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必修二、三课前导入语示例

作者:河北省涿鹿中学 步洪涛  时间:2020/2/25 11:26:46  来源:会员原创  人气:515
  必修二
  《荷塘月色》:荷花与明月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是崇高圣洁的象征,涉及到这两个意象的作品数不胜数,朱自清的《荷塘月色》就是其中的佳作,今天就让我们带着一份宁静去感受那份淡淡的乡愁。
  《故都的秋》:秋是一个丰收的季节,也是一个充满愁丝的季节,它可以是“万山红遍,层林尽染”的壮丽,也可以是“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的悲凉,不同的人对秋的感受不同,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郁达夫的《故都的秋》,去感受那份浓浓的乡愁。
  《囚绿记》:绿色,是一种生命的颜色,不仅能让人觉得清新,而且在心理上也给人带来希望和生机,因为喜爱绿色,有一位作家将绿占有,甚至将它囚禁,今天我们一同去看看这里边究竟发生了什么样的故事。
  《氓》:爱情与战争是作家创作的永恒话题,《上邪》中写到,“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表达了女子对爱情的专一和对爱情的忠贞,可是啊“痴情女子负心汉”“女怕嫁错郎”,最怕遇上陈世美,在两千年前,就有一位女子遇上负心汉,今天就让我们认识一下这位负心汉,了解女主人公不幸的爱情遭遇。
  《孔雀东南飞》:有一个千古难题,假设你一生最心爱的两个女人同时掉到河里,一个是你妈妈,一个是你的妻子,你会先救哪个,为什么?先救妈妈,妻子伤心,先救妻子,妈妈难过,儿子两难,把谁先救上岸都会引发一种矛盾,这种矛盾叫做婆媳矛盾,导致婆媳矛盾的根本原因是什么?谁在儿子心中的地位最重要。其实在汉代就出现了这种矛盾,产生了爱情悲剧?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学习《孔雀东南飞》寻找解决这个千古难题的答案?
  《离骚》:
  《短歌行》:他政治上最得意的一笔是“挟天子以令诸侯” ,他军事上最成功的一仗是官渡之战,他失败得最惨的一次是在赤壁 ,他最错误的一件事杀掉华佗,有人说他是治世能臣,也有人说他是乱世奸雄,他统一中国北方,他开创建安文学。他集英雄、枭雄、奸雄于一身,雄视古今……他就是?
  《归园田居》:有的诗人政治上成就一番伟业,有的诗人壮志难酬,隐居深山,成为一名隐士,以山野为乐,写下了“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的心灵美文,这位作家就是?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陶渊明的田园,去感受那份闲适自由!
  《兰亭集序》:“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个问题。”哈姆雷特被生活的困境逼到了死角,开始了关于生与死的思考;早在两千多年前,中国一位伟大的史学家司马迁在生死抉择中做出了响亮的回答: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南宋女词人李清照有诗曰:“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生死问题,历来是中外文学和哲学所关注的重要话题。一代书圣王羲之也为我们留下了他对生死的慨叹。今天,我们一起来走进《兰亭集序》。
  必修三
  《蜀道难》:
  有人说他是一位诗人,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有人说他是一位侠客,独骑走天涯,飞尘飘千里,有人说他是一位酒仙,酒入豪肠中,七分酿月光,三分化剑气,秀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他就是?
  《蜀道难》
  一位老人自己身穿单衣,睡茅屋,却心怀天下百姓,他用嘶哑的喉咙喊出最有力量的声音,他用沉重的笔,记录唐朝由盛到衰的历史,他用不朽的笔墨支撑着风雨摇曳的唐朝,同学们你知道他是谁吗?
  《咏怀古迹》(其三)
  看图识人:
  大家猜猜四幅图画中谁是王昭君?
  中国古代四大美女,即西施、王昭君、貂蝉、杨玉环 。四大美女享有“沉鱼落雁之容,闭月羞花之貌”的美誉。“沉鱼、落雁、闭月、羞花”是由精彩故事组成的历史典故。“沉鱼”,讲的是西施浣纱的故事。“落雁”,指的就是昭君出塞的故事,“闭月”,是述说貂蝉拜月的故事。“羞花”,谈的是贵妃醉酒杨贵妃观花时的故事。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走进《咏怀古迹》,感受王昭君的人生悲剧。
  《登高》
  师问:农历九月初九大家知道是什么传统节日吗?
  生答:重阳
  师问:重阳节有什么习俗?
  生答:登高赏菊
  师问:古人要为什么登高,有什么寓意?
  生答:祈求长寿。
  重阳节本是祈求长寿的节日,可杜甫却衣衫褴褛,老眼含泪,步履蹒跚,满身疾病,穷困潦倒,面对山河破败,他犹如一只孤独的飞鸟,在灰色的天空中盘旋,无处容身。今天让我一起走进登高,去感受杜甫深沉的爱国情怀。
  《琵琶行》
  人生难得一知己,千古知音最难觅。伯牙操琴遇子期,高山流水韵依依。乐天浔阳遇歌女,同是天涯沦落人。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白居易、琵琶女两个不相识的人,通过音乐成为知己,白居易把自己和女子的不幸遭遇写入诗中,成为脍炙人口的名篇《琵琶行》,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美妙悲伤的音乐世界,体会白居易在诗中蕴含的悲伤和愤懑。

文章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