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汇的色彩意义
作者:浙江省湖州中学弁山校区 夏云陶 时间:2009/2/5 11:22:05 来源:会员原创 人气:8856
浙江省湖州中学弁山校区 夏云陶
一般说的同义词主要是指“相对同义词(近义词)”。即使词义基本相近,但仍在词汇意义、语法意义或色彩意义的某个方面可能还会有细微的差别。这当中的色彩意义是较难理解的。词汇的色彩意义是很丰富的,其中常会接触到的是“形象色彩”“感情色彩”“语体色彩”这几种情况。
一、词汇的形象色彩
“词汇的形象色彩”指的是某些词语往往给人—种形象感,这种形象感来自对该事物的形象的概括。比如“掂量”和“斟酌”,这两个词语都有“仔细思考”的意思,但是“掂量”就让人想到一种动作,即手掌展开,向上不断托举的样子;而“斟酌”一词就不会令人产生这样的联想。学会体会词汇的形象色彩有什么价值呢?其实这种能力可以使我们少写甚至不写错别字。比如成语“和盘托出”中“托”都是容易写成“拖”,如果写这个成语的时候想一想,现在需要的动作应该是“手掌向上,托举一物”,而不是横向拽拉物体,就不会再写错了。同时,语言的形象色彩可以暗示作者的情绪,诱发读者的情感。
二、词汇的感情色彩
不同的用词,不但反映了不同的感情,也反映了不同的立场,所以词汇必然具有感情色彩。人类的情感可能因为针对性的不同,形成正反或远近亲疏两种对立情况。同样说人会出点子,有办法,形容己方人士,一般用“机智”,用在敌人身上往往是“狡猾”。这两个词语形成的就是正反对立的情感差异了。再如“孩子”和“宝宝”,同样可以用来称呼自己的小孩,但是第二个称呼分明显得更为亲昵,更能体现对小孩的一种疼爱,相比之下,“孩子”这个称呼就比较冷静些。这两个词语形成的就是亲疏有别的情感差异了。准确把握词汇的感情色彩有其独特价值,比如近义词辨析选择题就常需考虑词汇的这一特点,“雷同”和“类同”这组词语就较难区别使用,但是如果明确“雷同”是贬义,而“类同”是中性的,那就不会随便乱用了。
三、词汇的语体色彩
语体分为口语语体和书面语体两种类型,其中口语语体又分为说话体和演讲体,书面语体又分为科技语体、公文语体、政论语体、文艺语体四个小类。语体色彩又称风格色彩,它是指与特定语体相适应的词的风格特色,词的语体色彩反映了词与交际场合的关系。比如“母亲”和“妈妈”,一为书面语体,一为口头语体。准确把握词语的语体色彩有助于与人恰到好处的交往,这一点在语言表达题的“语言要得体”这一考点中显得尤其重要。近年来让学生感觉有一定难度的谦词与敬词的使用,其实就是以把握好词汇的语体色彩为基础的。
不管是词汇的哪一种色彩意义,都会在各类试题以及各种语言运用的场合中综合出现,所以学习时应该认真体会,灵活应用,准确把握。
文章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