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用心,方显智慧

作者:大连市长海县第八中学 谢远霞  时间:2009/3/2 13:31:06  来源:会员原创  人气:626
  我对班主任工作一直怀着深深的隽恋, 今年,在领导的信任目光中我又走上了班主任工作岗位,面对这个神圣而又最能锤炼自己的岗位,我忙碌着,付出着,收获着,快乐着。因为我深知一个优秀班集体不可能自发地产生,也不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自然而然地形成;只有通过班集体成员的共同努力,特别是班主任的智慧和创造性的劳动,才能逐步地培养和扶持起真正意义的班集体。
  《说文解字》云:“智”从“日”“知”声,“慧”从“心”“彗”声。由此我们不难看出,“日”“心”才是“智慧”的关键。所以,当智慧的班主任,我们应该从“每日用心”“日常用心”开始。
  1、师表在日常,感召学生心
  作为一个班主任不仅是文化知识的传授者,而且是学生生活的指导者和道德规范的引导者,更是学生的模范。教育学生不能只是靠说教,更主要的是靠教师的身教,在日常行动中感召学生。
  班主任日常工作无小事。比如,纸屑落在地上,黑板没有擦,讲台不干净了,抹布乱摆乱放,等等,这些班主任应该怎样做呢?我的做法就是先自己做,然后提醒学生,尤其是班干,告诉他们,这就是责任,这就是爱心。这时候,学生往往会认真审视自己,会发现身边的纸屑弯腰捡起来,会马上上讲台擦黑板,当学生不会听课,老是走神时或做小动作或玩手时,我就在讲桌前搬张桌子认真听课给学生做示范,开学初我班学生坐姿不好,我就在教室前面一坐就是30分钟;……
  本学期共135天,我只有三天不在6:30到校,其它总是按照我们的班规要求准时到校。到校后,我就跟着学生大声地朗读英语单词或课文,甚至参与背诵比赛。当然,教师应根据自己的特点来给学生当榜样,让孩子看得见,摸得着,让榜样真正地成为孩子学习的目标。这样,我们的学生就自然而然地受到了感染和熏陶,也必将健康快乐地成长起来。
  二、 规范在日常,奠定自我规范的基础
  班级是全班同学共同的“家”,科学、民主、健全的班级管理制度是良好班风得以形成的有力保证。俗语说得好,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因此刚接手新班,我就征求大家的意见,制定班训、班规,建立一套严格的管理制度,使学生有章可循,有法可依。一个集体要维护自己的统一,必须有一定的行为准则与判断标准,这就是集体规范。在班级管理中,一方面要引导学生学习和遵守中小学生守则和行为规范,同时还要以此为依据,根据班级实际情况,在全体成员的参与下,制订若干合理而且可行的具体条例与规定,如班级公约、课堂常规、学习纪律、卫生公约等,以引导和规范集体成员的日常道德和学习等行为习惯。
  在行为规范训练过程中,要特别注意这样几点:一是要使制度条例真正成为集体全体成员的集体规范。如果集体规范制度脱离实际,不切实可行,或者只是班主任或班干部等少数人的思想,而大多数集体成员不认同,就难以转化为全体成员的约束力,实施起来,效果肯定不佳,甚至形同虚设。二是制度管理必须与学生的自我管理相结合。学生既是接受管理的客体,又是进行管理的主体,只有当学生高度自理并积极参与管理时,才能达到班级管理的最佳效果。自我管理的过程是培养学生集体主义精神和树立集体主人翁思想的过程,也是班集体凝聚力形成和巩固的过程。三是要十分注重教育性。执行纪律和规章制度的目的,是为了维护集体利益,为每个成员的发展创设良好的环境,那种动辄处罚、以罚代教的管理必然是失败的管理。但有了制度是不是大家就一定会遵守,会对他负责呢?这要看制度是如何产生的。经验告诉我们,学生自己做的选择,自己才会真正对它负责。学生最了解自己,最明白自己该做什么,如何去做。所以发动学生出谋划策,制定班规,并一条条写下来,使大家烂熟于心,并付诸行动。并特别举办了一期“班规在心中,班规导我行”即背诵班规班纪大比赛,我带头在全班同学面前背诵。全班没有一个学生不会背诵它,并采取量化管理。每周得分在95分以上者可得一枚赞美卡.让学生时常将自己的言行与班规对照,反省自己。这些基础性工作做好了,班级管理就会更加方便、迅速、公正,更加得心应手。
  二、帮助在日常,发扬团队合作精神
  有了规章制度的同时更要有组织管理机构。在班级中老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班级管理必须注意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使他们认识到个人在班级建设中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学生有了这种责任感,就会产生极强的内驱力,激发一种自我完善的欲望。在班级管理中,我按成绩、表现、特长把全班学生组成若干个小组或对子,构筑班级“爱心工程”,在这个爱心工程里,每个学生都具有双重或多重角色,既是某个方面的帮助者,又是另一方面的被帮助者,使每一个人都发现、发挥自己的优点去帮助别人,同时又在别人的帮助下发现自己身上的缺点或不足,从而得到改正和克服。如我班有守纪对子、学习对子、活动对子、卫生对子、劳动对子、文明对子及语文教研组、数学教研组、英语教研组等。我班就这样在学习、纪律、卫生各个方面进行合作,共同前进。那么,作为一个班集体,能够把几十个互不熟识、个性各异的学生个体联合成一个有机整体,并且产生强大的合力,靠的是什么呢?靠的是这种团结合作的精神。这种精神以其强大的凝聚力,把个体的思想、情感和目标聚合为集体共同的思想、情感和目标,从而强有力地支撑起班集体这座大厦。
  三、负责在日常,人人参与管理。
  教育的基本原则就是面向全体学生。班级管理要吸收全体学生参加,要满足当代学生日益增强的民主意识的需要,要为每一个学生提供锻炼的机会,发扬他们的主人翁精神,培养他们的工作热情和工作责任感,提高他们的工作能力。
  实施“一日班长”轮换制。“一日班长”轮换制就是班级学生按顺序轮流担当当天的“一日班长”,负责一天内所有的班务工作。“一日班长”要处处以身作则,严格要求自己。具体工作是:1、第一个到校,在黑板右侧上方写上自己的姓名,写好当天的课程安排,帮助老师准备上课用品。最后离开学校,全面检查班级的财产安全。2、负责本班学生的当日考勤,检查教室内外的环境卫生,检查车棚内自行车是否摆放整齐。检查两操,提醒同学做好课前准备,迅速离开教室。并维持好自习课纪律。3、填写好“一日班长”记录表。4、主持召开当天的晨会。先由前一天的“一日班长”进行工作总结,再由全体同学对他工作目标的落实情况做出评价。“一日班长”轮换制消除了学生“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消极思想,增强了“今天我当家”的主人翁意识,形成为自己负责、为他人负责、为集体负责的意识,让学生成为班级工作的设计者。 
  三、等待在日常,善待弱点
  老师会经常遇到一些孩子表现出责任心缺乏和自律差的缺点,这时,好像改建房屋一样,要比重建房屋难度大。老师千万要学会等待,不指望一蹴而就。而且,我们在做教育时切不可一遍遍告知他的缺点在哪,而是从学生的优点入手,也更益于孩子对于自己弱点的感觉。学生胆子小,就让他找“大胆”的感觉;孩子动作慢,就给他找“快”的感觉。这种方法,淡化了儿童的缺点,加强了他的优点。
  例如:我们班的宋某写作业特慢,家长以批评的形式在我面前也说过多次,我觉得学生这时已形成了一个错误的暗示:我做作业特别慢。这个暗示不消除,家长和老师的任何办法都不会奏效。一天,自习课上,我把他叫到身边悄悄告诉他:“今天你回家一定要把十五课背下来,别让其他人知道可以吗?”他虽然不知道老师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但还是答应了,第二天,我上课宣布背课文,而课文后面又没有这个要求。“5分钟后检查”。5分钟后,检查没有一个能背下来的,连最优秀的学生也丢三拉四,老师意味深长地望了他一眼,他站起来,非常流利地背了下来。同学们惊呆了,教室中一片掌声,大家纷纷露出钦佩的神情,而在这种神情的包围下显出了从未有过的自豪与兴奋,重新扬起了自信的风帆。
  教育学生,表扬的效果更好,但适当的惩罚也是很有必要的。对初中生应赞扬和批评并用,如果通过集体舆论来进行赞扬与批评则效果更好。对自信心不足的学生应更多地鼓励,对自信心过强的学生则应及时地提出更高的要求。从性别角度来看,表扬对女同学作用更大些,批评对男生的作用更大些。从学习能力的角度看,表扬对学习成绩差的学生作用更大,对学习一般的次之,对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作用最小,反之,批评对学习优秀者作用最好,对学习差者作用最小。从性格角度讲,对内向的学生采用表扬比批评方法更有效,对外向的学生正相反,采用批评的方法可更有效地提高学习动机。真可谓,等待也讲究因材施教。
  四、 量化在日常,种下努力的种子
  在我们班级的墙上特开辟了一个栏目----制度风采栏。只要到过我们班级的老师,就会知道每一周我班每个学生表现的情况。在我班除了认真详实记录的“班级日志”外,还有科代表的课堂表现记录单。我每周一给每一个周评95分以上的学生颁发赞美卡。应该说,每个星期给学生发赞美卡,并不是一件非常容易的事,它要求你一周来对学生的表现要细心观察,不放过一个细节,做到心中有数,还要如实记录,一定要不偏不倚,这无疑对教育教学任务繁重的班主任来说,忙中加忙,我也几次想中断过,但有一个周一中午放学,学生们都在安安静静地坐着,一个没走,我足足晚来了20分钟,问他们为什么没走,学生说等我发赞美卡,因为这已成了我们班级不成文的规矩,给了我很深的触动。因为他们觉得如果一周有一枚赞美卡,这一天做什么事都那么有劲头,我感到非常欣慰,因为我的付出得到了同学们的认可和接受,这比什么都重要。我看到同学们视若珍宝地把自己的赞美卡贴到“制度风采栏”时,我想此时在他们的心中已经种下了努力的种子。
  五、成绩在日常,成功常同行
  这里的日常成绩主要是指学生的作业质量、试卷测试、比赛获奖等。我总认为,学生学习需要用成功来不断激励他们。
  作业、测验是反映学生进步与否的重要桥梁,对作业书写认真的孩子,作业完成质量高的孩子,作业及时订正的孩子,测验取得高分的孩子,我通过走访课任老师,及时了解信息,在全班给予表扬,让他们明白,成功就是在平时的点滴小事上。今年期末我班的“语、数、英、政、史、地、生”各科均取得了年级第一的喜人成绩,我在暗暗快乐的同时更深深知道这是平日辛勤付出的结果!
  我还狠抓孩子日常的比赛活动,比如学科比赛,活动比赛,并借助这样的活动表扬努力的孩子。比如,在校跳绳比赛上,男女生在单人跳绳比赛中的机智夺魁;在英语比赛中,我班的董琳琳、王璐瑶代表我校参加县英语竞赛;我班王璐瑶、董琳琳、范国帅、慕巧灵、邹淑丽是我班首批入团的学生……这些学生取得的成绩,我总是及时告知学生,和学生一起分享他们的快乐,并期待更多的学生在比赛中展示自我,取得优异的成绩。
  总之,做智慧的班主任,让工作闪耀思想的光辉,显现盎然的诗意,播撒灵动的睿智,但这一崇高教育理想的实现并不是一蹴而就的,更需要我从身边点点滴滴的日常教育生活出发,不断用心思考、探索、积累,才能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智慧。

文章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