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老的文字要开花

作者:任意  时间:2011/11/3 20:04:44  来源:会员原创  人气:378
  诸子散文是我国传统文化大花园中的一棵老树,根深叶茂,生机焕发。我们应该对其进行有效解读。
  一、新课改呼唤诸子散文
  必修课和选修课的开设,学分的认定,这一系列措施给高中语文学习带来了新气象、新格局,更带来了新的挑战。语文课程标准中说: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里的人类文化,具有经久的生命力和永恒的审美情趣。诸子文章,是我国文化传统最重要的根。儒家有《论语》、《孟子》、《荀子》,道家有《老子》、《庄子》,墨家有《墨子》,法家有《韩非子》,流派众多,卓异不凡而各不相同,但无一例外地都关注和思考现实社会与人生中的种种问题,都对此提出了深刻的认识,并为解决问题开出了自己的方子,他们充满了卓绝的智慧。
  我们理应通过解读传统文化的方式,汲取诸子丰厚的道德营养,以涵养心灵,坚守精神的家园。
  二、有效解读诸子散文
  (一)学诸子散文,带动文言文的复习
  文言实词是构成文言文的主体。学本部分内容时,要注意从词汇、语法、修辞、古文阅读等方面培养我们的文言文阅读能力,以便与必修的语文学习配合。要抓住文言实词的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现象。要领会新课标考试大纲规定的18个虚词的意义和用法规律,以及音似或形似通假规律。这样,胸中有知识经脉,答起题来就比较从容。在学诸子散文的过程中,抓住文言现象,达到及时巩固的效果。诸子散文学完,我们等于复习了一遍文言文,可谓一举两得,事半功倍。
  (二)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并运用重要句子
  背诵有两个作用:应付可能出现的默写题,并为考场议论文积累论据素材。背诵名句对知识视野的弥补也大有裨益。
  同学们通过背诵名句,能领略先秦诸子散文各自的魅力:《论语》简而能赅,态度雍容,辞义典雅;《孟子》气势逼人,匠心独运而挥洒自如;《荀子》的文章缜密谨严,譬巧喻博;《庄子》奇妙深幽;《老子》的文章明于知人心。
  在背诵的过程中,我们还应该思考这些句子可放在什么样的话题作文中。比如“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此句适合“历史的创造者”“公仆”“摆正位置”等话题。
  高考作文八字真言中之“丰富”“深刻”可在恰当引用这些句子入文的过程中产生。
  (三)探究与拓展
  新课标提出:要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一点对于写作能力的提高尤为重要,也有利于增强主观题的答题能力,而写作就是一个大的主观题。两千多年前的时代背景与现在不同,则人们的认识、思想均有别于今日。
  先秦诸子无疑是具有很强的生命渗透力的,但勿庸置疑,在精华的背后,也有一些已然陈腐的东西,而我们要有理性的思考,学会与今天的社会相联系,探究诸子散文的现实意义。
  比如“尊生”段中包含的最有价值的思想是什么?
  那就是不能让任何东西损害和拖累生命,要重视自己和他人的生命,不能使生命沦落为一种工具。这种思想大大张扬了生命的价值和尊严,体现了对人的大关怀,是庄子思想中最有价值的部分。
  这些内容需要同学们思考讨论而来,这种探究的过程也是同学们形成大眼界、大视野的过程。在探究中,我们逐渐有了个性独立的审美情趣和一定的审美能力,而这些能力的形成,直接为写作达到“丰富”“深刻”“创新”的要求奠定基础。
  总之,先秦诸子散文犹如传统文化这棵大树上的一棵粗壮分枝,叶茂花香,硕果累累。先秦诸子散文又是文学大花园中的一颗老树,用心地解读,能让古老的文字绽放出沁人的花朵。

文章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