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届高考语文专题复习讲解:新闻阅读
- 资源简介:
约11860字。
2011届高考语文专题复习讲解:新闻阅读
技 巧 精 点
一、新闻突破方法
新闻属于记叙文的一种类型,包含了记叙文的基本特点,解读时我们可以借鉴记叙文的阅读方法,但又不能照搬全套。因此,根据新闻特点我们在复习时可采用如下六个步骤:
1.看标题信息,揣摩新闻类型。
2.抓记叙要素,了解大致内容。
3.理行文线索,分清段落层次。
4.辨叙述方式,领会布局特点。
5.挖中心主旨,理解文本意义。
6.析表现手法,以供鉴赏探究。
二、调查报告解读规律
1.快速准确地把握调查报告的内容
(1)迅速准确地阅读文章第一段(开头部分),把握调查的对象、内容。
(2)阅读全文,了解清楚事件的起因、发展和结果,注意事件的细节。
(3)重点精读一些调查者总结收集的数据,调查者发表议论的部分,深入研究其核心内容。
(4)整合文中的信息、把握文章结构、概括中心意思与其他类型的文章读解分析方法一样。
2.注意调查报告中观点与材料的统一
调查报告是在叙述中把观点表达出来的,即在事实材料的基础上,得出观点。因此,我们要注意在阅读中把握好文章的材料与观点的统一问题。
3.调查报告的鉴赏评价
要紧紧把握《考试大纲》来操作。
评价文本的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文本的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主要是调查者的观点,必须认真梳理,全面把握其要素和倾向,能找出他们支持自己相关观点的相应材料,分析其逻辑推理的科学性,尤其是对调查报告中的数据进行分析,然后作出自己的价值判断。
评价文本产生的社会价值和影响。“文本产生的社会价值和影响”可以是正面的也可以是负面的,高考考查一般会以正面的为主。调查报告的题材通常都针对性极强,与民生、社情、当前整个社会或某些阶层息息相关,因此会产生较大的社会价值和影响。阅读时要将视野扩大,将其放到当时社会的大背景中,联系当时社会的政治经济状况、主流思想文化、各阶层的关注程度来进行对照,然后实事求是地进行评价阐释。
对文本的某种特色作深度的思考和判断。“文本的某种特色”主要落实于文本的思想情感、文本风格、语言特色、设问技巧等方面。“作深度的思考和判断”首先要能指出这种特色,然后联系文章说一说文章为什么要营造这种特色,还要进一步指出这种特色的好处、效果或不足,如果能提出一些建设性的意见就更好。
4.如何对调查报告进行探究?
要紧紧把握《考试大纲》来操作。
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文本的深层意蕴。“不同的角度”可以是正面的角度、反面的角度,当事人的角度、旁观者的角度等等;“不同的层面”指的是文本可能达到的层面,如深层、浅层,实用层面、美学层面、哲学层面。可能涉及的范畴,如政治、经济、科学、文化、风俗、娱乐、艺术、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