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2460字。
《我看流行语》教学实录
辽宁省锦州市铁路高级中学 宋丹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明确什么是流行语?
2.流行语在构词上有哪些特点?
3.流行语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4.我们高中生如何正确看待和使用流行语呢?
(二)技能目标:
学生课前从互联网中搜索、整理与“流行语”相关的信息,课上利用教师的多媒体课件讨论探究,对信息进行分析、处理,最后汇报交流。
(三)情感目标:
树立大语文观,提高语文素养。
二、教学重点:流行语构词上的特点
三、教学难点:流行语产生的原因
四、教学关键:高中生如何正确看待和使用流行语
五、教学安排:一课时
六、教学准备:
1.学生课前从互联网中搜索、整理与“流行语”相关的信息
2.教师制作多媒体教学课件:powerpoint课件、frontpage网页。
七、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教师:不知同学们是否留意,最近一段时间“pk”一词在各种媒体中广为流传,举例(课件出示)
课件1
课件2
教师:类似这样的时尚语汇,在我们的生活中比比皆是,可以说语言是是时尚的风向标,社会生活的一面镜子,今天我们就进行第一册教材中的探究性学习——我看流行语(板书课题),揭开流行语的神秘面纱。同学们有信心没有?
(二)流行语大比拼
教师:今天我们的活动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课前老师布置同学们收集有关流行语的资料,下面就请各组整理你们收集到的流行语,我们要进行一场流行语大比拼,(同时出示伴有鼓声的课件),看哪一组展示的流行语数量多,质量高!
请各组派一名同学到黑板板书。
其他同学看大屏幕,以小组为单位现场抢答。(出示网页课件)
课件3
教师总结评价。(学生给自己鼓掌)
教学过渡:同学们写了这么多流行语,说了这么多流行语,包括时政类、经济类、娱乐类、电脑网络类,还有我们中学生喜闻乐见的校园流行语,真可谓花样繁多、异彩纷呈,包罗万象,那么我们能否诠释流行语呢?(出示课件)
(三)诠释流行语
学生分组汇报,教师总结,出示定义(课件4)。流行语最重要的特点是流行性,另外还具有阶段性、地域性、非通用性。
课件4
教学过渡:同学们非常棒,用我们自己的智慧解决了第一个问题,下面我们进入下一环节——聚焦流行语,透过流行语这一语言现象,对流行语的构词特点进行理性分析,探究流行语是怎样构成的?
举例:比如刚才同学们板书的词语“保先教育”由“保持党员先进性教育”压缩而来的,“酷”是由英语“cool”音译而来,“驴友”是“旅友”谐音而来的。请各组同学就你们书写的流行语进行讨论交流,谈一谈流行语的构成特点。
学生讨论5分钟后,简单交流。
教学过渡:老师在课前也查阅了一些资料,在此跟大家交流一下,让我们一起
(四)聚焦流行语
1.教师大屏幕出示:
课件5
请同学读,发现了哪些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