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140分不是梦

作者:不详  时间:2010/8/9 21:07:44  来源:lmaggie999转发  人气:1026
  高分三大策略:
  1.知己知彼,百战百胜
  2.夯实基础,提高能力
  3.分分必争,注重细节
  一、文言文(42分)——期望值42分
  (一)默写   1—6题(18分)
  (二)诗词理解  7、8题(4分)
  复习要点:第7题   文化含量高的名词性词语
  第8题   每一联(或每一阕)的意思
  (三)课内文言文  9—11题(8分)
  复习要点:第9题  文学常识(作者、朝代等)
  第10题  句子翻译(方法)
  第11题  段意、主旨
  (四)课外文言文  12—15题(12分)
  v      12题——实词解释
  复习要点:150个实词
  v      13题——句子翻译
  复习要点:字字落实,连词成句
  v      14题——内容理解
  答题诀窍:用文中的语句作答
  v      15题——中心提炼
  答题诀窍:与第14题有“亲属关系”;答必扣题
  二、现代文(48分)——期望值44分
  考点一:能正确书写3500个常用汉字。
  试题举隅:
  v      (2009)根据拼音写汉字(2分)
  水草丰mào____
  v      (2008)第②段加点词“名付其实”中的错别字是    ,正确的写法是    。(2分)
  考点二:能运用11种标点符号。
  复习要点:
  v      明确规定掌握的11种标点符号。
  v      句号、感叹号、问号表示不同的语气。
  v      联系上下文,理解引号、省略号、破折号在文中的意义。
  v      借助分号、冒号等理解句子之间的关系。
  考点三:能根据语言环境理解词义,辨析同义词反义词,领会词语的感情色彩。
  试题举隅:
  v      (2008)11.第③段中与加点词“丰饶”意思相近的词语是      ,加点词“肥料”在文中的意思是      。(4分)
  v      (2009)16.依次填入第①段横线上的词语应是(3分)
  A.丰富   陶冶   美化    B.美化   丰富   陶冶
  C.美化   陶冶   丰富    D.丰富   美化   陶冶
  复习要点:
  v      联系上下文,词不离句。
  v      审题要仔细,注意题目要求。
  v      领会感情色彩,注意词语搭配。
  考点四:  能识别和运用陈述句、感叹句、疑问句、祈使句等4种句式。
  试题举隅:
  v      (2007)17题
  v       品读第⑥段画线部分“‘奶奶。’‘奶奶!’‘奶奶——’”,从语气的角度分析“我”心理变化的过程。       (6分)
  复习要点:
  v      明确四种语气不同的句式;注意不同句式所使用的标点符号不同。
  v      陈述句与疑问句中的反问句转换时,要注意不改变原意。(在适当之处加或减一个否定词即可)
  v      一般而言,反问句较陈述句语气强烈。
  考点五、六、七
  v      (5)能根据不同文体的特点,读懂文章的内容。
  v       (6)能分析文章的思路结构:说明文(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记叙文(顺叙、倒叙、插叙);议论文(总分、并列、层进、对照)。
  v        (7)能把握文中句子的含义,能分析句子或段落的表达作用,能概括文章要点或主旨。
  复习要点:运用 “三步五字诀”
  一读(仔细认真阅读)
  二理(理清层次结构)
  三做:     1、审——审题认真仔细
  2、定——确定回读范围
  3、寻——寻找关键语句
  4、思——思考答题形式
  5、写——书写清晰完整
  说明文阅读
  试题举隅:
  v      (2009)17题
  v      依据第①段内容,下列不属于城市景观花卉装饰发展原因的一项是(3分)
  A、社会发展和人类文明程度提高。
  B、城市居民有一种返璞归真的需求。
  C、花卉的现代栽培技术日益成熟。
  D、花卉装饰可以使城市生活环境更优美。
  v      答案:C
  试题举隅:
  v      (2009)19题
  v      本文围绕城市景观花卉装饰介绍的内容有(9分)
  (1)城市景观花卉装饰发展的原因;
  (2)____;
  (3)____;
  (4)____。
  答案: (2)城市花卉装饰的分类及其标准 (3)城市花卉装饰的主要材料            (4)城市花卉装饰的设计原则
  试题举隅:
  v      (2008)13题
  v      根据文意,下列理解错误的一项是(3分)
  v      A.海洋宝藏包括丰富的生物、矿产及深层海水等资源。
  v      B.人工制造“涌升海面”是为了充分利用深层海水资源。
  v      C.深层海水中无法进行光合作用,微量元素都被保存下来。
  v      D.单位面积涌升海域的鱼类生产量是外洋海域的数万倍。
  v      答案:C
  记叙文阅读
  试题举隅:
  v      (2009)25题
  v      对第16段画线句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4分)
  A.思贤终于在可可西里懂得了生活的道理。
  B.思贤终于在可可西里决定回家完成学业。
  C.思贤终于在可可西里理解了父母,决定回家。
  D.思贤终于在可可西里觉得无能为力,决定返乡。
  答案:C(4分)A(2分)
  试题举隅:
  v      (2008)16题
  v      请具体说明第③段在文中的作用。(6分)
  (1)          
  (2)          
  答案:
  ⑴渲染国际街坊节的气氛,突出其意义不同寻常。
  ⑵交代故事发生的背景,引出下文升国旗的故事。
  试题举隅:
  v      (2008)19题
  v      从全文看,对标题“年轻的国旗”理解最贴切的一项是(3分)
  v      A.年轻的姑娘们让国旗在异国的小镇上第一次升起
  v      B.年轻姑娘们的行动表明她们就像那面飘扬的国旗
  v      C.国旗在小镇的清晨升起,为小镇增添了勃勃生机
  v      D.国旗是祖国的象征,寓示着伟大祖国的勃勃生机
  答案:B
  议论文阅读
  试题举隅:
  v      (2005)11题
  v      本文围绕文学展开论述,第③段主要论述了        ;第④段主要论述了    。(4分)
  答案:
  文学是人类感情的最丰富最生动的表达,是人类历史的最形象的诠释。
  亲近文学,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是一个文明人增长知识、丰富情感的极为重要的途径。
  考点八:能识别和运用7种修辞方法,能理解修辞方法的表达效果。
  试题举隅:
  v      (2009)24题
  v      第15段“思贤忽然泪如泉涌”这句话运用了____修辞方法,其表达效果是____。(4分)
  复习要点:
  v      明确中考规定的7种修辞方法。
  v      懂得7种修辞方法的识别特征。
  v      理解修辞方法的表达效果——或形象生动;或强调突出。
  v      能联系句意、结合文意,完整答题。
  v      
  考点九:能辨别4种说明方法,并分析其作用。
  试题举隅:
  v      (2009)18题
  v      第⑥段运用的说明方法是____,其作用是____。(3分)
  复习要点:
  v      明确中考规定的4种说明方法。
  v      懂得4种说明方法的识别特征。
  v      理解说明方法的作用——准确具体地说明了X。
  v      X=运用说明方法说明的某一特征。
  考点十:能分析人物描写、环境描写的作用。
  试题举隅:(2009)22题
  v      第③段中“大家总是莫名其妙地被彼此感动”的原因是____。(3分)
  答案:彼此间都感受到了对方心中蕴含的高尚情感
  试题举隅:
  v      (2008)18题
  v      珍妮两次“脸红”的原因各不相同:第⑤段中“珍妮的脸涨得通红”,原因是       ;第⑨段中“珍妮红着脸低下头”,原因是       。(4分)
  v      答案:因发现广场上没有中国国旗而气愤;因自己没有国旗而焦急。
  复习要点:
  v      理解人物描写的作用——形象生动地写出了人物的“三情两点”。
  三情——感情、心情、神情
  两点——性格特点、精神品质(中心主旨)
  v      理解环境描写的作用——为人物活动提供必要的背景(时间、地点、时代背景、活动氛围等);为中心事件的展开作一定的铺垫。
  注:如果是段落的话,还要段落在文章结构上所起的作用(大多为“引起”的作用)
  考点十一:能依据文意,对文章的思想内容、表达方式、结构、语言特点,表达自己的感受和见解。
  试题举隅:
  v      (2008)20题
  v      姑娘们为国旗所付出的努力,哪一点最令你感动?说说它对你的成长有什么启示。(80字左右)(8分)
  考点十二:
  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能根据要求作适当的拓展;能进行仿写、扩写、缩写、改写、续写。
  试题举隅:
  v      (2009)26题
  v      请将上文缩写成“思贤的故事”。(80字左右)(8分)
  考点十三:
  能结合具体语言环境和生活场景,运用语文知识和综合学习的语文能力解决问题。
  试题举隅:
  v      (2009)20题
  v      2010年5月1日,学校为庆祝上海世博会开幕,计划在校门口摆放花卉。请依据文中花卉装饰设计原则,从下表中选择两种最合适的花,并从欣赏的角度写出观赏效果。(6分)
  三、作文(60分)
  ——期望值54分
  1.审题正确——题目就是文章线索
  2.中心鲜明——或蕴涵人生道理;
  或弘扬优秀品质;
  或抒发高尚情感。
  3.材料充实——围绕中心选材组材
  4.结构完整——有头有尾,分段合理
  5.语言通顺——三大锦囊,考场奏效

文章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