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5550字。
诸子散文语段阅读题
(一)子路、曾哲、冉有、公西华侍坐。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夫子哂之。“求!尔何如?”对曰:“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如其礼乐,以俟君子。’’赤,“尔何如?”对曰:“非曰能之,愿学焉。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 《论语》
断句并翻译:
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翻译下列语句:
1.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
2.如其礼乐,以俟君子。
(二)子路从而后,遇丈人,以杖荷蓧。子路问曰:“子见夫子乎?”丈人曰:“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 植其杖而芸。子路拱而立。止子路宿,杀鸡为黍而食之,见其二子焉。明日,子路行以告。子曰:“隐者也。”使子路反见之。至则行矣。子路曰:“不仕无义。长幼之节,不可废也;君臣之义,如之何其废之?欲洁其身,而乱大伦。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道之不行,已知之矣。” —— 《论语》
翻译下列句子:
1.止子路宿,杀鸡为黍而食之,见其二子焉。
2. “不仕无义。长幼之节,不可废也;君臣之义,如之何其废之
3.欲洁其身,而乱大伦。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
(三)治乱,天邪?曰:日月星辰瑞历,是禹桀之所同也,禹以治,桀以乱;治乱非天也。 时邪?曰:繁启、蕃长于春夏,畜积收臧于秋冬,是禹桀之所同也,禹以治,桀以乱;治乱非时也。地邪?曰:得地则生,失地则死,是又禹桀之所同也,禹以治,桀以乱;治乱非地也。诗曰:“天作高山,大王荒之。彼作矣,文王康之。”此之谓也。 ——《荀子》
天不为人之恶寒而辍冬地不为人之恶辽远而辍广君子不为小人匈匈也辍行天有常道矣地有常数矣君子有常体矣君子道其常而小人计其功诗曰礼义之不愆兮何恤人之言兮此之谓也。
1.在原文为黑体字部分断句并翻译划线句子:
2.翻译文中划线句子:
(四)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大小多少,报怨以德。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是以圣人犹难之,故终无难。
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万物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强则灭木强则折坚强处下柔弱处上.. ——《老子》
翻译:
1. 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
2. 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是以圣人犹难之,故终无难。
断句后翻译: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强则灭木强则折坚强处下柔弱处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