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前10天怎么学?

作者:不详  时间:2009/5/25 23:01:53  来源:流浪客转发  人气:319
  考前的10天里,成绩还能提高吗?要复习,从何处下手呢?不少同学对考前的临门一脚如何踢,很是困惑。近日,记者采访了从教多年,有多次带毕业班经验的大连24中语文教师刘彦彦和大连8中的数学教师吴岐,请他们为广大考生考前10天的冲刺支招献计。
  看试卷查缺补漏,训练审题防丢分
  大连24中的语文教师刘彦彦,1998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任教于大连第24中学11年,高级教师,有多次带毕业班经验。刘彦彦老师说临考前,一些同学出现焦躁情绪,感觉语文复习无从下手,这种心态很常见。她认为,首先,要注意调整两种心理状态:一种是认为语文考查面太广,自己没复习到的东西又太多,什么都想抓一抓,又什么都抓不了,整日惴惴不安。第二种是自我感觉良好,这几天不再管语文,寄希望于临场发挥。其实这两种心态都不利于提高语文成绩。
  那么到底该如何充分利用好有限的10天备考语文呢?刘彦彦老师建议大家:
  一、重看试卷,查缺补漏。自己在做综合试卷的时候容易出错的地方,要做到心中有数;把有些典型试卷认认真真看一遍。自己做错的题,回顾错因,避免再错。回顾命题特点、知识要点,掌握答题时的切入点等。另外,这十天里,最可能“临时抱抱佛脚的”就是背诵部分。考纲已经非常明确地布置了默写篇目,必须确保默写题不丢分。
  二、训练审题,防止丢分。历届考试中,总有考生因为没有审好题目的要求而丢分。弄清哪些是题目明确要求的,哪些是隐性的要求。尤其是要审好作文题,切忌没有做好思考,就开始下笔,结果是离题万里,等到想补救为时已晚了。这几年高考作文淡化审题,因此在话题作文中对所给的材料进行了分析和限制,考生只需顺着话题去写就不会写偏题。
  三、坚持做题,保持状态。俗话说“拳不离手,曲不离口”,意思是拳曲不练则生,语文也是如此。如果十来天都不去练,考试时就不太容易找到感觉。保证每两天做一套综合卷,自己对照答案弄清楚每道题答案是什么,为什么是这个,保持做题的感觉,考试的时候就会得心应手,同时也利于保持考前心理的稳定。
  四、积蓄素材,充实写作。有些材料既可以为这个话题服务,也可以为那个话题服务,而如果我们手中没有材料,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近期可以多构思几篇文章,这些文章要注意有时代感,也就是要有现实意义,要关注社会热点,这并不是押题,而是缩小了复习的范围,同时也为自己在考场上灵活运用材料准备好了条件。
  此外,要做到“两个清楚”:第一个“要清楚”是对高考试卷的基本结构和考查点的设置要清楚,第二个“要清楚”是在前面的基础上采取的对策。既然试题会“大体稳定,小有变化”,那么在“怎么答”方面就是有规律可循的,也就是不同的题型都有其相应的基本解题思路。要通过做典型试题掌握这些基本思路。比如“压缩语段”就要在弄清“为什么压缩、压缩哪一部分”这些具体要求的前提下,掌握“区分必要信息和一般信息”这个途径,在此基础上组织语言,形成答案。如果不掌握这些基本思路,那么这一部分的备考就很难不说是盲人瞎马。

文章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