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指导中考语文复习

作者:官田中学 古科培  时间:2011/9/29 23:06:03  来源:gukepei原创  人气:852
  中考是我们初中学生经历的第一次选拔性考试,可以说是他们人生经历中的一件大事,我们如何有的放矢、有效地进行复习,对他们来说显得极为重要,如何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首先,要根据我们学生的知识结构,结合地区的考试说明和课程标准,认真拟写切实可行的复习计划,这样,才能显得有章可循,临而不乱。
  第二,打好坚实的基础,对基础知识(字音、字形、字义、词性、词义、词的感情色彩、短语、句子、修辞的运用,文体知识、文学常识、文化知识等)涉及到的内容进行归类,从相关试卷,相关教材、相关习题中认真分析,认真研究,从中获取有效的、有价值的信息,给学生一个完整的每一块的知识系统,让他们自己找方法、找规律,自己会学,自己学会。我们切不可对这块知识掉以轻心,因为这块知识与我们的阅读,写作能力的提高是息息相关的,没有它们的支撑,后面的阅读与写作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了,要提高语文成绩那就不太可能。
  第三,要善于在复习方法上作指导。
  一、要及时地、经常地复习。及时复习,犹如趁热打铁;经常复习,能够加深印象,“温故而知新”。要是等到遗忘得差不多了以后再来复习的话,无异于重新学习,当然是事倍功半。
  二、要重视提高熟练水平的练习。如果学生仅局限于“记得”和“学会”的基础上,而不去继续把某些知识和技能加以巩固,接近熟练水平的话,就会造成学得快、忘得快的不良情况,这样,就谈不上知识的积累了。
  三、对于重点、难点,要分散复习。
  “平时不烧香,临时抱佛脚”似的集中复习,因为时间过于集中,内容过多,易引起大脑皮层细胞的疲劳,从而降低复习效果。分散复习则要求平常分次进行复习,但时间不宜过短,否则无异于集中复习,而且内容难免有所遗忘,这段时间,我们要和其它学科协调分配好时间,因为这段时间各科时间都压得太紧,如果不协调好,那学生可能连休息时间都没有,这样,收到的效果大家都会想到的,我们这段时间还是应该给学生留一些空间和时间。
  四、要变化复习的形式,复习方法灵活多样,复习时,采用背诵、相互讨论、问答、自测以及把所学的知识,进行比较对照,并对它们加以归类等多种复习方法,必能把听说读写全面结合起来,必能调动学生复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效果自然会显著提高。
  五、要读记结合。在知识尚未完全记住前,就积极地试图回忆,回忆不全时再阅读,这样不仅易记住,而且记得牢。这种复习方法是一个自我检查的过程,能清楚地了解不能回忆的部分和回忆中的错误,从而能集中力量来掌握和纠正它。
  六、对学生进行各种知识的答题方法,答题技巧、答题规律、作文方法进行指导,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学生学到的不只是知识了,面对新的问题也会触类旁通,会取得好的成绩。
  第四,在教学方法上要让学生学得轻松。
  我们要指导学生选好资料书,用好资料书,因为现在的复习资料铺天盖地都是,很多老师推崇的是“题海战术”,“眉毛胡子一把抓”,这种方法容易把学生搞得疲劳,对所学的知识点产生排斥,收不到很好的效果。
  一、课堂语言要富有生活气息,我们的老师千万不要因是复习课而松懈,因为复习课大家都觉得枯燥无味,特别是我们学生,饱含生活气息的教学语言能产生抑扬顿挫的音乐美。激起学生的共鸣,激发学生复习语文的兴趣,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若是学生对语文的复习,连一点兴趣也没有,又怎能谈得提高成绩呢?
  二、题目的讲解要有典型性。中考语文的复习,不是对教材知识进行系统归纳与全面讲解,即知识搬家,而是要抓住教学内容中的重点和疑难点进行典型剖析,要注意讲出掌握的方法及要诀,并通过符合考试说明的题目加以说明。题目的讲解不求详尽,但求精到,一语中的。
  三、课堂小结要有综合性,搞好语文复习课的小结非常重要,老师小结当堂课所学的知识重点,不仅仅是回顾,而更有利于学生的复习,因为带有综合性的小结,实际上是为学生的复习指明了方向,可起到引导性的作用。
  第五、我们要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关注热点问题,因为语文与我们的生活是息息相关的,从以往的考试来看,阅读和作文与生活、热点问题的联系非常紧密,在这方面注意的学生语文成绩也不错。
  第六、以考来促进复习,在适当时候举行模拟考试,让考试来检验学生的复习效果,老师对复习方案作适当的补充和调整,进而收到好的复习效果。
  第七、在适当时候对学生进行考试心理调整,使他们有平和的心,阳光的心去应考,相信他们会成功的。

文章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