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毛坦厂中学答题技巧
作者:佚名 时间:2017/5/22 22:35:42 来源:会员转发 人气:536
作为一个毛中人,实在有很多的无奈,上有高考指挥棒,下有生源质量不足的问题,中间还有市内各个兄弟学校的围追堵截,我们这样一个远离市区的山沟沟里的学校没有自己的特色,又哪来生存空间。虽然自己不愿意承认,但是现实的确是,毛中等同类型学校,真的是把应试做到了极致。
其实只要是需要直面高考的学校,想必都会强调应试技巧的重要性,各位老师应该在每次试卷点评中反复强调。每个老师又会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总结出适合自己学生的应试技巧。今天,我只简单介绍下我在平时教学工作中的一点小小的经验,希望各位老师批评指教。
一、对试卷整体感知
1、合理安排答题时间
在考试中,需特别注意答题时间。语文考试150分钟,对应150分的分值。比较简单的方法就是先按照每题的分值把握答题时间,再根据各个学生不同适当调整。基本原则是先易后难,前紧后松。
2、统览整张试卷试卷
了解本张试卷是否有熟悉的题目或新题型,并快速浏览作文题。大部分同学在平时都会做很多模拟试卷,倘若有曾做过的题目,就会有相对轻松的心态去面对考试;如有新题型,则要做到心中有数,以免因为新题型的出现打乱了答题节奏;浏览作文材料,但不要深入思考,在答前面各题的时候,不经意间可能就会引发作文灵感,为正式写作预热。
3、良好的心理暗示
重大考试时,不少同学会产生紧张情绪,这时就可以以积极的心理暗示让自己的心情平静下来,进入一个更好的应试状态。大脑是一个“很傻很天真”的家伙,你告诉它什么,它就会相信,你命令它做什么,它就会认真去做。快速浏览试卷的过程中,发现有熟悉题型,有喜欢的文章,有擅长的问题,甚至是有新鲜的题型,都可以转换成积极的、正面的、肯定的话语,让大脑相信自己会有个好的表现。
4、选择自己擅长的题目做开始
大部分同学喜欢拿到试卷就答名句填空,这是正确的选择。而排在第一的论述类文本不一定非得第一个完成。以简单的题目入手,给自己心理积极的暗示。跟前面所说的合理安排时间及心理暗示的原则一致,不再赘述。
通用技巧:合理安排时间,良好的心理暗示。
二、把握各题型特点,找到简单易行的答题规律
?? 论述类文本阅读
一般是文化论文或社科论文,这些文章或者距离学生生活较远,或者内容艰深,或者专业术语较多,不少同学在考试的压力之下,没有兴趣也很难集中注意力认真读懂文本,做题时以碰运气为主,那么正答率自然会降低。
1.第一遍快速浏览全文,了解文章大概内容,做以下工作:
A.了解文章的主要观点和论述思路(注意文章的题目,文末的出处。辨识文章各段的逻辑关系,如总分总、总分、分总等);
B.大概了解段落大意(标注段落序号,画出各段的中心句);
C.圈画出重点词句(如下定义的句子、总结性的句子、关联词等,第一感觉认为重要的就都画出来)。
2、带着问题找答案
论述类文本阅读可以理解成文字版的“大家来找茬”:找到各题各选项涉及到的原文语句,对比后辨析异同。具体可以这样做:
?? 仔细审题,圈出题干中的关键词,例如“不正确”“原因”等词语,确保不会出现审题不清的低级错误
?? 阅读各选项词句,找出一些辨识度较高的词语,如长名词、专业术语等,迅速定位选项出处,勾画出来并标注题号及选项号,如1A2B,以便集中注意力答题,同时也为最后的检查订正节省查找时间。
?? 仔细对比原文与选项,圈画出二者不同之处,仔细辨析不同或类似的词语是否引起了语义的改变。
?? 牢记常见的陷阱词和错误类型,如都、已经、这、因此等词语,这些词语一旦出现,必须要立即提高警惕。(具体词句和错误类型会在随后的分享中有详细介绍)
通用技巧:圈点勾画,集中注意力找不同
?? 文言文阅读
1、快速浏览文本
注意看如传主姓甚名谁,文章分为几段(标注段落序号),是否有生字词,文章出处等。这一遍的阅读大约只要用时2分左右,不涉及具体答题内容,尽量给自己一个积极的心理暗示。
2、了解后面的各个问题
A、断句题。找出各选项不同的断句位置,利用标志性词语和语法常识做出判断, 用排除法选出可能的正确选项,并依照该选项,为文中的划线句子做出断句,以供精读时最后判断正误。
B、文化常识题,大多是平时常见的知识点,知识储备达到一定程度,应该会很好判断。如果有结合文本命题,则需要在文中涉及此词的地方做标记以示重点,如标注题号和选项号。
C、对文章内容的理解。选项中的错误,大多只是细节上的错误,带着谨慎的态度,借助此题来了解全文大意是大多老师经常要求学生做的。依然建议找到识别度高的词语(如人名,地名,时间等)在文中标注出选项号。D、翻译题,大概了解句子长短,有无生僻字等。
3、精读原文
这是做好文言文阅读的关键,虽然试卷上的文言文大多比较浅显,但是对于部分阅读量较少、语感不好的同学来说,就如同考试中的拦路虎,让人望而生畏。首先要克服畏难情绪,然后才能确保答题效率。可以要求学生在读文章时使用指读法,帮助集中注意力,确保每行每句每个词都能看到。平时训练时,我要求学生在每句话下将每个词组划线,将整篇文章分成诸多词语的组合,降低阅读的难度,同时在逐词划线的过程中达到逐字翻译的目的。遇到不会的生僻词,可以标注个小问号后跳过不管,除非涉及到题目,再回过头根据已有知识甚至读音字形猜测。
这个方法需要在平时多做训练,刚开始可能会有很多学生嫌麻烦怕耽误时间而不做,但是如果老师坚持训练,熟能生巧后在考场上可以简化成只在人名地名官职名下画双线做简单的提示,将大大提高阅读效率。
4、在精读过程中,再将断句题、常识题、内容分析题带入到原文,结合上下文的意境做出最终的判断。
5、翻译题是分值最高且最难的题目。
在精读原文了解上下文语境的基础上,在以“逐字翻译,关注重点”的基本原则去翻译。大部分都可依照“组词法”将单音节词语扩展成双音节词语就能翻译正确。不能“组词”的字词,往往是决定得分的关键词,平时所讲的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通假字,特殊句式都在这些得分点上有所体现。
通用技巧:划线阅读,逐字翻译
?? 诗歌鉴赏
?? 通读诗歌
A、读诗题——了解大概内容,诗歌主题。如分辨是闺怨诗还是游子思乡,是借古讽今还是托物言志,往往在题目上都会有所体现。结合平时老师所讲的各类型诗歌特征,预估诗歌内容和情感。
?? 读作者和注释——试卷上“寸土寸金”,没有一字废话,所有的文字都是出卷老师精心安排和选择的, 作者所处的年代、身世经历,甚至家乡籍贯和所任官职,都可能与诗歌的情感主旨紧密相关。个别时候,还需要对年份有特别的敏感,如公元1127年(靖康之变),公元760年(安史之乱期间)。而对于一些比较熟悉的诗人,他们所处的地点也需要一些敏感,如黄州 ,夔州 ,柳州等。
?? 读景物——一切景语皆情语。景物描写在诗歌的重要性毋庸置疑,关注常见的意象里所蕴含的特点,以及景物描写的方式。
?? 读抒情词语——部分诗歌情感含蓄蕴藉,但大部分诗歌多多少少会对情感有所透露。
选择题
大多题目选项都是对诗歌的详解,陷阱点小而细。将各选项带入到诗歌中,逐句分析,着重观察意象意境和写作手法的分析,这两点上常会有陷阱存在。还有一个是学生自己也常犯的错误,就是过于拔高主题,特别对于自信心不足的同学来说,简直是无法拒绝的诱惑。
主观题
主观题从出题到答题满满的都是套路,把握好套路,完全是送分题。常考的考点无外乎是对景(或物)的分析,对情感主旨的分析,对艺术手法写作技巧的分析。每次的问题大同小异,题干本身就会有或明或暗的提示,基本原则就问什么答什么。
抛开各个题目不同,一般答题套路分成以下几步:1根据分值确定答题点(每2分一点,5分的话就是3点) 2每点序号后用一两个双音节词语对本点进行概括 3结合文本内容进行阐释,大多是简单翻译相关句子,如果要点较多,也可以引用原文词句。4答题时要注意到几个要点what,hwo,why ,依次回答是什么,怎么样,为什么。5多用专业术语,如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生动性形象、含蓄蕴藉、忧国忧民、韶光易逝等,只要用对了地方,这就是阅卷老师慷慨给分的关键。 6注意字数。一般1分15字左右。那么每点在30字左右比较合适。不要太多也不能太少
通用技巧:看清题干的暗示,明确答题套路,多记专业术语
?? 名句名篇默写
大部分同学习惯在试卷一发下来就赶快填写,心情可以理解,但依然有注意事项。这是送分题,一分都不要丢掉。
?? 理解性填空往往会有各种限定性的提示词,或者故意设置的陷阱点,答题时不忘先仔细审题,需用笔在题干上圈出关键词以提醒自己重视。
?? 先填写在试卷上,检查后再誊写到答案卷。试卷刚发下来,难免有些小紧张,可能会在细节上出现小错误,如异体字,通假字,笔画繁多的生僻字。用先在试卷上答题,来做一个缓冲。誊写到答案卷上既是有效的检查,也避免了万一发现错误后的涂改。
?? 牢记每句话都会有错误的可能。填写时回想老师上课时重点强调的字词,以挑剔的态度审视每一个字,还可以用逐字翻译的方法检查是否误填同音字、形近字。
?? 有些同学字迹潦草,实在没法全部改正的话,在答本题也必须做到一笔一划写好每个字,不要因似是而非的笔误使老师误判而丢分。
通用技巧:反复检查,保证得分。
?? 文学类文本阅读
文学类文本阅读往往以小小说阅读为主,不少同学喜欢看,却做不好。在选考题的时代,大部分老师采取回避态度,今年改为必做题,阅读分量加大,刚开始的时候学生表示做不完、做不好。其实本题也都是满满的套路,把握好了,得分率也会很高。小说、散文与诗歌的鉴赏思路,都是借事/景通过一定的技巧来表现主旨/情感,在本质上区别不大。所问问题也大概一致,离不开what,how,why 。答题依然要注意分点和字数。一般2-3点,1分15字左右。
五选二的选择题,从审清题干,圈画重点提示词,到关注选项细节,与诗歌鉴赏题中的选择题部分答题思路一致。这一题的每一个选项都需要认真去看去想,除了要完成本题的正确选择外,对下两题的主观题答题也会有很大的帮助。但有一点与诗歌鉴赏的从细节上出错不同,小说阅读的陷阱项有时会对文章主题进行歪曲,一旦受误导,会在答后两题出现较大的偏差。
主观题,牢记人物、环境、情节、主题四要素即可以不变应万变。
A、辨析人物形象,分析人物性格。根据所赋分值,一般3点。写清小序号后用一两个双音节词语对本点进行概括,从文中找到相关语句阐述说明。
B、分析环境作用。在以往课堂上,大多老师强调过各种情况下景物描写的作用,具体大约有7到8点,根据具体情况结合文本内容写出就可以了。但是如果实在记不清,可以从对环境、人物、情节和主旨四个方面作答,一般不会出错。
C、分析情节。
关于情节通常会有两种问法.一种是概括故事内容,记住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四个词,分成四点答题即可。一种是问某情节在文中作用,依然是根据具体情况,从环境、人物、情节和主旨四个方面选择合适的要点作答,得分率不会低。
?? 分析主旨
对主旨的理解一旦出现,就是分值最高的大题,同时也是学生们最不会答的题。
最简单的概括型只要把握住主人公“不是一个人在战斗”——即主人公的形象和思想性格往往折射出特定背景及典型环境中的时代特征,而这时时代特征正是作者要表现的小说主题。
更常见的题型还有 分析小说的题目,为何要塑造主人公形象,品读文中特定词句,以及“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看法”等,这些题目也都是通过具体问的问题,引出对主旨的理解。遵从问什么答什么、四要素有机统一、概括性的词汇结合文本原句的原则去答题,基本可以确保得分。
F对于语言和写作技巧的赏析
这两种题型需要通过平时的训练积累一些专业术语,甚至是可以套用在各种文章上的套话。只要能掌握专业术语,结合对原文的引用分析,就能完美答题。这是知识储备的硬功夫,并不能投机取巧。
通用技巧:牢记四要素,分点答题,要点加原文
文学类文本阅读还可能会出现非典型性小说和散文阅读,不过这个我在平时训练是遇到的较少,没有总结出简单易行的答题规律。希望各位老师能分享自己的宝贵经验。
?? 实用类文本阅读
实用类文本阅读以人物传记为主,有些试卷上还出现了人物访谈或新闻调查,后两者出现的几率较小,我也没有做出有效的经验总结,且只就人物传记答题规律做小小的总结。
本文答题原则,就是所有的答案都在文章中,就看考生能不能慧眼识“分”。但是人物传记条理性较强,有一定是时代性,根据传主的身份不同,还有一定量的专业术语出现。不少学生觉得枯燥无趣,心理上的排斥使他们不能认真阅读,在做题时就会三心二意,丢三落四。建议学生依然使用“指读法”,借助圈点勾画的动作帮助他们集中注意力,认真看完全篇。
?? 在选做改为必做之后,人物传记往往设置一个单选,一个双选和一个主观题。难度降低了,但是也拉开了得分的差距。这一题是区分总成绩高低的关键题,要让学生从心里重视起来。
?? 选择题的出题方向大多是“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这就意味着题目来自原文,但有高于原文。对语句的分析,必须来源于原文的具体依据,而概括则是对原文中几点的统一。可以依然使用论述类文本阅读的原则,在原文中全画出各选项涉及的语句,标注题号,对比辨析。不同的是,本题中有更大几率是跨句甚至跨段的要点拼接,要多找标志性词语,做好原句定位工作。
?? 主观题以列举题为主。大致原则是给几分就答几点,每点都是一个关键词加原文中的语句。如5 分的题目,答4-6点。每点15个字左右。
通用技巧:回到原文找答案,要点齐全宁多不少。
文章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