃的丁冬声,“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不应该是她真实心态的写照吧!如果不赂画师,终至出塞算是一次挫折,那么是挫折换来了汉匈两地人民的短暂安宁。
苏武和昭君的举动应该是对直面挫折,缩小痛苦的心理的诠释。人生只有走出来的美丽,没有等出来的辉煌,因此直面挫折,化解痛苦才是我们的最佳选择。
没有必要因叶落而悲秋,也没有必要因挫折而放弃抗争。因为一花凋零荒芜不了整个春天,一次挫折也荒废不了整个人生。
人们常说,风雨过后,面前会是鸥翔鱼游的天水一色,荆棘过后,面前会是铺满鲜花的康庄大道。既然如此,我们还有什么理由“放大人生的痛苦”。
生命是一朵常开不败的花,那挫折必是滋润花的养分,没有经历过挫折的人生是不完整的人生;没有滋润它养分的花迟早也会枯萎。
痛苦和挫折是人生必然要遇到的两大难题,要想让我们的心的戈壁荒原开满鲜花,只有在遭遇挫折时排解痛苦,积蓄人生的力量为新的目标而奋斗,生命之花才会常开不败,生命的存在才会有新的更深刻的意义!
文章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