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倒装现象——宾语前置教案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约1560字。
文言文倒装现象——宾语前置
一、 概念导入
和现代汉语相比,古汉语中有许多语言现象很有趣:
① 今:对事情没有帮助。→古:无济于事
② 今:用恒心坚持这件事。→古:持之以恒
③ 今:你的责任比泰山还重。→古:重于泰山
总结:这就是古语中的倒装现象。所谓倒装,也就是句子成分的先后顺序的倒置。对于倒装,很多同学有畏难情绪,不要把它想得难以靠近。打个比方:如果现代汉语句子的语序是:A+B+C, 那么古语中的倒装句就可能是A+C+B、B+A+C。今天,我们就放慢脚步,深入复习巩固倒装句的其中一种——宾语前置。
二、 教学过程
㈠ 宾语前置概念
⒈动词或介词的宾语,一般置于动词或介词之后,但在一定条件下,宾语会前置。
前置前置,就是宾语在动词或介词的前面放置。
⒉ 今:我讲授倒装知识。古语中的宾语前置:吾之授于教室。
㈡ 复习宾语前置
⒈提问铺垫:找出这学期在必修三中我们学到的宾前是?
⑴、 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寡人之于国也》
⑵、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师说》
⑶、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何同呵)《过秦论》
⒉提问:这学期在必修三中我们学到的这类倒装句分别属于上面哪一类?
① 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寡人之于国也》——(否定词+代词+动词)
②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师说》——借助“之”将宾语提前
③ 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何同呵)《过秦论》——(疑问代词+谓语动词)
⒊ 提问:上面两个“之”用法是否相同?
⒋过渡:通过大家刚才回答问题的表现,我发现对宾语前置的部分句式类型还不是十分熟悉,需要提醒才能辨别,那我们现在在对其类型做小小回顾。
㈢ 宾语前置类型
A、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否定词+代词+动词)
这类宾语前置,要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宾语必须是代词;二是必须是否定句,由“不”、“未”、“无”、“毋”、“莫”等否定词表示。在这种情况下,代词宾语要放在动词之前和否定词之后,构成(否定词+代词+动词)的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