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心设计复习过程,努力提高复习效率
作者:潜江市浩口镇苏港中学 饶邦明 时间:2011/4/6 13:22:10 来源:会员原创 人气:948
我们苏港中学语文老师在多年来的毕业班语文总复习中,摸索出了一些行之有效的复习方法,取得了较好的复习效果,归结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做法:
一、把握《课标》,深钻考纲,制定计划。
每当复习来临,我们语文组总是重先认真解读《语文课程标准》,深入钻研《江汉油田、潜江、仙桃、天门的中考考试说明》,研究近几年来的“三市一企”中考语文试题的特点,在此基础上,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复习计划。我们将语文总复习分为四个轮次进行:2月20日至3月20日是第一轮复习,采用“基础夯实”式的分篇复习法,目标是紧扣课本、梳理知识、夯实基础;3月21日至4月30日是第二轮复习,采用“专题巩固”式的分点复习法,目标是专题分讲、精讲精练、提升能力;5月1日至五月31日是第三轮复习,采用“蜻蜓点水”式的插漏补缺,目标是通过小综合训练、查缺补漏、巩固提高;6月1日至6月20日是第四轮复习,采用“集中训练”式的综合模拟法,增强学生的应考能力,以达到全面提高学生能力的目的。
二、立足课本,广闻博记,重视积累。
课本是积累知识、训练能力的基础和依据。在历年中考中,我们不难发现中考试卷取材课外,题在课外,但答案在课内。因此要注意梳理课文,整合知识,适当拓展。在第一轮复习中,一定要立足课本,注意识记,重视课本基础知识的积累。
对于课内现代文部分,经过筛选,结合“三市一企”的公共篇目,对课内现代文篇目进行大胆取舍,选取名家名篇和典范精美的现代文作为课内现代文第一轮复习的内容,梳理字词、综合文体常识;按文体复习课内现代文,使学生掌握不同文体的阅读方法,总结分析文章的规律性方法及考点,辅以课外同类文章的阅读;学以致用,借鉴写作技巧,促进写作教学。
课内古诗文部分,严格按照新课标规定篇目分册逐课复习。根据考纲要求复习古文言词语,句子翻译,作家作品等。采用的方法是课堂讲解与练习相结合,以课外督促与检查验收为“双刃剑”。双剑齐发,督促落实。让学生明确复习内容,复习方法,使学生做到心中有数,有所准备。对于背诵默写的篇目,采用表格登记的形式,每一个人的过关情况都留有记录,做到人人过关。
三、专题突破,注重方法,讲究实效。
专题复习是语文复习中最重要的复习阶段,通过这一阶段的复习,可以把以前散见于课文中的知识系统化,使同学们站在一个较高的平台上来俯视语文知识体系。按照潜江市中考语文试卷的结构板块,我们分积累和运用、阅读与探究、作文三大板块进行专题复习。讲究复习实效,注重积累方法,力求达到逐一突破的目的。
根据《江汉油田、潜江、仙桃、天门的中考考试说明》语文积累和运用主要考察写字、字音、字形、词语、句子、古诗文默写、文学常识、名著阅读、文言文基础知识、语言的实际运用、综合性学习等方面的内容。针对积累和运用这一板块的复习,我们采取的了如下措施和方法:
1、我们开设了书法课,开展了饭后五分钟的练字活动,力求让学生写字有形,有棱有角,书写工整,字字规范耐看。
2、针对字音、字形、词语这些知识点先引导学生整理每册书中的重点常用字词,主要是指课下注释和课后“读一读、写一写”中的字词,重点放在学生易写错读错的字词和同音字、多音字、形似字上,再针对每册的字词设计一张检测卷,做到逐人过关。
3、古诗文默写这一知识点,针对学生记忆混乱、不清楚,张冠李戴;默写时不明要求,胡乱填写;书写时添字、漏字,写错别字、书写马虎等现象。教师在指导学生梳理复习时,强调学生注意在理解的基础上再背诵。加强三种句子的理解、背诵:体现古诗文主旨或表明作者志向的句子;到今天仍有生命力、经常运用的句子;颇有文采的佳句。通过检测、反馈不断矫正容易写错和混淆的字词;其中在默写中要严格把好书写关。
4、指导学生梳理记识常见的文学常识,掌握公共篇目中重要作家作品;记读七至九年级教材中涉及的一些文体知识的介绍,例如:“唐宋八大家”、“公安三袁”、“初唐四杰”等;结合考试说明中指定的七部名著的作家作品。来设计练习,掌握知识。对于名著阅读,主要是依据课本引读文章来设计导读及练习。从作品的内容、主题、情节、人物的性格特征等方面来复习领悟。
5 文言文基础知识主要采用逐篇梳理落实,注重常见的实词、虚词的常用方法。搞好公共篇目的复习,做到实词落实,注意实词的特殊用法,对虚词用法灵活辨认,重要文言句子翻译,初步认识特殊句式,翻译时能遵循“信”、“达”、“雅”的的原则。
6、关于语言运用的复习,主要通过专题训练来落实。如病句的复习,要化繁为简,引导学生注意敏感考点。比如:看到“是否”“通过……使”“防止”“避免”;看到关联词等等,看到敏感点就要想到相应的错误。切忌钻牛角尖。 如新闻概括题,此题型重在考查学生辩识、筛选、提炼所给新闻材料重要信息的能力。一般题型有拟写新闻标题、概括一句话新闻、补写新闻导语等。我们训练时采取以下方法:一是检索要素概括法。二是提取中心加工法。提取能反映新闻主旨的中心句,根据题干要求,结合新闻材料语境,进行适当加工,组织出答案,力求精而准。
其他专题的复习,我们尽可能地广泛收集材料,每一个专题都要将基本的题、典型的题、灵活的题做好梳理和归纳,使学生能够掌握一些做题的规律。
四、阅读探究,总结规律,迁移拓展
现代文阅读全部出自课外,复习时我们主要有以下几种做法:
1.分文体对学生进行复习训练,让学生有文体意识,注意答题时什么样的文体用什么样的语言,避免出现低级错误。先进行各类文体的单项复习和训练,再进行综合复习和训练。单项复习和训练,就是对各类文体阅读能力的基本点进行一个一个地复习和训练。先将这些基本的、基础的能力点复习透、训练到,然后再综合复习和训练各种文体的文章阅读。从应考的意义上说,基本点复习、训练到位了,学生就有足够的能力应对各类文体的文章的阅读了。这种分步骤的复习、训练方法,能提高学生化解难点的能力,进而阅读能力会有大幅度的提高。
2.阅读训练前先让学生明确各类文体的知识和常见考点,记叙类文章的常见考点有词语含义;句子含义或作用;揣摩心理;概括事件;表现手法;结构特色;结尾艺术;表达的情感;辨识刻画人物的方法及其作用;概括或评价人物形象;概括情节或补充情节链;题目的含义和作用;插叙或倒叙的作用;赏析优美精辟的语言;结合自己的生活,谈阅读收获或感受等。议论文的考点有提炼概括中心论点;论据的判定及作用分析;补充论据;论证思路的分析;论证方法的判定及作用分析;准确严密的语言风格;理解关键词语、句子含义及作用;开头的作用;议论文中非议论成分的作用;拓展迁移等。说明文的考点有认清说明对象或说明的中心;概括事物主要特征;说明方法的判定及作用分析;结构层次的梳理,说明顺序的辨识;准确的语言特色;拓展联想等。
3.教给学生回答各类问题的基本思路和方法,有些问题可以总结归纳出通用的模式。然后再有针对性的训练,效果会更好。如修辞方法及表达作用类题目时,就可用:“用______修辞手法,表现了______内容,表达了______情感” ;环境描写的作用主要是交代背景;衬托人物;渲染气氛;暗示中心等。语句在文章篇章结构上的作用通常有总起全文、引起下文、埋下伏笔、作铺垫、承上启下(过渡)、前后照应、首尾呼应、总结全文、点题、推动情节发展等。
4.近几年“三市一企”的中考现代文阅读的选文是一篇偏重于叙事抒情的散文和一篇自然科学类的文章或者议论文。因此,我们把复习的重点放在三种文体上,选取这三种类型结构完整、层次清楚、语言精美的文章来训练。
5.培养迁移能力,运用课内知识,提高答题能力。
课外文言文阅读大多选择故事型的文段。内容比较浅显,考察内容基本与课内部分知识相似。做题时一定要注意与课内学过的课文或知识点相联系,注重由课内向课外的迁移运用。 25首古诗词赏析的复习,第一轮复习引导学生从三个方面进行:一是分析古诗中写景的内容、特点、手法及作用;二是找出抒情的句子,分析其抒发的感情;三是从内容、手法、修辞、炼字等方面教给学生赏析名句的方法,强调无论从哪个方面赏析,最后要写出诗句所表达的情感。第二轮复习缩小范围,锁定重点篇目,通过反复检测查漏补缺、强化巩固。
五、加强作文复习,训练井然有序,力求形神兼备
作文,被称为中考语文的“半壁江山”,马虎不得。如何在短时间内提升学生的作文能力,做到形神兼备、声情并茂呢?这就需要教师讲究策略和方法。近年来“三市一企”中考作文命题形式一般是命题或半命题作文,或是材料加命题或半命题,无论怎样的形式,都以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生活、认识生活中的现象、抒写生活的感悟为导向。在作文复习中我们的做法是:
1.在第一轮复习中,一方面,梳理和积累素材,早读时利用15分钟时间让学生背诵读书笔记中摘抄的精美片段,积累感性的语言材料。一星期两次语文早读,第一轮复习结束时,每个学生大约能够积累6000字的语言材料。另一方面,我们结合课内精美现代文的复习,根据中考作文在立意、内容、语言上的要求对学生进行单项训练、片断训练和模仿作文,每周一次单项训练,一个片断训练,每周一篇模仿作文,单项训练如语言训练,可以对作文进行补充修饰语的修改,变换句式的修改,运用修辞方法的修改,使作文的语言更灵动。片断训练如抓住特征写肖像,模仿作文,如复习《背影》时,让学生提炼家庭生活中的“动情点”写一篇表现父爱或母爱的文章。
2.在第二轮复习中,从审题、立意、选材、布局、表达几个方面进行强化指导训练。让学生明白,一篇好的作文要有一个含蓄、深刻的题目,一个精彩的开头,一个新颖别致的段落布局,一个优美的片段描写,一个完美的结尾,一个清爽的文面。虽然不能做到十全十美,但一定要使自己的文章有亮点。
3.教给学生作文的一些常见的构思方法并在复习进行强化训练。
记叙文可以用镜头体结构、书信体结构、日记体结构。结构形式是:开头—镜头一—镜头二—镜头三—结尾(也可以是“开头—小标题—小标题—小标题—结尾”)。开头可用排比句揭示文章中心,也可以用一般的句子揭示。然后用三个镜头记叙三件事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揭示中心。结尾扣题,照应开头。运用书信体结构,能直抒胸臆,既可以叙事又可以议论,有利于表达真情实感。写时注意书信的格式。日记体结构有利于抒发感情,表达自己的内心感受。尤其是日记体写作有利于丰富文章的内容,对于平时写作水平欠佳连字数都写不够的学生是一种比较实用的写作形式。
议论文可以用“一、三、一”式结构或“引—议—联—结”式结构。“一”是一个中心论点,开头提出,单独成段,而且注意语言一定要精练,最好用上比喻、排比的手法。“三”就是三个分论点,这三个分论点是并列关系,每一个分论点单独成一至两段,具体论述中心论点。最后一个“一”是一段,概括全文,呼应开头。“引—议—联—结”式结构中“引”把读的材料,概括地引进,以之引出论题。“议”用几句精练的话议论论题,表明主张(论点)。“联”联系实际或先事实后道理,或先道理后事实,具体论述论点,要注意论据的广泛性(古今中外)。“结”总结问题,提出努力的方向或对整个文章进行总结,再次点明文章的中心。
六、紧扣课本,有的放矢,全面提升
第四轮复习重在模拟训练和查漏补缺,教师可根据学生复习实际,有的放矢的进行模拟练习,帮助学生在完成专题复习后,检测学习的成效,同时又能起到进行中考实战的演习,起到全面提升应试能力的作用。训练时可针对考纲模拟题目,也可选近两年各省市中考题相近的题目练习,真正起到模拟的作用。采取的策略是:多渠道搜集模拟试题——把握中考走势——典型训练发现问题——完善补充。通过做模拟题和综合试题,进行查漏补缺完善提高,同时通过强化训练,提高做题速度和质量、熟悉中考题型
毕业班的后期复习,时间紧,任务重,我们应指导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作息习惯、学习习惯,尊重科学的学习规律,反对加班加点,使他们始终保持充沛的学习精力,从而提高了学习效率。
以上这些是我校在中考语文复习备考中的一些做法。俗话说:风向决定航线,方向决定成败;考场也如同战场,胜利总是偏向右准备的人。只要我们在复习中,正确把握方向,在备考中不断创新、进取,我深信2011年我校的语文中考就一定会迎来一个艳阳天!
2011年3月17日
文章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