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棚篱架话高考

作者:淄博第十一中学 李太永  时间:2011/6/10 18:01:20  来源:会员原创  人气:342
  今年山东高考语文卷给我的整体感觉是稳中求新,定中求变。整体没有大的动作,但各小题打造得较为精细。
  字音题仍是日常书面语与口语相结合,比如“驻扎”、“调节”、“强颜欢笑”、“仿佛”等皆为常用词,一个冷僻词也没有。口语词较多,如“汤匙”“仨瓜俩枣”“胸脯”“亲家母”“钥匙”“胳臂”“果脯”等等。
  字形题全是学生平时学习中经常遇到的词语,“发帖子”“眼花缭乱”“沿袭”是学生较为容易判断的词语,难度不大。
  近义词辨析主要考察学生分析语境的能力以及词语搭配的训练,“提醒”侧重让对方注意以防出错,“引发”侧重引起、触发,侧重主观感受,“产生”意思相对客观。
  四个成语都是常见成语,“漫无边际”“闲言碎语”“浓墨重彩”“良莠不齐”,考察学生日常词语的积累与表达习惯的运用。主要是易混成语,如“闲言碎语”与“只言片语”,“良莠不齐”与“鱼龙混杂”。
  病句题两处考察搭配不当,一处考察句式杂糅或赘余。语感习惯很重要。
  总体感觉前五个小题皆为常规题,只要学生平时训练到位,得满分的可能性很大。
  社科文由去年的人生境界关照转为今年的中西文化审美。主要还考察语言表达的准确性以及逻辑推断的合理性。特别是偷换词语以及句间关系尤其要注意。
  文言文取材《四部丛刊》中的《管子》,体现了关注乡土文化的点。历来高考取自儒家文化较多,尤其是孔孟之道,今年又注入了齐文化的因子,可谓百花齐放,体现齐鲁文化丰富多彩的特点。
  第九题实词题学生只要明白“忠贞不渝”一词的内涵就不难做对此题。虚词题中的四个虚词均出自《考纲》指定的十八个虚词。前四个词出自文本,后四个词分别出自《廉颇与蔺相如》《烛之武退秦师》《师说》《鸿门宴》,前者出自高二选读《史记》,后者出自一至五必修模块,看来文本的学习不可忽视。第十一题人物形象题与十二题文本理解皆为常规思路题,要注意宏观把握。
  诗歌鉴赏选取了唐代山水田园派储光羲(祖籍兖州,亦为山东人)的《咏山泉》。作者虽不甚熟悉,可本诗写得清新别致,趣远情深,堪比王维《山居秋暝》。手法拟人、托物言志。考点落在形象、情感与意境上。
  名句默写考察范围广泛,除了五个必修模块外,还有《论语》、《唐诗宋词选读》以及初中部分篇目。题目仍为四选三。
  排序题一直是山东高考较为稳定的题目之一,要求学生要有较强逻辑思维能力。议论性文句较多,今年也不例外。
  图表题主要考察概括与分析能力,由数据转化为观点,尤其是大数据与小数据的对比,时效性强,灵活机动。重在发掘学生的学生洞察度事能力。
  第十八题为语言转换题,用口语明白晓畅地把话表达清楚,针对性强,主要是少儿听众,难度不大。
  大阅读分别选取了海外华人女作家严歌苓(热门作家,2011年电视剧《幸福来敲门》、2009年电影《梅兰芳》 编剧,2010年电视剧《铁梨花》原小说)的《审丑》和赵鑫珊的学术文章《没有天堂》,都突出了手法的考察与文意的鉴赏,都考察了对标题的理解与写作意图的设计,对文本内容开掘较深。
  作文《这世界需要你》,侧重人文关怀,洋溢着人间温情,题目视野广,范畴宽,具有很强的时代性和社会性。因为世界上任何一类人都有他的价值,任何一种职业都不可或缺,而且古今中外都有很多鲜活的素材,所以学生肯定有许多素材都信手拈来,不会无话可说。审题难度也不大。但首先要注意“需要”一词在文中要重点突出,这是作文立意高低与拿分多少的关键。再就是“你”一词的选择与定位的典型性,这也是取材能否打动读者的一记重重的筹码。
  个人的一孔之见,希望能给读者一定的启发或提示,不当之处,敬请多加指点。

文章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