宾语前置高效复习法

作者:不详  时间:2017/12/19 20:23:51  来源:会员转发  人气:356
  宾语前置句是文言文学习的重难点之一,要掌握好宾语前置句,首先要理解什么是宾语前置句。现代汉语的基本语序是(定)主十〔状〕谓十<补>十(定)宾。所谓宾语,就是动词所涉及的对象。在现代文中宾语一般处于谓语之后用来回答是“谁”或是“什么”的。而在古代汉语中,却往往出现宾语放置在动词谓语之前的情况,这种现象就叫宾语前置。如《鸿门宴》中“沛公安在”宾语“安”放置在动词谓语“在”之前,就是“沛公在安”的倒装形式,语意是“沛公在哪里”。如《寡人之于国也》“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中“未之有”宾语“之”放置在动词谓语“有”之前,就是“未有之”的倒装形式,语意是“没有这样的事”。理解句子基本结构与宾语前置的语法特点是掌握这一句式的前提。
  如何提高宾语前置的判断分析能力?不妨从下面三方面着手:
  一、熟练掌握文言文宾语前置句的种常见类型。
  1.疑问代词作宾语时,宾语前置。常见的疑问代词:何,谁,孰,胡,安,焉、奚等。
  大王来何操?  缚者曷为者也?                    
  彼且恶乎待哉?        臣实不才,又谁敢怨?
  2.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常见否定词:不,未,莫,无,非,勿等。
  古之人不余欺也。            (邹)忌不自信。
  秦人不暇自哀               闻道百,以为莫己若。
  3.用“之”、“唯……之”、“唯……是”把宾语提前。此时“之”、“是”只是宾语前置的标志,没有什么实在的意义。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譬如以肉投馁虎,何功之有
  唯奕秋之为听            唯陈言之务去
  唯兄嫂是依                唯利是图
  4.介词“以”的宾语,为了强调前置。
  奚以知其然也          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
  一言以蔽之             将子无怨,秋以为期
  5.“相”“见”字解释为“动作偏指一方”时,可译为“我,你、他(她)”,这时“相”“见”用在动词谓语之前。
  儿童相见不相识          吾已失恩义,会不相从许
  生孩六月,慈父见背           府吏见丁宁
  二、巧编文言小故事,在赏读故事中理解宾语前置句。
  岳飞,南宋抗金名将也。为秦桧所害,魂赴天庭。帝曰:“来者曷为者也?”对曰:“吾乃南宋岳飞也。”曰:“何以来此?”曰:“吾以血肉之躯往来于刀林箭雨,未敢自恤。任人唯才是举,用事唯命是从。心之竭诚,人神共鉴。为奸人秦桧所害,不然,吾何以至此?如是正气不张,则良善何恃?小人之不拘,目不瞑。愿帝拘之。”帝曰:“桧安在?”乃命拘桧。曰:“夫飞,何罪之有?何以杀之?虚言之务去!”对曰:“莫须有!” 怒言:“此等奸臣,虽生,何面目以归宋!宜杖而死。”曰:“桧知罪矣,求见恕。”曰:“罪已至及,定不相从许。”乃廷杖之,桧死。帝叹曰:“岳飞之不余欺也。世之英雄,其飞之谓乎!”乃曰:“夫飞,尔复何撼?”曰:“吾有幼子,身死莫之养也。”帝乃命养其子,以慰其灵。
  这则以岳飞被害为题材的小故事中包会了上述五种类型十八个宾语前置句。即:
  来者曷为者也?              何以来此?
  未敢自恤。                  任人唯才是举。
  用事唯命是从。              不然,吾何以至此?
  则良善何恃?                小人之不拘,目不暝。
  桧安在?                    夫飞,何罪之有?
  何以杀之?                  虚言之务去。
  何面目以归宋。              求见恕。
  必不相从许。                岳飞之不余欺也。
  世之英雄,其飞之谓乎。      吾有幼子,身死莫之养也。
  简短的小故事,奇妙的语言,读来可得一乐,读后辨析可加深对宾语前置句的理解。其它文言知识的复习理解同学也可尝试自编小故事,让枯燥的文言复习变得生动有趣。
  三、链接近三年高考真题,翻译句子。
  宾语前置作为文言句式考查的重难点之一。高考选文中的此类句子能否准确理解会影响对文意的把握。同时,在翻译题中可能涉及,这需要同学们敏锐识别,正确理解,才能准确翻译。下面这些句子选自高考翻译题,均涉及到了宾语前置。
  1.金人虽不我索,吾当与之俱行。求见二酋面责之,庶或万一可济。(2015年全国1卷)
  2.不能肃清凶逆,遂令王室至此,抱恨泉壤,知复何言!(2015年全国2卷)
  3.(许)将曰:“此事,申饬边臣岂不可,何以使为?”(萧)禧惭不能对。(2015年全国3卷)
  4.(谢)贞度(王)叔陵将有异志,因与阮卓自疏于(王)叔陵,每有宴游,辄辞以疾,未尝参预。叔陵雅钦重,弗之罪也。(2017年山东)
  这些句子中“金人虽不我索”、“知复何言”、“何以使为”、“弗之罪”都是宾语前置句,其语意分明为“虽然金人没有索要我”、“还能说什儿”、“凭什么派出使者呢”、“没有怪罪他”。
  参考答案:
  1.虽然金人没有索取我,我应当和他一起前去,请求会见两位首领当面指责他扪,或许有一点希望。
  2.不能够消灭反贼,于是让朝廷到现在这个地步,我还有什么话说呢。
  3.许将说:“这件事情,命令守边的大臣去做难道还不行吗?为什么还要出使呢?”萧禧羞愧不能回答。
  4.谢贞猜度王叔陵有叛逆之心,就和阮卓自行疏远王叔陵,每当有宴会游乐,常称病推辞,不曾参与。王叔陵一向钦佩敬重他,不怪罪他。(作者:安化二中陈艳辉老师,益阳市谭文淼老师工作室微信号分享)

文章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