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动作描写“动”起来
作者:江西广昌驿前中学 邱志民 时间:2010/3/19 6:45:20 来源:qzm.64@163.c 原创 人气:3742
一、巧作人物动作描写的“辅助线”。这里说的作“辅助线”是指在进行人物动作描写时,以人物语言、心理、神态等描写及各种修辞手法来配合人物的动作描写,使笔下的人物更有立体感。
1、用语言、神态和心理等描写来辅助动作描写。描写人物动作时可用表情神态及语言心理等描写来修饰辅助配合,即把人物行动时的语言、神情、心理等描绘出来。如,“范进不看便罢,看了一遍,又念一遍,自己把两手拍了一下,笑了一声,道:‘噫!好了!我中了!’说着,往后一跤跌倒,牙关咬紧,不省人事。老太太慌了,慌将几口开水灌了过来。他爬将起来,又拍着手大笑道:‘噫!好!我中了!’笑着,不由分说,就往门外飞跑,把报录人和邻居都吓了一跳。走出大门不多路,一脚踹在塘里,挣起来,头发都跌散了,两手黄泥,淋淋漓漓一身的水。众人拉他不住,拍着笑着,一直走到集上去了。”作者把“看”“念”“拍”“笑”“跌倒”“咬”“爬”“跑”“踹”“挣”等动作与语言描写、神态描写融合着写,把范进中举后的神魂颠倒、亦痴亦狂的腐儒形象描画出来了,活灵活现,入情入理,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2、用比喻、拟人、排比、引用等修辞手法来辅助动作描写,既可增强语言的生动性,又能使人物形象逼真鲜活、立体可感。如,“黄冈,赤壁,长江。清风,明月,苏轼。他伫立江边,心中沉浸着如此的哀思漫想:那‘乌台诗案’的苦楚,那皇帝谪贬的诏令,那洛阳亲友的牵挂,于是他吟出了‘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这样的千古名句。他还想起了周瑜,‘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往事是如此让他感慨。然而,苏轼毕竟是苏轼,这位豪放的大词人决不会被磨难压垮,你听,猎猎秋风中一首歌在传唱,‘大江东去浪淘尽……’”
这段动作描写辅之以精彩纷呈的引用,意味隽永的排比,凸显了北宋大文豪苏轼宽广博大的胸襟,高洁傲岸的情操,辞工句丽,意蕴丰满,读来如行云流水,佳句迭出。
二、练好人物动作描写的“硬功”。即借鉴武功中的练功之法,来领悟人物动作描写的一些方法技巧。
1、“一指禅”法。一指禅是少林秘传功法,用此功法时,需将全身的精气神力聚于一点,然后通过一指发出,攻击对手。此功看似简练,却让对手难以抵挡。借鉴一指禅法描写人物动作,就得抓住人物最准确的动作特征,用少量的文字,简洁传神地对人物进行描写。这样的描写方法,看似简笔勾画,实则可以让人物栩栩如生。例如著名吝啬鬼葛朗台在临死之际,看到“神父把镀金的十字架送到他唇边”时,做了一个骇人的姿势,想把十字架抓在手里;鲁迅笔下长妈妈“切切察察”时,“竖起第二个手指,在空中上下摇晃”,都可谓是动作描写“一指禅”法的精确妙用。
2、“八卦连环掌”法。八卦连环掌,是一种以掌法为主的拳术。行此功法时,只见人掌纵横交错,上下翻飞,让人眼花缭乱。这是一种复杂优美,攻防兼有的高超功夫。在借鉴“八卦连环掌”法描写人物动作时,就是要不惜笔墨描写出人物的“连续性动作”,把人物的“活动情形”一口气地展现给读者,给人留下“叹为观止”的印象。例如《范进中举》中“屠户把银子攥在手里紧紧的,把拳头舒过来,道:‘这个,你且收着。我原是贺你的,怎好又拿了回去?’范进道:‘眼见得我这里还有这几两银子,若用完了,再来问老爹讨来用。’屠户连忙把拳头缩了回去,往腰里揣……”的“攥”“舒”“缩”“揣”等几个连续动作。朱自清《背影》中父亲去月台买橘子时的“蹒跚”“探”“攀”“缩”等一连串动作,都是动作描写“八卦连环掌”法的具体妙用。
文章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