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人性的回归

作者:佚名  时间:2017/2/19 21:24:59  来源:会员转发  人气:713
  (4)多些疏通和理解,少些压制和权威。
  当我们遇到学生的一些问题时,通常首先的态度就是:“你犯错误了!”然后就是“你怎么能这样?”最后是“你必须怎么样。”过分地压制,而不是疏通,问题出在哪里,就在哪里去解决,比如骑自行车;比如学生早恋问题,你要是一味地去压制,往往越压制越出问题,表面上不来往,背地里比原来更厉害。有一种心理效应,叫过度理由效应,即越是告诉不许去做的事,往往对于他们来讲就越难得,越难得,就越想得到。所以要以和他们聊天的形式,多站在他们的角度进行疏导,会起到很好的效果。
  我们经常指望学生能慑于我们的权威性,但是权威性不是威严的外表所能带来的,权威性是权力和威信的结合,如果只有权力,却建立不起来威信,这不叫权威性,学生也不会真正服从你,表面不想惹麻烦,背地里没准儿会说你什么。威信由什么建立呢?首先,你一定要用实际证明你的水平,当然你必须逐步完善自己,否则学生会瞧不起你。其次,你一定要尽可能地和学生产生共鸣,即能够想到学生是怎么想的,怎么感觉的,而且要把这种感觉表达给学生,学生就会想:噢,老师这么理解我们呢!他们会把你当成朋友,信赖你,服从你。这才叫真正建立起威信,然后运用好你的权力,你的权威就不成问题了,当然建立权威最主要的目的还是为了能对学生产生最大的最好的影响,同时,也能让我们真正地体验到教育学生过程中所带来的成就感和乐趣。
  (5)多些真诚,少些掩饰。
  对学生真诚,会使学生感到你离他们很近,虽然他们也会看到你也是很平凡,但他们不会因为你的平凡而看不起你;相反,你越是掩饰自己,学生会觉得你很虚伪,越反感你,其实很多情况下,我们认为学生了解我们越少越好,或者说以为学生并不知道得太多,但其实,他们也有自己的观察和思考,你面对的是多数学生,而多数学生在课堂上所面对的只有你一个,所以想要通过掩饰来博得学生的尊重,掩饰一些事情可以,但掩饰你这个人就很难了。
  (6)多些爱心,少些私心。
  爱心在教育中的作用是最大的,而功利心害处是最大的,我们也许为了自己的名和利会不惜以牺牲学生的成长为代价,也在以自己的事业为代价,真正的事业是不考虑名和利的,但会自然地带来名和利。当我们有爱心时,我们就会投入,投入了,我们就会感觉到教育是一种享受,感到是一种享受了,我们就会有成就,有了成就,名和利自然的就来了。而且,一旦我们有了爱心,学生也会对我们有爱心,正是这种爱,架起了我们和学生之间情感沟通的桥梁,也会使我们真正体验到人性回归的价值和意义。
  (7)多些身教,少些说教。
  身教大于言传,我们是在为学生做榜样,所以作为老师,我们的一言一行,都应该想到对学生会产生什么影响,你的人格魅力才是对学生影响最大的,首先他会愿意听你课,其次你的人格对他也是一种教育,在你的身上,他会学到应该怎样去做人。很多事实已经表明,学生对某一学科喜欢与否,在很大程度上与是否喜欢该科老师有很大关系。
  (8)多些欣赏,少些挑剔。
  学生永远是有问题的,不然他就不叫学生了。而我们普遍存在的想法是,学生要是一点问题没有该多好,带着这样的想法和愿望,我们也许会变得只想挑学生毛病,只想看学生缺点,最后,我们自己闹心,学生感觉也不好,似乎自己一无是处。其实作为老师最该做到的,也是最难得的是对每个学生都能以一种欣赏的眼光去看。欣赏会给学生以极大的动力,我记得在初二的时候,有一次一个代课的数学老师拿着一张卷子,问:谁叫康成。我当时站起来,他说:“看人家,不但一道题也没错,而且为了使老师看得更清楚,还在每道题的答案上划了一道横线,这才叫素质。”当时我的心里真的是像吃了蜜一样。从那以后,我更喜欢学习了。
  (9)多些赞美,少些批评。
  赞美不仅是鼓励和期望,还是对学生已经存在的一些行为或成绩加以肯定,当然首先还是要有欣赏的眼光,然后要学会去赞美,我们要学会“看不惯,也要赞美。”“不喜欢,也要试着看到他的好。”我们从哪些方面去寻找可赞美的地方呢?又如何去赞美呢?
  从赞美的内容看,我们可以从学生的优点、表现不错的行为、内心的好意、愿意努力的心意;从赞美的种类看,首先是直接赞美,如“你真是很有责任感啊!”,其次是间接赞美,比如说“数学老师说了,你是一个很聪明的学生啊!” 有一次,那是高一的时候,我的班主任老师找到我,对我说:“康成,你这次考试数学分最高,而且这次听数学老师说是最难的。这说明你很聪明。……”当时我没有看到卷子,也不知道老师说的是不是真的,但我相信了,于是从那以后,我似乎感觉自己真的很聪明了,结果半学期过去了,我的名次上升了二十多名。
  (10)多些责任感,少些逃避
  要以高度的教育责任感和使命感来对待自己的工作。
  有的老师动不动就说:“这个学生,烦死他了,哪天我就给他弄家去。”还有的说:“我一碰到这个学生,连看我都不想看他一眼,我真希望他转班。”从这些话当中,能够看出我们老师的辛苦和难处,但同时也能看到我们的一种心态和观念。可以说,这不是我们教师应该说出的话,逃避责任,就等于逃避挑战,逃避挑战也就等于在逃避机会,什么机会?你获得成就感的机会,你自身成长的机会。困难越大,往往当我们解决这个困难的时候,我们的收获是越大的。
  4、我们要评价的是什么
  (1)学生全面的人格特征
  (2)学生努力的过程
  (3)学生多方面的智力
  (4)学生美好的愿望
  (5)学生微小的进步
  (6)学生良好的态度
  教师在关注学生人性本身及其人性发展的同时,我们自身的人性才会得到激发,才会真正体验到教育所能带给我们的乐趣,所以带着人性化教育理念来对待我们的工作,我们的事业,是双赢的,对我们的学生有利,也对我们自己有利。
  最后,祝愿我们所有的老师都能够在我们的工作中,在我们的生活中体验到更多的、更大的幸福

文章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