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准思维切入点,辨别病句有妙招
作者:邢小雷 时间:2009/11/20 21:14:33 来源:xingxiaolei原创 人气:2715
邢小雷
回顾近十年的高考试题,从中可以发现,对病句的辨析和改正主要涉及语序、搭配、成分、结构等语法问题,也有少部分是考查语意及逻辑问题。根据对高考试题的探究和对病句类型的分析,本人认为,要想快速、便捷、准确地识别和修改病句,关键是要找准所给句子的特征,找准思维切入点。
一、以“句中的介词”为切入点,审视是否造成主客体颠倒、漏用滥用、句子搭配不当、结构混乱、主语残缺、介词短语做谓语、造成歧义等语病。
1.主客体颠倒。
如:A.诺贝尔基金会于北京时间2009年10月12日下午7时宣布的获得2009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的埃莉诺•奥斯特罗姆和奥利姆•E•威廉森,可能对大家还不太熟悉。(谁对谁呢?颠倒了主客体。)
B.王夫人丧子后好不容易再次得子,无论从母性本能还是从自身权益出发,王夫人对宝玉都弥足珍贵。(“王夫人”、“宝玉”主客颠倒。)
2.滥用介词。
如:A.我们对于自己的语文修养也要不断提高。(“我们自己”本是同位短语组成定语,没有必要再插进一个“对于”。)
B.只有把想法付诸于行动,才能最大限度地实现我们的梦想。(“诸”即“之于”,与“于”重复。)
3.缺少介词,使句子表意不明。
如:A.国庆60周年的阅兵仪式,我们不由得高呼中国万岁。(由于句首缺少介词,使得“国庆60周年的阅兵仪式”没有着落,表意不明。)
B.为什么对自己意见不一致的同志要打击报复呢?(“对”后应加“和”。)
4.误用介词,造成主语残缺。
如:A.根据公司的战略发展规划,需要引进大批优秀人才,包括服装量体师、团购业务员、技术总监、高级设计经理等大量基层和高层岗位。(介词位置不当导致缺少主语,将“根据”放在“公司”后。)
B.在本月热播的几部以南京大屠杀为题材的影片中,还原出许多历史细节,让我们深切地感受到电影主创者直面人间惨剧的勇气。(成分残缺,介词淹没主语,去掉“在”和“中”。)
5.介词混用。
如:3月17日,6名委员因受贿丑闻被驱逐出国际奥委会。第二天,世界各大报纸关于这起震惊国际体坛的事件都作了详细报道。(“关于”在语感上给人一种不适的感觉,可找近义词“对于”比较辨析。“关于”表示关涉,“对于”表示对象。句中是对象,所以应改为“对”。或将短语移至主语前。)
6.“和”“对”等介词造成歧义。
如:A.剧本最初定名为《兄弟》,但是在拍摄过程中,不断有记者和观众产生误会,认为是著名作家余华新作《兄弟》改编的作品,其实二者完全没有关系。(“和”是介词还是连词,造成歧义。)
B.美国对塔得班的进攻是早有准备的。(从语法角度看“对”有歧义,可理解为美国的进攻,也可理解为塔得班的进攻。)
7.介词组合不当。
如:A.他们在遇到困难的时候,并没有消沉,而是在大家的信赖和关怀中得到了力量,树立了克服困难的信心。(介词“在”与“……中”组合不当,“在”应改为“从”。)
B.多年来由计划经济思想束缚下的人们也觉悟起来。(“由……”和“……下”杂糅,这一类常归于杂糅之类。)
8.介词连接了动词短语或介词充当了动词。
如:A.针对国际原油价格步步攀升,美国、印度等国家分别建立或增加了石油储备,我国也必须尽快建立国家的战略石油储备体系。(介词后一般应为名词性内容,而“国际原油价格步步攀升”显然具有较强的动作性,所以必须补上名词宾语“的情况”。)
B.5月4日在北京国家大剧院举行了《红色箴言》大型诗歌朗诵会,通过众多著名表演艺术家炉火纯青的朗诵艺术,在场的大学生热血沸腾,深受震撼。(“通过众多著名表演艺术家炉火纯青的朗诵艺术”是介词短语,不能做谓语,应在“通过”后加上“观摹”。)
二、以“两面性的词语”为切入点,审视是否犯了“两面与一面照应不周”的错误。
两面性的词是指词语本身表达两个相反的语意。如“成败”“得失”“好坏”“高低”“能否”“是否”“有没有”“能不能”“要不要”等。因为它们表达的是不确定的两个方面的意思,所以它要求语句的上下文必须有与之相照应的词语或者语意。否则就会造成语意上的不对称。
如:1.学校能否形成良好的、有促进功能的校园文化,学习者能否真正适应并融入它,这对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起着重要作用。(两面对一面。“能否”表示事物的两个方面,所以对应的结论也应该是两个方面,而“有效开展”只表示了积极的方面,前后明显不对应。)
2.到底要不要学好语文?是不是只要学好数理化就可以了?答案当然是否定的。(两个问题的答案应该是一肯一否,才能符合事理。“答案当然是否定的”只回答了第二个问题。)
三、以“句中指代性的词语”为切入点,审视是否有指代不明、语意重复的毛病。
如:1.朝夕相处,谁也不能保证不发生矛盾,但一发生矛盾,就各执己见,争吵不休,互不通融,这其实是一种最愚蠢的见解。(“这”指代的内容不明确。如果是指代“发生矛盾后就各执己见”等则搭配不当,应为“这其实是一种最愚蠢的做法”;如是指代“不能保证不发生矛盾”则不合逻辑。)
2.今天下午,张董事长、王总经理和其他公司领导一起参加了市里举办的开发区招商引资项目洽谈会。(“其他”可以限制“公司”,也可以限制“领导”,造成歧义。)
3.这支来访的外国球队给我们的青年队员上了很好的一课,恐怕他们终生都不会忘记这次比赛。(“他们”指代谁不清楚。)
四、以“否定句和带有否定意义的词语”为切入点,审视是否出现“肯否不当”的情况。
否定句主要应该关注两种情况:一是双重否定句和疑问句中嵌套否定形式的句子,二是带有否定意义的词语(类似“以防”“防止”“劝阻”“阻止”“避免”“忘记”“防止”“否认”“怀疑”“幸免”“难免”“切忌”的一些词)后再加否定造成语意错误。
如:1.汉语言学者难道不能不做到,无论这世界多么让人沮丧,既不悲观自弃,也不急功近利,持守住自己的学术领域么?(“难道不能不做到”多重否定用错,意思说反了。)
2.专家认为,减少烟害,特别是劝阻青少年戒烟,对预防肺癌有重要意义。(“劝阻”和“戒烟”都有否定的意义,这样使用反而把意思表达反了。)
3.睡眠三忌:一忌睡前不可恼怒,二忌睡前不可饱食,三忌卧处不可当风。(“忌”就是“禁忌”,动词含有未定意味。后边再加一个否定词“不可”就是肯定意味,“睡前可以恼怒”。分析本题时,可用增删“不可”的方法进行。)
五、以“并列的短语和句子”为切入点,审视是否结构不一致、搭配不当、互相包含、语序不当等。
如:1.李局长在新学期工作动员会上特别强调,思想政治课要改革,要结合实际,讲求实效,应该把政治常识和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结合起来。(并列短语要求并列的两项或多项,词性或短语结构必须一致。而“政治常识和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这个并列短语中,“政治常识”是偏正结构,“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是动宾短语。)
2.来自海内外40多个国家、地区和国内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的1800多位闽籍工商界精英汇聚福州。(“海内外”与“国家、地区和国内”有重复且语意不清,删“40多个国家、地区和国内31个省、直辖市”。)
3.大学毕业生不应该只是关注一己之屈伸,一家之饥饱,真正需要关注的是作为接受高等教育的个体对于群体、社会、他人的责任和义务。(“群体、社会、他人”并列不当,几个概念相交差,不能并列。)
4.今年春节期间,这个市的210辆消防车、300多名消防官兵,放弃休假,始终坚持在各自值勤的岗位上。(只有“消防官兵”能和“放弃休假,始终坚持在各自值勤的岗位上”搭配,“210辆消防车”却不能。这属于一种“顾此失彼”的错误。)
5. 去年的大赛我们的工作得到了好评,今年的比赛从命题、决赛、海选到颁奖,我们又被指定参与活动的全过程,一定要高度重视,不可疏忽。(并列短语不合逻辑,应该是“命题、海选、决赛到颁奖”。)
六、以“是”为切入点,审视是否偷换主语或缺失宾语。
如:1.修建青藏铁路是加快西部大开发的重要举措,是民族团结的重要纽带。(这个句子中的第二个分句承第一个分句的主语“修建青藏铁路”,但“修建青藏铁路”是一种行为,而“纽带”是名词,二者不属于同一种事物,不能构成判断句。)
2.纵观20世纪世界各国的发展,可以清楚地看到,国家的强大,民族的振兴,取决于多方面因素,良好的国民素质,无疑是最重要和最具潜力的。(后一个判断句的主语是“国民素质”,它是“多方面的因素”中的一个“因素”,所以“是”后面的宾语“最重要和最具潜力的”缺少了名词性的中心语“因素”。)
七、以“数量短语”为切入点,审视数量增减是否有表示不当、语序不当、前后矛盾、语意不明、语意重复、搭配不当等情况。
如:1.上海公共汽车票价很低,与曼谷普通公共汽车票价相比,便宜三倍。(表示数目减少或者缩短、降低、便宜时不能用倍数。)
2.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与海峡交流基金会今天下午针对第三次陈江会谈的各项协议文本,举行了最后一次预备性磋商,历时大约一个多小时。(表示约数的“大约”与“多”重复。)
3.局长嘱咐几个学校的领导,新学期的工作一定要有新的起色。(数量短语的位置不当,会造成句子的岐义,可以理解为”一个学校的几位领导”,也可以理解为”几所学校的几位领导”。)
4.据统计,全省个人捐资办学万元以上的将近400余人。(“将近400”是“将要接近400”,说明还没有达到400,而“400余”是“比400还要多”,显然前后矛盾。)
5.据科学统计,蜜蜂每酿一斤蜜,大约要采集50万朵花粉。(搭配不当。与“朵”相配的是“花”,而不是“粉”,因此去掉“粉”即可,也可以在“花”与“粉”之间加上“的”,即为“50万朵花的粉”。)
6.县里通知说,让赵乡长本月15日前去汇报。(采用断句法,在“日”后断句,意为时间限在“15日”一天,在“前”后断句,意为时间限在“25日”前。)
八、以“关联词”为切入点,审视是否有关联词错用、移位、漏用、赘余等方面的毛病。
如:1.只有从根本上解决了为什么人的问题,就能更好地为人民服务。(关联词搭配不当,应为必要条件,用“只有……才”)
2.翻译的作品日渐其多,一方面这些作品提高了中国的学术文化的素养,另一方面也促进了中国书面语言的发展。(分句主语相同,关联词语一般放在主语的后面;分句的主语不同,关联词语一般放在主语的前面。)
3.“耶路撒冷”是“和平之城”的意思,又是遭受劫难最多的城市,长期的冲突并没有使其失去迷人的魅力。(该加关联词而没加。前两个分句是并列关系,使用"是……又是……"是恰当的;第三分句语意有明显的转折却没有使用必要的关联词,宜在第三分句前加“可是”。)
4.如今“阿Q”一类的“字母词”已遍布汉字文化圈内,不但进入了教科书,而且活跃在各媒体上。(递进关系弄反了,程度重的应放在后面,应为“不但活跃在各媒体上,而且进入了教科书”。)
5.植物营养学就是研究如何通过施肥等措施提高作物产量、改善农产品品质的,因此植物营养不仅对粮食质量安全,而且对粮食数量安全至关重要。(滥用关联词“因此”。前后句无因果关系。可调整为“植物营养对粮食质量安全、数量安全至关重要,而植物营养学就是研究如何通过施肥等措施提高作物产量、改善农产品品质的。”)
九、以“时态词”为切入点,审视是否出现了时态方面的语病。
“已经、立刻、正在、刚刚、将要”等副词常用在动词前表示动作发生的时间,“着、了、过”等助词常用在动词后表示动作的状态,混用这些副词、助词,就会造成语病。
1.第26届金鸡奖颁奖典礼以“电影-城市-人”为主题,章子怡、葛优、刘烨三位曾经的金鸡帝后日前正在紧张地合作拍摄3分钟的开场短片《非常金鸡任务》。(“日前”即“前几天”,指的是过去,它不能与表现在的“正”连用,应将“日前”改为“目前”。)
2.龙永图说,世界金融危机一开始,中国政府就指出中国经济的基本面没有改变,经济全球化的大趋势没有改变。反之,中国经济在逆势中正在获得了强劲的增长。(表现在的“正”与表过去的“了”混用在一句子中,造成时态的混乱,应将其中的一个删除。)
十、以“的字短语”为切入点,审视是否有语意不明、搭配不当(偷换主语)、语序不当、漏掉的字等现象。
如:1.天渐渐地黑了下来,外面又刮了风,街上的行人也渐渐稀少了,修伞的心里非常着急。(语意不明,“修伞的”可能是“修伞的顾客”也可能是“修伞的师傅”。)
2.湖南省历史博物馆近日展出了数以万计的八千年前新出土的栽培稻。(语序不当,应将“新出土的”调至“八千年前”之前。)
3.几天前,他刚接待过包括省委书记在内的一批省市领导来到县里,专门调研返乡农民工问题。(“他刚接待过”后加“的”,使“领导”充当句子的主语。)
十一、以“多义词或多义短语”为切入点,审视是否造成歧义。
出现了类似“前去”“新生”“保管”“没有”“走”“送”“告”“锁”“和”等多义词或多义短语,要特别注意。
如:1.买房子,送家具。(“送”可理解为“赠送”,也可理解为“运送”)
2.在喧天的锣鼓声中,这所有名的老校终于迎来了自己的新生。(是“新同学”还是“新生命”,意思不明。)
3.此次选举村民委员会主任,他们谁也没有干涉王尔德的权利。(“没有”兼有副词和动词的性质,造成语意不明)
十二、以“使令性词”为切入点,审视是否主语残缺、主客体颠倒、语序不当。
如:1.经过老主任再三解释,才使他怒气逐渐平息,最后脸上勉强露出一丝笑容。(主语残缺,使动词的主语是“老主任”,应去掉“经过”,或者去掉“使”,将“才”调至“他”后。)
2.今年国庆阅兵,我国展示了令人威慑的军事力量,进一步显示了我国日益强大的综合国力。(“威慑”本身有“吓唬”别人的意思,再用“令”字造成了主客体颠倒,应改成“震慑”。)
3.我们伟大的祖国再也不是一个四分五裂的、任意被人蹂躏和掠夺的国家了。(语序不当,应将“任意”调至“被人”后。)
十三、以“谦敬词”为切入点,审视是否误用。
汉语中有一些词如“令尊”“家父”等,在运用时都有特定的指向性。像这样的词常见的还有:“蓬荜生辉”,谦词,常用于称谢别人到自己家里来或称谢别人送来题赠的字画。“不情之请”,谦词,不合情理的请求。多用于向人求助的客气话。“信笔涂鸦”,多用作谦词,形容字写得很坏或书画拙劣。“三生有幸”,谦词,形容极其幸运。“洗耳恭听”,专心地听。用于请人讲话时说的客气话。“犬马之劳”,谦词,比喻甘愿受驱使,为之效劳。“才疏学浅”,谦词,才识不广,学问不深。“刍荛之言”,谦词,称自己的言论。“鼎力相助”,敬词,常常在表示请托或感谢作用。“高朋满座”,敬词,形容宾朋很多。“高抬贵手”,敬词,恳求别人通融宽恕的话。“惠然肯来”,敬词,表示欢迎客人来临。“众望所归”,敬词,形容有很高的威望,受到人们的敬仰。“德高望重”,敬词,品德高尚,很有威望。多用以称颂老年人。“后起之秀”,敬词,后出现或新成长的优秀人才。“金玉良言”,敬词,比喻宝贵而中肯的劝告。
如:1.校长抛砖引玉的演讲,博得了全场的热烈掌声。(“抛砖引玉”,谦词,称以自己粗浅的意见引出别人高明的见解,不能用于他人。)
2. 如果你在商海遇到困难,只需打一个电话,我一定鼎力相助。(“鼎力相助”:敬词,常常在表示请托或感谢时用。)
(048100 山西阳城一中)
文章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