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育人教育的新平台

作者:张建荣  时间:2013/4/17 21:16:14  来源:会员原创  人气:477
  未来的教育是多元化的教育,未来的学校不是“目标一致,步伐一致”的学校。而是因学生的不同而“各奔前程”的学校。有特色的教育才有存在的价值,才能向学生、向社会提供优秀的特色教育。才能使学生产生不忘的教育。这正是主阵地教育的义务及魅力所在,而处于教育阵地前沿的班主任工作就更显得任重而道远。它要求教师动脑子、想办法,利用班里的有效资源_____墙报。为学生提供学习、交流、发展的平台。这是班主任不可放过和忽视的教育资源,也是发展学生各种潜能的最佳时机。
  墙报是学校班级中常见的一种教育媒介,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和社会意义。在办、展过程中学生足不出户就能了解社会、观察社会、开拓思维、感悟生活、分辨美与丑。那么,如何充分利用它,使之发挥应有的良好育人效应呢?
  一 ,板报主体:推销自己,团结协作
  墙报是学生展示才艺的舞台,主角自然是学生,所以要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之成为办报的主体,让学生办报就是让学生学会共同合作,在搜集材料,精心设计中发挥各自长处,展示他们的杰作。让一部分学生从中找到自信、自尊,调动了学生主动思考的积极性。学生的进取向上意识、创新意识和竞争意识能较好地得以强化。通过参与,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主体人格受到尊重。我们了解现在大部分学生是独生子,喜欢自我为中心,小组要在有限的时间里完成任务,学生就要学会接纳别人的意见,相互帮衬,在合作中学会如何为人处事,明白合作协助才会省时、省力,才会尽善尽美。
  二 ,形式多样:小小擂台,肩负责任
  通常情况,班主任总是选择几位有才艺的学生组成板报小组,时间久了,这些学生就很容易产生倦怠情绪,而其他学生的积极性也受挫。而以小组为单位轮流办这就给了学生一个擂台,面向全体,也正是现代教育的观念。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或学校拟定的主题发挥设计,分工合作,人人有责,人人出力。出谋划策,甚至学生会用心到哪个花边的选择,形状及颜色。哪个更美更符合主题。这些都体现学生的审美及责任。我认为每个人不可能都成功,但不可缺少责任心。培养学生的责任心,可以说关系到学生未来的命运,决定他们的人生。认真责任心强,做任何事都容易成功。作为班主任就要随时“呼醒学生的责任意识,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如果让我们回忆一下学校教育到底给我们自己留下什么?有些学科系统知识已记不清了,而直接影响我们人品、性格、好求上进的精神,应该就是责任了。我们当教师的应把责任作为信念传播下去。
  三, 内容广泛:不拘一格,丰富多彩
  内容是墙报得以存活的根本,它只有体现了学校生活的五彩缤纷,时代的近音,学生才会真正喜欢看,才会真正让它发挥应有的育人效应。我认为墙报功能在教育中应体现一下几个方面:
  ⑴  知识性____要广博
  要从文学、哲学、美学等社会科学以及其他自然科学选取材料,设计 “文学大观园”  “时尚之风” “母亲-地球”等等主题板报,学生们非常感兴趣。同时也要依据学科进度及年龄特点制定适合学生健康发展的德育教育计划。“良好的学习方法是成功的一半” “文明礼仪伴我行” “感恩”“雷锋精神”等主题板报和每月的主题班会相配合效果较好,学生从中收益匪浅。
  ⑵  内容要体现____教育功能
  利用板报教育功能,适当加入社会、经济文化发展新信息,如:“十七大”宣传,经济发展的政策、社会新动态及热点小辩论等等。深受学生欢迎。同样一些小笑话,小故事也可达到异曲同工之妙,达到育人功效。
  ⑶  版面要体现——审美意识
  一期墙报就是一幅美的画卷,它能给学生带来清新的空气,舒美的感觉,给一个素面的教室,添加了丰富的色彩,整体布局设计发挥了学生创新想象能力,审美能力------等等。美育是提高全民素质教育的重要的一个方面。美育的宗旨是培养学生的心灵和人格。智育、德育、美育是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的。没有美育的教育,是不完善的教育。当一张张小图片,一篇篇文章,一旦跃然墙报,就汇成了一幅精美的风景画。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就是要求教师要具备独到的慧眼,发现一切时机,抓住一切机会,让学生在感受生活中得以磨练,得以培养。
  今天的少年,就是明天的栋梁 ,他们好比幼苗,需要甘露的滋养。培养得宜,才能发育茁壮。只要随时随地为他们创造条件,给他们良好的发展土壤和空间,才能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

文章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