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提高高考备考中主观题复习的实效性
作者:陈小洁 时间:2011/9/22 10:28:39 来源:happysnowy 原创 人气:460
一:抓住机会、消除恐惧心理
主观题是大多数学生都比较薄弱的环节,有些学生学了三年政治还是谈主观题色变,可见学生都怕做主观题,所以在高考备考复习中第一步就是要消除学生们对主观题的恐惧心理。以前很多学生考试时,选择题做完后,到了主观题部分就会停下来,他停下来不是思考,而是不打算再往下做了,直接空白就交过来给老师,这也在很大程度下影响了学生的得分,差生更差,优生成绩也很一般。我找了几个学生了解情况,优生说,自己已经很尽力去做了,可是不知道为什么主观题就是没有提高;差生说,不懂如何下笔。老师要让学生知道作为文科生主观题是绝对不允许空白的,不管怎样都要动手做,多给自己争取一些得分的机会,抓住机会的人才能更接近成功。
第一轮复习的时候,考虑到学生怕做主观题,所以开始时凡是遇到资料中的主观题,不妨采用“抛砧引玉”的办法,领着学生一道一道的做,先让他们学会分析、学会审题、学会面对,慢慢地开始放手,让学生学着“自己走路”。分析主观题的时候,把全班同学分为四个小组,每一组经过讨论后,请一个代表,先把他们的思路说出来,然后再让他动手组织答案,再请他们说出自己做的答案,并且每次讨论结束后给每一个小组进行评分,每个月按总分进行排名,前两名的小组,每人都可以获得一份神秘的小礼物(如:小书签一张),久而久之,学生们就不再害怕面对主观题了,而是很积极地思考、分析、动手去做,对主观题的兴趣也越来越浓了,有不少学生月考后还主动地向我请教怎么样才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增加主观题的得分,自己的主观题存在什么样的问题。学生能提出这样的问题,说明他们已经开始重视主观题的学习了,不再是一遇上主观题就逃之夭夭了,他们爱上了思考、分析主观题。
二:方法与实题演练相结合
我们学生的素质、综合能力都比较弱,而在思想政治学科的考试中,主观题因其能比较全面,准确地考核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分析以及综合运用能力而一直长期使用,并且占有相当大的分值,短时间内这些能力是很难提高的,所以在8月份补课时,就应开始对高考主观题的各种题型进行有针对性的系统学习了,尽早地复习系统的解题方法和技巧,在接下来的各类考试中学生做主观题时都可以有方法指导,减少失分。可能很多老师会把主观题放在第三或第四轮复习中进行,但这样的话,留给学生吸收解题方法与技巧的时间就太短了,不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解题能力。
高考主观题的题型主要是:材料分析题。这种题型其实又分为不同的类型如:图表题(如2010年广东高考文综政治部分第36题)、辨析式的简答题、纯文字材料分析题(如2010年广东高考文综政治部分第37题)。每种题型的特点、解题方法和解题技巧都要详细、准确地向学生说明,并且要结合具体的题目分析讲解,这样学生能更形象、更深刻地理解这些方法,每讲完一种题型马上选择一些相应的题给学生做,就让学生参照每一种类型的题的方法来完成这些练习,每一类题型都是选一或两道较典型的题就可以了,要大胆取舍,不需要给太多题,这样更能加深学生的印象,学生复习的效率也会更高,就在一次又一次的反复操练中,在理论与实践中提高学生的分析、理解、运用知识的能力。
三、夯实基础
如果说方法与技巧是形式和骨架,那么基础知识与基础考点就是内容和血肉。要做好主观题除了要掌握一定的方法和解题技巧外,最关键的是把基础知识打扎实,“百变不离其宗”主观题还是考查我们对所学相关课程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要做好主观题首先要认真的落实每一个考点,绝不落下任何一个死角,避免因为考点分析不全、基础不扎实造成没有必要的失分。像2010年高考文综政治部分的36、37题,虽然是两道题,但在设问中可以发现已考查了必修①-必修④的相关知识点(36题考了必修①财政与社会公平、必修②政府的职能、性质与原则,37题考了必修③文化创新的途经、必修④唯物辨证法的发展观),跨度之大,考查之细,是超乎我们所能预料的,由此可见要做好这两道主观题基础不扎实是绝对不可能做好的。
四:认真批阅,树立榜样
文科班的学生人数普遍比较多,因此有些老师可能在平时考试时阅卷速度比较快,当天考完当天就出成绩,目的就是为了看看分数。我阅卷的速度是比较慢的,不是因为不能加快速度,而是在阅卷过程中我会认真地看每个学生答题的情况,看他们答题是否规范、条理是否清晰、内容是否充实、审题是否到位,在批阅过程中,我已养成了写批语的习惯,直接在试卷里点评,指出好的方面与不好的方面,督促学生加以改进。对那些做得比较好的,把他们的答卷复印出来,贴在班里供其他同学参考学习。这个办法的效果很好,一贴出来以后,学生心里就有了学习的榜样,在以后答题过程中不断严格地要求自己,规范自己的答题。
五:融合热点与重要时事分析
综观这几年的高考,主观题几乎都与热点相结合,如06年考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国反贫困战略,07年考了节能减排、村民自治、影视翻拍,08 年考了生态文明、科学发展观、人民币汇率变动等热点,因此将热点与重要时事融入主观题复习中,更易于把握高考命题的趋势。09-10年发生的事情太多了,不可能将一切的事情都拿来分析,应选取了几件比较有代表性的热点事件,一是建国六十周年的辉煌成就、二是2010年全国“两会”、三是上海世博会、四是西南地区罕见特大旱灾、五是完善收入分配制度,实现社会公平,运用归纳法与演绎法深入分析,让学生将热点与各类主观题能较好地联系在一起,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对考点的运用能力,对基础差的学生而言在答题过程中不至于没有东西可写。
高考备考中主观题的复习策略应结合学生实际,有的放矢,对症下药才能起到一定的作用,千万不可操之过急。一步到位的要求只能增加学生的心理负担,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只有坚持有计划、有步骤、有针对性地开展复习,整理思路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文章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