瓶颈之下的危机——从不同教育模式及内容上揭开中国教育百慕大三角之谜——兼答“为什么总是‘冒’不出杰出人才”来
- 资源简介:
约13600字。
瓶颈之下的危机
——从不同教育模式及内容上揭开中国教育百慕大三角之谜——兼答“为什么总是‘冒’不出杰出人才”来“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总要有一批心忧天下、勇于担当的人,总要有一批从容淡定、冷静思考的人,总要有一批刚直不阿、敢于直言的人。”
——温家宝
“敢献刍荛兴盛世,岂因风雨作寒蝉。”
——郭崇毅
王全祥 王忠波 文
有几个问题我们一直在关注:
1.为什么我们建国60多年在国内环境下没出过一个诺贝尔奖得主?也鲜有创新型人才?
2.美国为什么敢在我们近海搞军事演习?为什么插手我们的东海、南海问题?
3.美国靠什么称霸世界?
一般来说,一个教育搞得好的国家建国30年左右就会出现诺贝尔奖获得者和大批创新型人才。这在很多国家都得到了验证。美国在我们近海演习倚仗的就是自己强大的军事实力。此外,靠高科技产品垄断,靠高精尖人才不断创新——称霸世界。钱学森老人曾对温家宝总理讲过“我们总是没有自己的东西,总是‘冒’不出人才来”?还有温家宝总理所质疑的,为什么总是没有“大师”级的人才出现?我们发展的这只木桶上最短的那块板是什么?制约我们发展的瓶颈是什么?说到底,是我们的教育出了问题。
一、关于创新问题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民族发展的不竭动力。创新是一个民族由弱变强的法宝,也是一个民族由大变强的金钥匙。创新不是万能的,但没有创新是万万不能的!纵观世界历史上彪炳史册的胜利,所有国家和民族的强大,没有哪一个不是以创新为灵魂的!远的且不说,就从中国近现代的历史说起。
毛泽东“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的观点,是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从而打败了日本帝国主义,推翻了蒋家王朝,最后夺取了政权,建立了新中国,这是一个伟大的创新。小平同志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改革开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摸着石头过河的伟大思想既是大胆的尝试也是伟大的创新。以胡锦涛同志为首的党中央,以温家宝为总理的人民政府,实施惠民政策,确保粮食安全,全部减免农业税,并对粮食生产给予政策性补贴,这也是史无前例的创新。温家宝总理着手实施的国与国之间货币互换机制,迫使美元处于边缘化状态,动摇并遏制了美元一元独大的霸主地位,打破了美国人拥金渔利的美梦,找到了国与国之间贸易往来的一种新途径,从而就会渐渐斩断美国人伸向他人腰包的那只黑手!这又是史无前例的创新。
从另一个角度看,如今欧、美之所以强大,其法宝也是创新,只有创新才能有自己的东西,有自己的核心技术,有自己的高端科技人才。几乎全世界的名牌在中国都有加工厂,我们国家是名副其实的世界加工厂,在生产加工过程中,廉价使用我们的劳动力、消耗我们的资源、使用我们的土地,大部分利润被专利技术拥有者和规格制定者拿走了,我们付出了那么多,获得的利润却是少之又少,原因就是核心技术我们不掌握,我们没有或很少有自己的核心技术,是听命于人的使用者!
由此可见,创新就是打破常规,创新就能在困境中杀出一条血路……
一个国家创新从哪里来,优秀的创新型人才从哪里来,从优质的教育中来,从真正的素质教育中来,素质教育是培养创新人才的温床!制约我们发展的瓶颈就是应试教育!我们之所以建国60多年来“很少有自己的东西,总是冒不出大批人才来”,根源就是没有真正实施素质教育!应试教育是扼杀创新型人才的“罪魁祸首”(这话虽然是重了一些,但话重理不重,且等我们后面的分解)。
二、创新不够,影响我们的强大和发展
一位科学院院士说:“谈中国人的创造能力,都是古代的,创造力的贡献近代没有了!”原富顿集团副总裁中国总经理上海慧泉管理咨询公司董事、总经理余世维博士在讲企业管理《领导者常犯的11个错误》时也讲到我们的教育问题,他说:“我们的教育自始至终都是一种教条,海峡两岸都犯同样的毛病,包括亚洲许多国家也好不到哪里去。为什么科技强国都在欧美?这是因为我们过度的教条化!‘一题多解’我们乐此不疲。二项式定理、因式分解、卜松氏分配、极坐标、向量、微分,哪一个定理定律是我们中国人推演出来的?我们就在那里解题,没有创意、缺乏想象。”
“我们解题是世界一流的。如清华大学毕业的学生到了美国,一发下卷子,不一会儿就作完了。教授还以为出现了一个数学天才,数学奇葩呢!可一谈到数理逻辑就不行了,一搞推演就不行了。启发、思考不行,因为我们培养孩子是要有标准答案的,老师也是先看答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