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2660字。
“人物动作描写”课堂实录
【引言】
美丽的语文世界,春色如许,曼妙多姿。然而作文教学却成为这个美丽世界中最难读懂的一道风景。谁都知道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半壁江山,可中学阶段作文教学的现状却令人担忧。为了改变这一局面,我们的教师不断尝试、探索、实践,总结经验教训,摸索出许多行之有效的方式、方法。作为一名教研员,采集到这些好的方法,就像在花园中采摘到了美丽芬芳的鲜花一样无比欣喜。今天拿出其中的几朵来,希望它们的美丽和芬芳会让大家欣赏。
●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时要考虑不同的目的和对象,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争有创意地表达;发展学生的思维,锻炼学生阅读写作能力,培养他们健全的人格,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知识与技能
1.感悟并学会用准确、细腻、传神的语言描摹人物的动作或动态。
2.培养学生的口头语言表达能力,锤炼语言的能力及写作能力。
●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归纳写作方法并创造性地写作。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的好习惯,并善于在细微的动作中捕捉写作灵感。
2.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
●教学过程
师:(进入教室,脱下外套,叠好放在桌上)刚才老师在讲课前做了哪些动作?按一定顺序说,尽量全面具体。(只有几名学生举手,指一名学生回答。)
生:我看到老师把衣服脱下来,双手利落地把衣服里子朝外,并轻轻地放在桌子上。
师:好,不错。今天这堂课,我们就来研究人物的动作描写。(板书:人物动作描写)同学们想一想,什么叫做人物的动作描写?
生:人物的动作描写就是对人物的动作或动态进行描写。
师:大家想一下,刚才老师提出第一个问题时,很多同学都没办法回答,这是为什么呢?
生:他们没有认真观察。
师:说得很正确。因此进行动作描写必须要注意认真观察。(板书。)
师:以前我们就接触过许多动作描写,其中有许多令人难忘的经典片段。下面请同学们抬头看大屏幕,老师想考考你们的记忆力。(大屏幕显示。)
师:(生读)在下面的括号内填入恰当的动词,并指出选自哪篇课文。
我()出一块空地来,用短棒()起一个大竹匾,()下秕谷,()鸟雀来吃时,我远远地将缚在棒上的绳子只一(),那鸟雀就罩在竹匾下了。
师:这是哪篇课文里的选段?(生答《少年闰土》。)
师:哪位同学来试着填一下?
生:扫、举、撒、当、拉。
师:你们赞同他的意见吗?
生:我认为是“用短棒(支)起一个大竹匾”,因为“举”是人用手进行的动作,而“支”比较恰当。
师:分析得很精彩。
生:我认为不应该是“当”,因为“当”不是动词,应是“等”。
师:还有不同意见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