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高考生:请不要假装努力,结果不会陪你演戏!

作者:佚名  时间:2018/4/23 14:20:26  来源:会员转发  人气:367
  距离2018年高考仅剩下1个半月时间,每天、每分每秒对每个初三、高三党来说都是弥足珍贵的,从早起就埋头进入学习状态,基本上除了必要的吃饭、午休、洗漱的时间,其余时间全部用来学习了。
  吃饭基本上是靠吞的,尝不出什么味道来。当然去食堂的路上也是一路小跑的,等饭的间隙中也是要拿出小本本记几个单词的。
  下了晚自习,到寝室在昏暗的台灯下接着用功,一天不刷够一定量的题、看够一定量的书是不可能安心躺下来睡觉的。
  睡眠不足,白天打瞌睡是一定的,只能靠意志强撑;疲倦状态下听课,总有很多疑问,为了弄懂只能晚上接着熬夜;如此循环往复,勤奋到人神共愤。
  然而,考试成绩出来,依然不上不下,前进的脚步维艰,无语问苍天,为什么汗水换不来成功,努力得不到回报。
  如果你或者你身边的人满足了以上几条,那么,你可能只是一名:低品质勤奋者。
  【请不要假装很努力】
  你们的勤奋是表演出来的,给别人看,也给自己看,也许是为了老师和家长那句“你真努力”的表扬,也许是为了让自己回顾一天的时候不觉得后悔,成绩不好的时候安慰自己,“不是因为我不努力,只是脑子太笨”。
  其实不是笨,只是你用勤奋的伪装,掩盖着懒惰的本质。
  你给自己塞了满满的公式,单词,作文素材,却没有工夫想哪些是自己没有掌握的,哪些是做了无用功。
  各种习题册,你一个也不舍得放过,却没有细细品尝每一道题背后的解题思路,更别提消化。
  你刷真题、刷模拟卷,试卷一堆堆的写,却从没有思考过哪些是自己需要的,哪些是浪费了时间。
  要明白,不是耗着时间就一定会进步,不是参加各种补习就一定脱胎换骨,不是每天只睡5小时就一定是勤奋,题目做了一本又一本就一定管用……
  这样的“伪勤奋”,咱们万万要不得啊!
  【请尽快走出“伪勤奋”】
  高三这场战斗,旷日持久,难免有疲软期,如果你对自己目前的状态感到无力,这个时候你不妨试着先让自己停下来!
  给自己两三天的时间停止所有复习的进度,进行反思、回顾、总结、解疑。在你觉得太忙或者太盲目的时候,不妨停下来,会使自己更清醒,少做无用功。
  爱因斯坦曾说过一句话:如果给我1个小时解答一道决定我生死的问题,我会花55分钟来弄清楚这道题到底是在问什么。一旦清楚了它到底在问什么,剩下的5分钟足够回答这个问题。
  状元们也曾普遍表示,只要跟紧老师的复习计划,把课本基础知识掌握好,把基础的题目弄懂弄透,能把课堂吃透,就成为课堂之王,效率之王。
  事实证明,动脑子把基础知识想清想透,比囫囵吞枣地学很多知识要好的多。
  比努力更重要的是学习方法,建立知识体系这个方法值得拥有!
  三年的学习,很多知识点都是分散开来的,但是考试考查却是很多知识点的综合应用。
  所以,一定要清楚自己的各科目知识框架,明确知识点的关系、重难点等!
  平时还可以通过建立错题本的方式,进行试卷分析,剖析每道题的失分点,找到自己的易错点、失分点!
  如果你也曾关注每年状元的经验分享,你会发现其实他们很少熬夜,不会挑灯夜读,也不搞“题海战术”,体育锻炼、玩乐器、看小说、参加社团活动,事实上,他们的生活丰富多彩。
  在学习的时候我们固然要全身心投入,全力以赴,但也不应把神经绷得太紧,把所有时间用来学习却不知享受生活,这样的结果往往是事倍功半,不妨留一点空间看看报纸、听听音乐,甚至是睡一觉。
  【好习惯做到“真勤奋”】
  ■ 学:就是接受新知识。
  在校学习要紧跟教师的讲课进度,基础的知识点一定要理解消化,出现了差距一定要及时弥补,不要放松或者丢弃疑点,否则积少成多,会严重影响听课的质量,增加自己基础知识的学习负担。
  ■ 查:就是对所学的知识进行巩固和检查,作业和考试是查的主要方式。
  查是对第一个环节学的质量进行分析和检验的一个解决针对性学习的一个先决条件。老师通过布置作业或安排考试的方式来检测学生所学的知识点是否掌握。
  ■ 改:就是对知识不稳固和漏洞进行整改,一个很有效的法是建立错题本,并隔段时间将其再做一遍。
  ■ 纳:即知识的归纳,归纳知识点时应有以上三个环节才行。
  距离2018年中高考考仅剩下两个月左右,时间对每个初三党来说都是弥足珍贵的,在清楚的掌握自己各科学习情况之后,咱就得合理来安排自己的时间!
  此时,先做什么、后做什么;
  什么时候完成试卷,什么时候背单词;
  什么时候读课外书,什么时候看新闻,必须有个计划,最好精确到小时!
  制定计划的目标一定要细化!细化的目标是这样的:时间限制+任务对象+任务数量+要达成的标准。
  举个例子就是:我要每天早上用30分时间(时间限制)熟练记忆并掌握(达成标准)10个英语单词、5个短语(任务对象+任务数量)
  注意刷题顺序
  第一步,按照知识点练习,针对自己知识点的薄弱区,来练习错题。
  第二步,按照题目难度练题,看看自己在哪个难度以后正确率上不去,准确把握自己目前水平,针对性突破。
  第三步,做套题,练pace。
  做题不能硬“抠”,要运用知识点
  做题时,通过读题,一定要明确该题目可用知识点,通过一个可用知识点,回忆与其能够产生关联的其他知识点。
  错题不能积攒,要归纳
  第一次集错时,把错题按题型分类;
  在整理好的错题上标注其运用的知识点;
  每次整理做题,按照第一次的分类归纳,重新练习相同知识点错题。刷题其实就是一个逐渐累积经验的过程。当练习的次数多了经验也就丰富、处理的方式也就多、思维也广阔了,这些到了考场上绝对都是抢分小能手!
  无论高考还剩下多少天,保持乐观的心态,不管成绩如何变化,重点抓住每次考试带给自己的启发,不断地完善自己的知识网络,以大纲为指导,去落实自己每天的学习。

文章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