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类文本阅读试题解析
作者:佚名 时间:2009/3/10 10:49:22 来源:会员转发 人气:4386
不规范促销得到一定遏制
尤其是在前期3•15的调查中了解到的“天天清仓甩卖”、“标高价再打折”等消费者最不满的虚假促销行为,在本期调查中,近半数消费者认为有所减少。相比而言,“打折商品概不退换,使消费者买到不能使用的商品”、“商家拥有活动的最终解释权,令消费者利益受损”则仍有六成以上的消费者认为没有改善,甚至有两成以上的消费者认为是有所增加的。
当被问及在购买哪些商品时会遇到较多的虚假促销时,食品调味品、日用品和服装的提及比例都比较高,三者合计达72%。
但是相对去年的调查结果,食品调味品、日用品的虚假促销情况分别从34%降到22%、从29%降到18%,均有明显下降,而服装(从去年调研结果的22%上升到32%)、IT产品、家用电器(从7%上升到12%)虚假促销情况则有明显的上升,尤其是IT产品,从去年的2%飙升到14%。本期新增药品保健品商品的虚假促销调查,结果发现11%的消费者认为,此类商品也存在相当的虚假促销行为。
半数消费者受困质量问题
半数的消费者认为产品的质量问题是目前侵害消费者权益较多的问题。其次是价格,超过四成的消费者认为,虚假、夸大的价格也是侵害其权益的重要问题,这与近半年来物价的大幅上涨有一定关系。
出现质量问题较多的几大行业中,超过半数的消费者认为食品行业的质量问题最值得关注,但是相比上期来说,已有较大幅度的下降(从去年的80.7%降到今年的56.5%),这说明经过这一段时间各方对食品行业的监管,消费者对食品行业的质量更具信心。与之产生明显对比的则是医药行业的质量问题,消费者的关注度从28.1%大幅上升到43.5%。
此外,对化妆品、保健品、手机、服饰质量等方面的关注度也有相当的提升。
食品的质量问题是消费者最关注的,那么消费者通过哪些方面来判断食品的安全性呢?调查显示,生产企业的品牌(22.8%)、购买场所的信誉(17.1%)、外包装(17.1%)、食品本身的色泽(16.3%)等,是消费者判断的最主要依据。
选择安全食品最重品牌
随着食品行业发展的正规化,销售场所管理的严格化,愈来愈多的消费者对食品的品牌认知度提高,对购买场所如超市、百货公司等正规渠道商品更信赖。
其实多数无法从产品本身的特性去判断产品安全性的消费者,经常是综合考虑品牌、购买场所、包装、价格、说明书等方面来作出判断的。
分别仅有12.2%和8.9%的消费者从国家授予的QS标志和绿色食品标志来判断食品的安全性,这可能是因为目前不是所有的食品都进行了相关认证,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消费者的判断。
向消协投诉过的几乎翻倍
12315是消费者协会的投诉电话。调查发现,有53%的消费者非常熟悉该投诉电话,相比前期上升了8.3%。16.8%的消费者在自己的权益受损的时候向消协投诉过,相比去年的调查结果几乎翻倍。这说明消费者的维权意识以及对消费者协会的认知度明显上升。(记者程维)
一、消费者判断食品安全性的依据中,所占比例最少的是什么?
考纲要求学生能阅读评价中外实用类文本,准确解读文本,筛选信息,能力层级C。此题要求学生筛选信息,注意事件的细节。在08年高考中,此类题型作为基础题型,会在第一道题的位置出现。
答案:从绿色食品标志来判断食品的安全性。
讲评时点拨学生注意关键词“判断食品的安全性”以及数值最小的百分比,便可迅速找到答案。
该题难度大约为0.85。
二、该调查报告是怎么样实现材料与观点的统一?
该题要求学生根据文本的文体基本特征分析主要表现手法。调查报告是在叙述中把观点表达出来的,即在事实材料的基础上,得出观点。因此,考生要注意在阅读中把握好文章中的材料与观点的统一问题。能力层级C。
答案:(1)运用几个典型材料说明观点。(2)运用对比的材料来突出观点。(3)用精确的数字来直接说明观点。
本题学生的答案可能会不全面,讲评时要引导学生注意调查报告材料的典型性,同时也要注意材料内部的相互逻辑关系,从不同的角度和侧面说明观点。同时注意调查报告材料的对比,可以今昔、新旧、正反和成败等的对比。通过不同事物不同方面的对比,能够更好地突出事物特点,更好地划清是非界线,突出观点。对比还可以是具体的事实,也可以是统计数字、百分比。另外,基本统计数字、百分比,都可以反映事物的面貌和实质,可以增强说服力。在运用统计数字说明观点时,要注意它的精确性,要实事求是,要有明确的目的性,运用时要根据内容的需要,力戒盲目堆砌数字,淹没观点。
该题难度大约为0.70.
三、请从自身的角度对文本的社会价值进行实例分析。
对调查报告进行探究,应更多地从社会价值的角度来思考问题,进行一些社会学的原理,关注民生、经济,有时可以从自身的角度来对问题进行实例分析。能力层级F。
答:可从自身的经历或所见所闻如学生牛奶中毒事件、肯德基苏丹红事件、水产品孔雀绿事件、禽流感、放心早餐等论述文本调查的食品质量问题不仅与民众的身体健康、生活水平的提高联系密切,而且是保障消费者利益的重要举措,它可对企业的生产作出引导,关乎经济的发展。
此题学生的回答容易流于肤浅,回答不出层次,由平时少关注社会问题所致。讲评时应引导学生注意调查内容在当前社会下有什么积极意义并体现出层层深入的答题层次。
该题难度大约为0.60。
文章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