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在考试中的作用——也谈语文网络评卷

作者:陈晓忠  时间:2009/11/26 13:04:53  来源:陈国防大学 转发  人气:422
  随着教育现代化的不断深入发展,网络评卷已越来越多地被运用于语文教育实践。网络评卷较之传统的手工评卷有着明显的优势,认识语文网络评卷的特点,加强语文评价方式与网络评卷模式的整合,有利于取长补短,完善语文评价体系。网络评卷模式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网络评卷无纸化较之传统的手工阅卷有着更可靠的保密性能。网络评卷模式通过扫描,将考卷的答题信息输入电脑,实行无纸化阅卷。由于无纸,评卷工作人员无从知道考生的姓名和所属学校,这使得评卷的保密性有了可靠的保障,同时还省去了大量用于保卫、搬运考卷的人力物力。据说有的地区实行评卷人员坐在自己家里通过网络给考卷判分的做法,仍然能使评卷工作的保密性得到保证。
  二、网络主观题评卷较之传统的手工评卷更为准确、公正。网络评卷的基本程序是“一题两评,三佐证,四仲裁”,即每一道题必须经过两人以上的判分;当两人所给的分数在允许的误差阈值之内则为有效分,电脑程序把两人所给分数相加、平均,定为该道题的实际得分;如果两人所给分数超过了规定的误差阈值,则该题将会被送至第三人评判,电脑程序会将第三人所给分数与前两次所给分数进行比较,在允许的误差阈值之内与前面两次给分中的某一个分数相匹配,从而获得佐证,确定有效分,然后相加、平均;如果第三人的给分仍不能与前两人的匹配,那么该道题将会被送到组长处仲裁。前三次判分都是评卷者背靠背地独立打分,只有第四次的仲裁,才是在知道前三人所给分数的情况下给分。因此网络评卷能够杜绝“人云亦云”形成的盲从性错误,能大大减少评卷个性差异带来的主观偏差,同时还能消除分数累计造成的计算性错误。
  三、网络评卷系统有着手工评卷所不可企及的强大的监控功能。目前使用的网络评卷系统能够有效地监控整个阅卷过程,控制阅卷速度,促进阅卷质量的提高,同时还能够培训阅卷人员,并对阅卷人员的工作进行客观的评价。评卷管理人员能够通过电脑所提供的参数(如平均分、平均速度、阅卷量、给分吻合度、有效度、分数方差、自评指数、综合指数等等),了解每一位评卷者的阅卷质量和速度,并采取有效手段进行调控。比如对于作文评卷,有以下三种检测、调控评卷质量的方法:
  1.投放“试评卷”,即让全体评卷老师对同一篇作文打分,然后由核心组仲裁分数,小组长针对给分的误差,进行个别辅导,使评卷者(尤其是新手)尽快掌握评分标准;2.投放“测评卷”,即让若干评卷老师在自己不知道的情况下给同一份试卷打分,然后通知评分误差,用以警醒阅卷者统一标准;3.投放“自评卷”,在评卷者自己判过的若干份试卷中,随机抽取一份重判,比较两次给分的差距,根据自评指数,警醒评卷者防止打分前松后紧、或前紧后松。
  可见,网络评卷的优点是毋庸置疑的,但是也有不足之处。语文网络评卷模式的不足主要体现在作文打分上,首先是打分仍存在主观误差,其次是视频阅读缺乏整体感,视屏的移动对阅读思路的连贯性有一定的干扰。对于第二点不足目前还没有改善的办法。
  在网络评卷中怎样做到扬长避短呢?首先,要制定合理的误差阈值,误差阈值过宽会降低试卷的区分度,误差阈值过窄则会增大阅卷工作量而影响阅卷速度,在这二者之间,区分度更为重要;其次要强化阅卷前的培训工作,要统一阅卷人员心中的标准,如作文实行分项(内容项和语言项)分等(高考评卷分为四等)评判,务必做到打分不错“等”;三要加强作文阅卷过程中评卷人员面对面的交流,网上阅卷在杜绝“人云亦云”的同时,也大大减少了评卷者之间的交流切磋,因此有必要拿出一定的时间来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切磋、磨合,使每位评卷者有机会发表自己的意见,使组长有时间、空间了解组员的情况,并对组员进行辅导,用以达到组内的平衡;四要加强整个阅卷过程中核心组人员和质检人员对阅卷质量的检测调控作用,要发挥网络监控的优势,投放一定数量的“试评卷”“测评卷”“自评卷”,跟踪检测各组的评卷质量,及时反馈信息,以达到组与组之间的平衡,促进阅卷质量的提高。比如说:继续采用手工评卷的培训模式,面对面地进行交流讨论,统一认识;在阅卷过程中定期(比如每天一次)投放测评卷,时时调整、统一评卷尺度,等等。总之,要进一步研究语文评价方式与网络评卷模式的整合,提高网络主观题评卷的客观性、科学性;只有在敬业精神强、业务水平高、评分标准统一的基础上,网络语文评卷的最优化才能得到真正的实现。

文章评论

共有 1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

  • 陈国防大学 于11-27 11:37发表评论: 第1楼
  • 也算抛砖引玉吧!希望砖少点,玉多点,呵呵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