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是我们的责任

作者:顾乡  时间:2010/5/14 11:48:35  来源:yngjmamin 转发  人气:740
   孟子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几千年前孟子的阐述就告诉我们爱与责任是不能分离的,有爱就有责任。
  人的一生都离不开爱,我们都知道,爱与责任不是毫不相关甚至截然不同的两种情绪,它们是紧密相连,不可分割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我以为,爱既源于责任,又同时产生了责任;责任源于爱心,其本身就是一种爱。如果说,没有责任的爱是无法存在的,那么,没有爱的责任同样也是不可想象的。
  爱心与责任存在于社会的方方面面,而教师的爱与责任主要体现在学生身上,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的技巧的全部奥妙就在于如何爱护儿童”。高尔基也曾说过“谁爱孩子,孩子就爱谁,只有爱孩子的人才会教育孩子”。对于教育者来说,如果没有爱贯穿,是无法深入到学生的心田,也难以收到预想的效果的。师爱不需要回报,它是积极的爱、主动的爱;师爱不是专一的、自私的,而是博大的、无私的爱。教育事业是爱的事业,是责任的事业,没有爱与责任便没有教育。仁慈博爱和责任就是洒在班级的雨露,滋润着每一个学生的心灵。只有一颗仁慈之心、有责任之心,才会同情、关爱弱者,产生博爱心理,具有责任感。
  现代的高中生,绝大多数聪明、有朝气,独立意识、竞争意识都很强,情感丰富热烈,但不稳定,易起极端,精神压力也比较大,做老师的应该用爱温暖他们的心灵,班级中的每个学生,都会有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可能会遇到这样或那么样的困难,能帮助他们“闯关”的是他们的信心和勇气,更应该有老师无私而深厚的爱,多一双观察的眼睛,多一双倾听的耳朵,多一次温暖的行动。学生身体不适,问寒问暖;学生生病住院,去看望;学生生活困难,送去钱物……这一件件小事就像一股爱的春泉,滋润了学生心灵的原野,又像一座爱的桥梁,构建了师生心灵的通道。教师爱其生,尽其心,学生才能亲其师,信其道。有了爱,师生才能思想相通,情感交融。
  对于后进生来说,师爱更是具有神奇的魔力。老师像一杆秤,每个同学在这杆秤上分分明明,何时何地谁需要帮助,你总会及时出现。对他们的要求分解成几个循序渐进的小目标,每实现一个,就大张旗鼓地表扬,当然,还要允许他们反复,容忍他们一次次地“旧病复发”,让他们自己从每一目标的完成程度中看到进步,当他们有了一定提高后,也相应提高○了对他们的要求,这是老师的爱,更是老师的责任。
  孔子重视因材施教,甚至同一个问题,对不同的学生也给予不同的回答。他说:“求
  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这是符合辩证法的。对于一部分后进生的转化,只是一味的说教效果并不好,应结合实际情况对他们进行教育,可以起用他们做班干部,这样既有利于班集体的建设,也是后进生转化的有效途径,起用后进生当然要注意他们的思想素质,他们被起用后,一般都会产生比较明显的变化,这种变化来源于荣誉感、责任感和新鲜感。她来到我们班,由于家庭的原故和自身的不努力,学习不尽人意,且会考几门不过,对后面的学习显得信心不足,我让她担任了班委的工作,以此调动她的积极性。工作的尽心尽力,尽职尽责,使她获得了“优秀班干部”的称号,我不失时机地鼓励她树立学习的信心,努力学习,力争赶上来。又寻找恰当的机会为她寄去一张明信片。以小小的明信片带去我对她的一份真情,以一张小小的明信片带去我对她的信任,以一张小小的明信片带去我对她的鼓励,以一张小小的明信片带去我对她的希望。她告诉我:“顾老师,谢谢你,在你的学生最无助时给了他一份最大的安慰。老师,会考临近,我心中多了一份沉甸甸,真的不想辜负老师、父母的希望,也不想让自己的梦想成为泡影,但却自卑地感到渺茫,可千禧之年,你却捎来一份最有意义的礼物,老师你知道吗,你的帮助对我来说是那么重要,也是那么需要,有你关心的感觉真好。”后来她父亲告诉我,这张明信片给了孩子信心和勇气,孩子把它放在自己书桌的玻璃下,让它时时提醒自己。他变了,变得努力了,变得勤奋了,边学习新的课程边复习会考科目,一鼓作气在后来的会考中一次全部通过了未合格的科目。尽管他们最终也没成为一个出色的人才,但毕竟没有成为废品,更没有成为危险品,这恐怕就是师爱和老师责任的奇迹吧。
  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应该是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各方面相互促进而不是相互取代,成绩只是学生素质的一个方面,不能取代学生的全部,鼓励他们学习,更要让他们有积极向上的心态,让他们在今后无论是什么样的岗位上都有一种奋发向上的精神,我认为这是我们做教师要教给他们的做人的道理。经济建设和社会的发展对人的需求是多样化的,宋朝胡瑗在<<松滋县学>>中说: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成天下才者在教化,教化之所本者在学校。可见教育工作不仅是树人的工作,也是塑造国家未来形象的工作。因此在学校教育中要注意对学生思想的教育,要重视他们品质的培养。
  教师的责任以身立教,以情激情,教师的工作对象是学生,老师的思想、行为、作风、仪表、气质随时都感染和影响着学生。因此,老师必须美其德、慎其行,用自己的言行去教育学生。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对于学生来说,直接的榜样是他们的老师。老师的思想品德,工作作风,甚至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会给学生产生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作用。
  一天早自习我来到教室,整地的纸屑让人满眼的不舒服,显然昨天值日生没有打扫卫生,抬眼看去,黑板上的值日生名字A和B,我很生气,一问什么原因也没有,就是懒。这些学生学习上不认真,现在连最起码的值日也不愿做,怎么办?狠狠地批评他们,还是“杀鸡给猴看”——罚他们每人扫三天,其结果会怎么样呢。想想我走到讲台边,拿起扫帚走到教室的后排轻轻地扫了起来。为了避免影响早自习,我轻轻地、慢慢地扫,一排、两排……等我把教室打扫干净,早自习也结束了。来到办公室刚坐下,后边跟进来两个学生,正是值日的二位,“顾老师,我们不应该……向你保证以后再不会有这样的事了,”说着满面的羞愧之色。我们要培养21世纪的人才,培养人才就需要高质量的教育,高质量的教育并不等于高升学率,我们站在更新、更高的教育理想的角度来认识教育的高质量,是从学生在教育中应有的地位和现实价值这一核心来衡量教育质量的高低,劳动和其它各方面的教育能使学生的人格不断得到完善,他在现实生活中的价值有了明显的提高,我认为就是高质量的教育。
  教师对学生的爱与责任还表现在尊重、理解学生上。学生心目中好老师的标准,其中有一条就是老师能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能够尊重每一位学生,即使是学生犯了错误,甚至伤害了老师,老师仍能一片诚心,宽宏大量地对待他。特别是当老师一时失误,讲课时出现错误,或批评了学生,处理问题方法不得当时,应该当着学生面大胆地承认错误,请求学生的理解和原谅,这不但不会失去威信,还会让学生感到老师的思想境界高,学生会更信任老师。在班级管理工作中,以严父慈母般的关爱去滋润孩子们纯真的心灵,去浇灌他们渴盼成熟的思想田园,因此,才有了一季又一季的收获。
  教师的爱与责任表现在以真挚之情对待学生。每一学年班主任都要进行常规的工作――为学生写评语鉴定。要实事求是的对每一个学生作出评价。我认为评语鉴定也是一份教育学生的好教材,特别对后进生,既要让他明白自己的问题,又要避免他们从老师写的评语鉴定中感到自己的无望,自暴自弃。
  他不是老师心目中的好学生,成绩差且不说,各方面的表现也不尽如人意,经过教育有了一些转变,对这一点小小的进步,我没有放过,在他的评语鉴定中写下: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让我们看到了你是愿意学习的,你的进步已经证明了,只要你沿着这条路继续走下去,你会有更大的成功。当你接手班委工作的时候,便努力改变自己,工作的尽心尽力和工作方法的得体,使你的工作成绩比较出色,集体活动能以主人的身份积极参与,你会珍惜这一切的。短短的评语让他有了更大的进步,而后的学习中果真做得更好。我觉得写评语鉴定应坚持下面教育为主,注重鼓励进步,特别对于后进生,要肯定他们一点一滴的进步,发现他们的闪光点,也要讲究一些艺术性,用词多斟酌,不仅要语句通顺,而且应该准确、恰当,优缺点的比例,表述的委婉和直率的程度等等,都要顾及到学生个别的心理特征,做到既不伤害自尊,又能触及痛处。
  教育艺术探索的路是无休止的,在这条路上,我们应该用心去开拓至善至美的教育园地!义无反顾地奉献自己给这太阳底下最光辉的事业,还有什么比这更幸福的呢?
  爱与责任不能分离,有爱就有责任。我认为,师爱不等于母爱,严格不等于厉害,在严格要求与热情爱护中,要严在该严之时,爱在细微之处,充满爱的“严”和表现为严的“爱”相结合,才能赢得学生尊重和理解,赢得家长的信赖和支持。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培养人才,基础是教育,关键在教师。教师的职业是神圣的,教师的任务是艰巨的,教师的责任是重大的,为了无愧于党和人民的希望,无愧于祖国的未来,无愧于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我们每一位教师都应努力加强自身的师德修养,提高自身素质,以对教育工作台的高度的自豪感,责任感和荣誉感,献身于教书育人这一事业中去。

文章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