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十大网络流行语

作者:不详  时间:2013/1/8 9:20:45  来源:青峰弦月转发  人气:2417
  你妹
  从网络热词进入日常口语范畴
  你妹是形容词,表达一种T MD、不是吧、晕之类的感慨。起源于日和漫画的中文配音。2010年,“你妹”就在网络里初露头角,2011年它大红大紫,2012年,仍被大面积提及,并逐步转向口语化。你妹体现了网络热词从流行到普及的滞后性。很多新词在网上已经过气了,但大众却刚刚接受并尝试使用,这也是为何“你妹”在今年仍然大热的重要原因,它已经从网络跨界到日常口语范畴。
  高富帅
  它的官方指定女友是白富美
  2012年4-6月,是高富帅频现的高峰期。一时间,全天下的男人似乎只能被分为两类,即高富帅和矮矬丑。高富帅一词整整火了2012全年的时间,并且还有继续火下去的趋势。和高富帅相匹配的女生,一定是“白富美”。白富美相对于高富帅一样具备广泛流行程度,所有人都接受高富帅+白富美的结合,天造地设、门当户对、佳偶天成……这些词汇都是为他们而设计的。
  拉黑
  拉黑是一种人际权利的象征
  “拉入黑名单”的简称,在QQ推出黑名单功能之后它并没有这么简洁明了的表达,直到微博流行,频繁的公开化骂战和各种偶像粉丝的爱恨情仇让“黑名单”的价值得到展现,拉入黑名单简化为拉黑。人和人的关系有了新的划分:加关注,取消关注,拉黑。它成为一个自以为威力无穷的词汇,无论谁终于握住了属于自己这点小权利,我不喜欢你,我可以“拉黑”你。黑名单成为价值观的一部分。
  屌丝
  矮穷矬和土肥圆是其同类项
  意指外形矮胖矬,或者举止笨拙、猥琐。屌丝几乎开启了一个人种划分的新时代。没有屌丝这个词,我们都要开始疑惑,以前究竟是用多么复杂的体系去描述生活中切实存在的这类人。2011年前后它只是出现在百度贴吧,被一小撮人提及,2012年因为微博上一众单身宅人的自嘲,从小众词汇变成大众通行语。德国系列短剧《屌丝女士》的出炉,以及接着中国版《屌丝男士》的问世,更是把“屌丝”推至顶峰。
  屌丝一词已然从一个搞笑网络名词变身成日常用语,矮穷矬和土肥圆等是其同义词,甚至可以大胆预测,屌丝顽强的生命力会使其录入下一次《新华字典》的新词入选名单。
  重口味
  浮躁年代重口味不是什么坏事
  一个原本形容人吃盐多寡的词汇被广泛运用到生活各个层面多少有些让人失笑。也好,你可以在音乐、电影、书籍甚至人际社交当中都带着这个词穿行。重口也会叫你看透很多事情,自己如此“重口”,所有事都显得那么云淡风轻。在这个浮躁的世界里,重口味说明你对事情有热烈奔放的追求欲望,说明你对生活充满热情。如果你重口,那么恭喜你,你还没有被时代所抛弃。
  约架
  女记者要跟教授武斗,教授婉拒了
  出处是今年7月6日四川电视台女记者周燕在微博上向中国政法大学教授吴法天“约架”,是骡子是马,用武力证明,表现出了辣妹子的彪悍。7月7日“约架”成为网络热搜词汇。但语言暴力如果转化成了实际暴力,只会是恶性循环。网友对约架的看法也多是调笑,并不当真,说好的约架也因为吴法天的拒绝不了了之。由此可见东亚病夫,啊不,礼仪之邦的名声不是白叫的。
  奇葩
  “您真是一朵奇葩”是夸还是骂啊
  奇葩比喻某人某事离奇特别、世间罕见,“您真是一朵奇葩”,其中包含的情感可能是喜爱、揶揄、鄙视。2012年之前,奇葩多数是褒义的,用于“中国文化奇葩绽放海外”这样的正常语境。进入2012年,此词带着自己的新意义,和过去那个古典文雅的释义说再见,在玩世不恭的路上越跑越远,伦敦奥运让人见识了它家“奇葩”市长鲍里斯,大学生在网上晒大学的“奇葩”课程,奇葩无处不在。
  基友
  不少男人开始炫耀自己有好基友了
  从2010年起它火起来,直至2012年2月26日达到搜索最高峰,这个代表着第四种情感,形容同性亲密关系的词,对比好朋友多了份调侃与戏谑。据考证,这个词诞生于百度游戏贴吧中火爆的SD敢达吧,原先是吧友们互称机友、机油,后来被恶搞成了基友。很多男人乐于宣传自己有好基友,就像福尔摩斯必有华生相伴,豪斯医生离不了威尔森。英文中也新造brom
  ance一词形容男男默契。
  逆袭
  这次跟在屌丝后面,也火了。
  又是一个游戏术语的成功流行。“屌丝逆袭”的出现是让逆袭这个词趁“屌丝”的人气冲到大家面前的重要契机,自称矮矬穷的屌丝最后反击,上位高富帅,抱得白富美,这个大团圆结局充满喜感又让人满足,逆袭从此或多或少有了更多正能量,不过随着大众传媒的传播,意思反而更加平庸,逐渐向“反击”这样的单纯意思发展去。
  卖萌
  连爷爷奶奶辈都开始练习卖萌了
  卖萌是“萌”的引申词,就是“显示自己的可爱娇憨”。2010年出现了“萌”,本来是读者看到动漫美少女的“热血沸腾”,后来“萌”变成了形容词“您怎么可以这么萌!”,直到“卖萌”出现,它最终尘埃落定为名词,掀起全民卖萌高潮。2012年1月1日“卖萌”所搜量达到最高峰,在爷爷奶奶和孙子孙女聊天时熟练使用“卖萌”的今天,这个词还会存活很久。
  吃货
  是吃货亲民
  2012年央视美食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对人们连番轰炸,让人们不得不正视“人人为吃货”这一现实,“吃货”使用率到达顶峰。随着信奉美食主义者满天飞,“饕客”、“美食家”早已不够说明在美食面前那股“卑微”或者“顶礼膜拜”劲,用货色的“货”字最能表现吃货们在美食围攻下的涎口水、腆着脸的略微丧失“节操与情操”的猥琐形象。美食当前,谁再端着谁就太不上道了。
  表叔
  戴名表的官员被民众调侃
  2012年8月26日,陕西安监局长杨达才在陕西车祸现场微笑,激起网民愤怒,随后人们发现他手上戴着价值不菲的名表,因而称他为表叔,而“表叔”一词也在紧接着的一个月达到它词生最绚烂时期。
  而最讽刺的是,在表叔热潮未完全熄灭时,广州房哥(拥有20多套房的官员)又横空出世,所以别怪热词冷却得快,只因这世界变化快。
  干爹
  从好词到坏词,牵扯出背后的利益链
  2012年3月13日,某国内知名模特,在其新浪微博发表了其干爹在两会期间抽空为她庆生的微博,随后被广大网民转载、评论。其干爹也很快被网友“人肉”。此前因为郭美美,干爹有了新的定义,被讽刺为可以送玛莎拉蒂、可以给总经理职务、只求付出不求回报的绝世好亲人。干爹本指义父,现在自带暧昧色彩,容易被解读为背后暗藏男女关系、权色交易以及强大的利益链。
  吐槽
  把抱怨这个词变成吐槽就潮点
  20 0 9年2月9日“吐槽”从动漫的台湾翻译里跳出来,就像相声中的捧哏,意思是在同伴面前不配合,故意说实话,追求意外性,如今变成了发表看法和抱怨。2009年3月“小沈阳遭朋友吐槽:台下最怕老婆”时基本符合吐槽本意,2012年7月海南小姐三甲引起了网友集体“吐槽”,“吐槽”在当天达到它诞生以来的最高峰。事实上,每逢春晚或选秀节目热播,吐槽一词都会跟着热度上升。
  杜甫很忙
  对课本肖像的集体再创作
  2012年底评选的本年度最忙古人奖,杜甫全票通过拿了第一名。人教版语文必修课本中古诗《登高》的配图经过网友加工涂鸦之后,杜甫既要飙车、射击、足底按摩、跳芭蕾,还要cosplay各种人物,有女仆、樱木花道、忍者神龟、雷锋等等,忙得要死。
  这场发生在语文课本上的狂欢在3月26日到达顶峰,据说大家为了画杜甫,连语文课本都脱销了。
  江南style
  “X X style”还将流行一阵
  韩国歌手“鸟叔”PSY的一首单曲,于2012年7月15日发布。9-10月,江南style从歌曲演变成流行词、流行体,数字峰值也到达其热度顶峰,紧接着XXstyle成为新的流行短句在网络和口头传播。比如微博和人人网热传的杨浦style、武汉style,理工科男style、屌丝
  style、学前儿童style……《江南style》也许会被后来的某神曲迎头追上而消失殆尽,但“XXstyle”这种体例将会存在一段时间。
  我可以说脏话吗
  对于不平不公,除了脏话无话可说
  全国人民都要感谢3月22日上电视那位油价哥,当天嘉兴电视台的记者面对油价上涨随机采访路人时,他耿直地说出“我可以说脏话吗”,在遭到记者拒绝后,更表示无话可说。如此的无奈却恰恰击中所有人愤怒而无处宣泄的心声,“水价上升你怎么看?”“煤气费上升你怎么看?”也许有了这位耿直哥的启示,国人面对不想说的事情至少能够做到除了脏话无话可说。
  元芳,你怎么看
  “元芳,你怎么看”被过度消费
  元芳体具体表现为,元芳,你怎么看?其句式多为前面陈述一件事情,在最后会加上一句元芳体的疑问。来源于《神探狄仁杰》系列电视剧,剧中狄仁杰的口头禅正是,元芳,此事你怎么看?
  元芳体真的是莫名其妙地红,莫名其妙地被讨厌。2012年9月-10月,元芳体突然红了,各种媒体都引用元芳体作为标题或结尾。一个词被过度消费会导致两个结果,要么长存,要么消亡。显然,元芳体属于后者。
  ?
  舌尖体
  “舌尖上的XX”红到发腻
  舌尖上的XX,那些年我们一起 追的XX ,这些句子帮我们记住这个XX时代起源于央视很红的美食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从而衍生出了一种“舌尖体”的网络文体,具体表现为舌尖上的……、舌尖上的XXX。
  2012年4月-6月,这个语体达到顶峰热值。各地、各界纷纷推出了各自版本的舌尖上的XX,比如,舌尖上的中国传媒大学、舌尖上的成都、舌尖上的深圳……
  进入2012年7月,舌尖体开始慢慢淡出网络和人们视线,有人预测舌尖体会正式退出网络语市场,但是又有人反驳《舌尖2》正在抓紧拍摄,舌尖体很可能会蓄势重返网络。
  你懂的
  网络时代,你应该比谁都懂
  在网络当红动漫配音剧《搞笑漫画日和》当中流传出来就一发不可收拾。所有新闻事件被冠上“你懂的”引发众人无穷联想,作为网络时代浪潮中的一员,你应该比谁都懂。实际上,哪有那么多“懂得”,只是“我不是夜,但我懂你的黑就够了”。
  你幸福吗?
  “我姓曾”成为一句经典回答
  2012年中秋、国庆双节前,央视推出《走基层百姓心声》特别调查节目,当记者把话筒递向打工者问,“你幸福吗?”打工者愣了下神,回复说“我姓曾”。引发网友疯狂转发。人们再度思考什么是幸福,它有影儿吗?“你幸福吗”最先导致《还珠格格》角色福尔康躺着中枪,网友快速反应该外来务工者心理活动一定非常强烈,因为其“内心流血咆哮,我不是尔康”。
  躺着也中枪
  明星最爱拿这句话撇清绯闻
  缩写为“躺枪”,出自周星驰的电影《逃学威龙》里的一句台词,意思是无奈自嘲明明躺着也被子弹打中。躺枪在今年的使用率呈波浪形走势,是明星最喜欢用来解释新闻的关键词之一,A和B分手,记者往往要猜测CD E FG谁是第三者,这几位往往通通都要自称躺枪了。每一次有新闻事件发生而产生焦点模糊的时候,躺枪这个词就会出现在大家视野中。比如韩寒代笔事件中,最初发难的麦田被大众所忽略,也被人戏称为“跳起来都没中枪”。
  节操碎一地
  这是道德崩坏年代的互相指责
  节操碎一地,意思是指某些人全面丧失道德感,这是道德崩坏年代的互相指责。2012年4月,“节操”一词突然被论坛、游戏贴吧的网友唤醒,人们像是突然发现了“节操”的高度概括性、总结性和代表性,“掉节操”、“无节操”、“你的节操,是你的节操”、“我们说好的节操呢”,以及重磅的“节操碎一地”纷纷紧追出炉。各类网站纷纷借用这个语句制定新闻标题,比如搜狐的《女生逛街手放男生裤子里,网友称节操碎一地》,以及豆瓣的《节操碎一地,那些毫无节操的电影电视》。
  你若安好便是晴天
  被改造成你若安好便是晴天霹雳
  有人说,“你若安好,便是晴天”是天字号第一劈腿男徐志摩写给终极装逼小清新林徽因的一句诗,这么总结出来,忧伤思恋的两行清泪顿时化为一泡大鼻涕。这也是这句话的命运,刚诞生的时候无数文艺青年为其折腰,纷纷列为QQ签名、校内状态、微博简介、人生座右铭,恨不得文在身上,比《爱情买卖》这首歌还红。二逼青年们看不下去了,“你若安好,便是晴天霹雳”的改编版一出,无人能出其右。
  重走青春
  在《北京青年》热播期间火了一把
  赵宝刚导演的每一部电视剧都会引起讨论,从当初的《奋斗》到《我的青春谁做主》,再到今年8月热播的《北京青年》,总会提供一两个热点搜索词,今年就是“重走青春”。片中的四兄弟为了疯狂一把,辞职重走青春路,也让裸辞成为年轻人热议的话题。
  毁三观
  我们的价值观世界观真脆弱啊
  这里的三观指的是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毁三观是2012年下半年热乎出炉的网络新鲜词。其峰值在2012年10月到达顶峰。频现于微博、天涯八卦和城市论坛等。毁三观会红,是因为其高度概括性,形容一件事情极端颠覆自己的价值观和世界观———我们的价值观世界观真脆弱啊。
  小清新
  快要被列入《新华字典》了
  《新周刊》曾这样描绘“小清新”,他们追求淡雅、自然、朴实、静谧,想在精神世界自我陶醉。如果照这个态势发展下去,“小清新”就快要被列入《新华字典》了,网上早已罗列了十几二十条“小清新”外貌特征,对于如何成功变身“小清新”有着严格定义,当然你也可以忽而“小清新”,忽而“重口味”。
  傲娇
  始自动漫,现在成为年轻人常用词
  傲娇算是老词翻红,这个在日本上世纪90年代末诞生的外籍词一开始只是形容不坦率的可爱少女,在它通过伟大的字幕组来到中文语境后,似乎形容范围一下子宽广起来。及后在2011年和2012年都频频出现在媒体标题里,逐渐成为年轻人的日常口头用语。当然,傲娇的生命力会如此顽强的最重要原因或许还在于它和基友一样修补了词性空白,让别扭又可爱的性格得到精准解释。
  无聊体
  “目睹了整个事件的刘先生”最无聊
  2012年7月18日,刘先生好红!这位当日出现在《南方都市报》惠州读本,看两位女子吵架吵了一小时的刘先生尽管声称“活了42年,没见过比他们更无聊的人”,殊不知自己却成为无聊之极的调侃对象。
  大批无聊体段子在暑假风起云涌,人人都在比着无聊至极,可开学了,9月了,刘先生就逐渐走出人们的视线。人们对无聊体也终于觉得无聊了。
  那些年体
  “那些年,我们这群没人追的女孩”
  严肃地说,这个语体经历过红到发紫,紫到发黑。它始于20 12年初《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在内地火爆,“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X X”泛滥引用至各个领域,包括电影、电视、美食和书籍等。进入4月,那些年体已呈现下滑趋势,至今那些年体已成为人们口中嚼过的口香糖,无味还有一点恶心。除非你反着用,还略有趣味,比如,那些年,我们这群没人追的女孩。
  育星教育网 www.ht88.com 

文章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