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提问艺术的实效性
作者:佚名 时间:2006/12/9 8:03:07 来源:会员转发 人气:1866
1 巧选角度,变中求异。
提问要尽量避免概念化 一般化的老生常谈,不能总在段落大意、中心思想、写作特点上绕圈子,搞循环,而应采用比较新的说法,从新的角度巧妙切入,使问题富有形象性,启发性,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他们进行积极的思维活动。
2、利用矛盾,激发疑问
对立的事物互相排斥,人们碰到这种情况容易引起思考,学习也是如此。教师在提问教学中可抓住课文本身的矛盾,抓住学生理解课文过程中产生的种种矛盾,引导学生开动脑筋。
3、化难为易,深题浅问。
课堂提问必须符合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如果问题难度过大,就会导致学生冷场卡壳,达不到提问的目的。因此,对一些难度较大的问题,要作降低难度的处理。
4、问在次意在彼,直题曲问。
现行语文教材深入浅出,可读性很强。又加上课前提示、课后练习、基础训练的辅助,透明度很高。如果教师照本宣科,平铺直叙地提问,学生就会感到索然无味。这就需要教师力求避免所提的问题太直太露,要做到直题曲问,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主动求知的热情。提的问题,经过学生的思考和教师的点拨,学生便能幡然顿悟,从而活跃了学生的思维,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并形成良好的课堂气氛。
65、多层设问,化整为零。
对一些繁难复杂的问题,教师必须循循善诱,由近及远,由难及易,顺藤摸瓜,逐步抓住问题的实质。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在提问中化整为零,多层设问,在解决一个个小问题的基础上深入到问题的中心。
总之,课堂提问是语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启发学生思维、传授基本知识,控制教学过程,进行课堂反馈的一个重要手段。它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始终,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的成败。可以说,没有好的提问就不会有成功的教法,也就达不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因次,慎重地对待课堂提问应该是每个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切不可把提问当作课堂教学的点缀,只求表面上轰轰烈烈,而不讲求实效。
文章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