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的四大“本末倒置”,有解吗?
作者:不详 时间:2018/11/12 9:32:22 来源:会员转发 人气:782
说到教育,总是有太多可以聊的话题。教育,既是一个国家发展的关键,也和每一个人的发展息息相关。但在笔者看来,我国的教育在培养人才的过程中,有些方面存在“南辕北辙”的问题。
今天笔者就来和大家聊聊中国教育存在的四大“本末倒置”的现象。
1.
第一点是时间的倒置,考上大学前为了玩命学习,考上大学后拼命玩耍。
中国的教育是一种竞争的教育,讲究的是“不要输在起跑线上”。所以,从孩子们还很小的时候,就已经背负着重重的压力。幼升小、小升初、初升高、高考,一关关地考下来,孩子们快乐的童年、少年时光早已被作业、补习班所占据。
这种感受,想必经历过应试教育的人都能体会。在学业压力面前,童年早已失去了应有的颜色。
他们说:等你考上大学就轻松了。于是,这群人考上了大学,觉得自己辛苦了这么多年,终于自由了没人管了,开始在大学里逃课、沉迷游戏、挥霍时光。
四年大学时光倏忽而逝,才发现自己混了四年啥也没干,不少大学生毕业生还心安理得地啃老,想想也是蛮可悲的。
2.
第二点倒置是:重视文化教育,却忽视了体育教育。
中国的学生在求学时代也许都听过这样一句话:“体育老师今天有事,不来了。”在我们的校园内,体育课的存在感是极低的,在需要的时候是必须要让位给其他主课的。
这就是我们的教育的现状:只重视学生的文化课的教育,培养孩子考试的能力,一切为了升学的目标。既然高考不考体育,那就说明体育课不重要,上体育课多浪费时间,还不如拿来上自习呢。
体育课即使上了,内容也很敷衍了事。所以,很多中国人,上了那么多年的体育课,都没有一项擅长的运动,甚至连热爱的运动都没有。
忽视体育教育的恶果其实也显现了,现在中国学生的身体素质有多差,想必不用笔者多说。
在笔者看来,体育教育,一方面可以锻炼孩子的体质,另一方面可以培养孩子的运动精神,如公平公正、团队协作等体育精神。
3.
第三点倒置是:重视培养考试的能力,却忽略了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我们的教育就是应试教育嘛,顾名思义,就是培养学生考试的。我们的人才选拔也是按考试来的,考出高分就是王道。所以,中国的教育在某种程度上来说,是一种解决问题式的教育,最后学生都会做了,没有问题了,教育的目的也就达到了。
可是,在国外的教育理念是,鼓励学生去自己发现问题,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去学习知识,这和我们的应试教育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教育理念。
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这才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造力。
4.
第四点倒置是:只知道告诉孩子读书学习,却忘了教孩子养成终身读书学习的习惯。
在我们的教育语境下,很多时候,读书学习就意味着是学生的事,读书学习只能是在校园内的事。
一旦出了校园毕业了,很多人就以为可以不用学习了,因为再也没有考试了。
但这种观念其实是错的,因为读书学习应该是一个人终身的良好习惯,这关乎到一个人的自我成长。
可是,我们的教育却只会教育孩子读书学习,然后参加考试,学习的目的就是为了考试。学生考完试了,知识也就还给老师了。
我国的人均阅读量在世界范围内属于偏低的情况,和我们的这种教育模式不无关系。
5.
以上,就是笔者认为目前中国教育存在的四大本末倒置的问题,其实这些问题都出在教育的“根”上,也是亟待解决的。
有问题不见得就是坏事,有了问题然后去解决问题,就会变成好事。
希望我们的教育能早日意识到这四大本末倒置的问题,别让我们的孩子输在了起跑线上,也希望我们的教育能够发展得越来越好。
文章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