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诸子散文》课堂实录
- 资源简介:
约10330字。
《先秦诸子散文》课堂实录
21.子路、曾晢、冉有、公西华待坐
22.寡人之于国也
23.劝学(节选)
24.秋水(节选)
为迎接学校文化艺术节,高一年级的同学正在排演先秦文学小品。
高一(1)班的教室,一同学扮演庄子,一同学扮演惠子:
庄子和惠子站在濠水边。
庄子捋着胡须,高兴地说:“啊!河里的小鱼,多么快乐。”惠子在旁边说:“你是人,又不是鱼,怎么知道河里的鱼快乐呢?”庄子笑着说:“你又不是我,你怎么知道我不了解鱼快乐呢?”惠子一字一顿地说:“这更能说明问题。我不是你,我不能了解你;你不是鱼,岂能知道鱼快乐?”庄子边走边回答:“对。‘这更能说明问题’,既然‘我不是你,我不能了解你’,那么你怎么知道我不了解河里的鱼快乐呢?”惠子跟在庄子后面:“庄老夫子,你等等。”
高一(5)班的教室,一同学扮演孟子,一个同学扮演荀子:
孟子在杏坛上:“弟子们啊,你们知道人的本性是什么?我告诉你们,人之初,性本善。人要提高自己的修养,关键在于保住自己的本性,叫做不失其本性。”
荀子在杏坛上:“弟子们啊,你们知道人的本性是什么?我告诉你们,人之初,性本恶。人要提高自己的修养,关键在于学习与掌握自己本来没有的东西,来改造自己的本性。‘君子性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高一(8)班的教室,一同学扮演孔子,众多同学扮演孔子的学生:
孔子笑容可掬:“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一弟子瞌睡打酣,一弟子起立:“夫子,子夏不听课,睡觉了。”孔子面有怒色:“朽木不可雕也!”二弟子低声议论:“夫子怎么啦?刚刚讲‘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现在却发火了。”
亲爱的同学,你最喜欢哪个小品?你最不满意哪个小品?你觉得哪个小品需要再修改?或许你对庄子与惠子的濠水之辩不可理解,或许你对孔子的言行不一感到奇怪。如果想进一步弄清楚小品中这些人的有关思想与具体情况,还需要充分了解先秦诸子,还需要认真学习第五单元。
难点互动探索
难点问题1了解先秦诸子散文的整体风貌
生1:老师,在第四单元您给我们介绍了春秋战国的百家争鸣,百花齐放,您能具体介绍一下当时的争鸣情况吗?
师:好。有关典籍记载,当时“凡诸子百89家,4320篇。毕起于王道衰微,诸候力政,时君世主,好思殊方。是以9家之说,蜂出并作,各引一端,崇其所善,以此驰说,取合诸候。”
生2:哦!原来“百家争鸣”的局面处在“王道衰微”之际,各诸侯国尽力进行政治治理,杰出的国君们都需要治国的好方略。于是,一些大思想家蜂涌出现,各自坚持自己的学说,来取胜于诸侯。
师:对。“诸子百家,各鸣其道,实思想解放之结果;而思想解放,乃当时社会所使然也。”“天下殊途而同归,一致而百虑”,“人各欲治,故人各为道,以为治。”
生3:我们知道了。当时各家都要表现自己治国或治世的观点,并且顽强地予以论证,以为他们的主张是真正的好主张。
师:你们理解很正确。不过,所谓89家4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