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中学生写作展示中的误区
作者:陕西省渭南市下吉中学 刘建吉 时间:2012/4/13 22:20:07 来源:会员原创 人气:577
在写作中,他们也乐意展示自己,希望能得到老师、家长、同学和社会的认同。许多中学生积极完成学校的写作任务,凭自己的实力写出了一篇篇“锦绣”文章,让人读了振奋。有些中学生虽然写作水平不是很高。但他们能够踏踏实实训练,实实在在地展示自己写作方面的优点和不足,并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能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改善自己的写作现状,这也是很不错的事情。
可是,总有一些中学生,具有了新新意识,个性张扬,却因把握不住自己而“出尽风头”,步至写作展示的误区。
误区一:悲观无志,不思进取
90后的中学生,是生活于太平盛世的一代人,没有经历过饥饿寒冷的岁月,更不能理解战乱年代的苦难。他们在生活上几乎“一帆风顺”,在享受方面“得心应手”,于是就有一些学生以“享乐”作为人生的一大目标。
这样的中学生,抱着如此的错误追求,又怎么会为了学业而“勤学苦练”“奋斗不息”呢?
温室里的花儿遇到一丝的寒风也会现出“萧条衰退”的迹象,夏秋季节习惯于高温的蝉儿碰到凄风寒霜就会纷纷坠地哀鸣,我们的90后中学生经历挫折失败后必有一些意志薄弱者一蹶不振。
表现在写作上,带有极大的“畏惧”情绪,因“畏惧”而“悲观”,因“悲观”而“放弃”。于是一批中学生,尤其是家长教育不科学的孩子,在写作展示课上,在写作展示活动中,以“不会”为理由不动手,不作为。就算碍于老师的情面,也只是草草动笔,随意而写,非但内容写得空洞,而且字数少得可怜。
这种悲观失望,在写作方面不思进取的学生,农村学校的大部分班级都存在。因为我们的教育是“为了一切学生”“绝不放弃每一个学生”,这一类学生决不能就这样下去,必须引起我们老师的重视。
人言“哀莫大于心死,愁莫过于无志”,确实如此。这样的“不作为”思想存在,不改变,我们的写作学困生如何能不断提高写作水平,写出优秀的文章呢?不惟写作展示会遭受失败;如若在其他方面亦如此,这些学生终将一事无成。
误区二:碌碌应付,得过且过
作为老师,我们经常会教育学生:“我们做任何事认真是一定不会错的;但惟有用心去做某一件事,才会达到最佳效果。”
是呀,如果不用心,就不会积极主动地想尽办法把事情做成功;但是,如果不认真,就更不会把事情做成功。
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我们封建官场的“拖沓”风气影响到了我们的学生。结果,我们的一些学生好像整天都处于忙碌状态中,整天眼里盯着作文书、文摘书报、其他报纸杂志。可是,他们是在积累写作素材吗?是在想办法提高写作水平吗?更有一些学生,整天也是忙忙碌碌,忙什么呢?忙碌于社交,忙碌于在别的同学面前炫耀自己,往往口若悬河、夸夸其谈,可是在收作文本的时候,老师才发现“问题多多”:不是要求写800字的作文写了不到600子,就是书写卷面潦草难辨;不是所写作文与布置的文题“毫无关联”,就是空洞没有材料只是重复赘述一个意思;不是错别字满纸,就是语句极不通顺••••••
这样展示写作,不是应付而何?长此得过且过下去,如何能提高写作水平?如何能写作优秀的作文呢?
态度不端正,非但不用心,甚或不认真;不止不认真,甚或是有意应付。如此做事态度,干什么必会败什么!
误区三:抄袭为常,不以为耻
人都会有依赖心理,遇到自己难以解决的问题,一定会想方设法求助于别人。中国人自古“以和为贵”,依赖之心更普遍。
这本没有错,但在完成作业方面,尤其对于应付完成作业的学生,就应该树立“依赖为耻”的思想。
老师布置了一篇作文,并且明确了要求:“不得套作,不得抄袭。”习惯于依赖父母吃喝穿玩的一些90后中学生,在写作方面也保持了这种依赖惯性。当然,怎样依赖呢?还是抄袭最省事。
于是,有的学生在本班内抄,成就了抄写作文的“最低层次”;有的同学认为网络上的作文比较优秀,想得到老师的“表扬”,于是抄袭网络上的优秀作文,成就了抄写作文的“较低层次”;有的学生照外班学生的作文抄,老师没办法到别班去查,成就了“中级层次”。就这样,抄得心安理得,抄得不知羞耻为何物了!
如果说上边是一种可以归之为“常规”的抄的话,还有一种我称之为“油滑”的抄袭。
如何“油滑”且“抄袭”着呢?君不见,有的同学全然不顾文章题目的立意,盲目地“黑抄”,抄初中小学学过的课文以为语文老师没见过,抄课外书上的文章,抄互联网上的文章,抄英语课本里的课文译文。老师一看文章,何其精美,甚或“叹为观止”,一看写作题目的立意,“风马牛不相及”也。油滑呀!
君不见,有些学生抄写了一篇优秀作文,抄则抄矣,又怕老师看出来,特意把文章里的一些字写错,把一些句子改成病句,甚至把文章段落弄乱••••••老师一看,花美与平铺并有,精妙与粗糙同存,无所适从也,啼笑不决。好油滑呀!
更有甚者,举行全校公开演讲赛,征集文明礼貌童谣,竟然也不自己创作。
学校演讲,班里选拔一人;同学们争相展示,气氛热烈。见一生声情并茂,情足以动人,理足以晓人,演讲稿及演讲技艺均极佳。就选上该生,一问,演讲稿经来源于互联网。老师惑然,如此稿件如何在全校师生面前演讲呢?!
教育局征集的关于“文明美德月”的优秀童谣,学校让语文老师筛选稿件,好不容易选出20篇,上网一查,只有一半属于学生原创,一半都来自互联网。可怜白白辛苦了语文老师,也白白耽误了创作歌谣的机会!何苦呢?
抄袭真的害人不浅!
写作的误区何止这些,真的让人忧虑,希望能够引起我们语文老师的重视,进行一定的写作教学探索和改革,以避免此类弊端的延续,努力让每一个学生不再停滞不前,让所有学生都有进步,写出更多优秀的作文!
文章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