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没有酒,唐朝的星河都不再绚烂
作者:佚名 时间:2020/12/31 15:59:01 来源:会员转发 人气:611
当时长安酒市红火万分,坊内酒肆林立,人流如织,一派国富民强,朝气蓬勃的气象。
在唐朝,百姓喝酒,喝的是柴米油盐里的别样滋味,诗人喝酒,喝的是五味人生中的喜怒哀乐。
在唐朝,芸芸众生的千姿百态都借着飘香的美酒悄悄绽放。酒渗透在寻常的生活里,浸润着诗人们的灵魂。
假如唐朝没有酒,怎么会有“长安百花时,风景宜轻薄。无人不沽酒,何处不闻乐”的盛况,怎么会有“酒中八仙人”率真豪放地酣饮美酒,酩酊长醉的憨态。
在唐朝,假如没有酒,唐朝将不再是该有的样子,唐朝的星河不会是绚烂的,唐诗的内容不会是富饶的。
01、假如饯行没有酒
古时车马邮件都很慢,再次见面不易,也不知到何时才能再见到,人们更怕有些离别最后变成永别。
因此,人们格外重视离别,会特意为远行的亲友设一场饯别的酒宴,会山一程水一程地相送。多情自古伤离别,说的就是这种情愫。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王维的《渭城曲》一出,便被定格为作别时劝酒最好的诗歌。分开前,喝一杯离别的酒吧。毕竟饯别时,若没有酒的加持,不舍的情分,都会寡淡几分。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李白在宣州的谢眺楼,给故人李云设宴送行。假如没有酒,他如何酣饮高楼,又如何将送别诗写得如此激越跌宕且鼓舞人心,全无半点伤感的愁情。
司空曙与老友上次别后,已历数年,山川阻隔,所以是“故人江海别,几度隔山川”,这次突然相见,还“乍见翻疑梦,相悲各问年”。
“更有明朝恨,离杯惜共传。”相聚是那般短暂,转眼又要分别了,乍见又别,是最令人黯然神伤的,幸好有酒啊,就趁着今夜的聚会,共同举杯痛饮吧。
02、假如待客没有酒
他乡遇故知,久别重逢时,喜上眉梢之余,少不了一顿好酒庆祝。
这样的喜悦在唐时,往往是溢于言表的。此刻,过往再多的惦念和担忧都消散了,只剩团聚的欢欣。
可是假如相逢没有酒,就没有张继的“流落时相见,悲欢共此时。兴因尊酒洽,愁为故人轻”,离乱年代里,相逢时的一顿酒更显得珍贵无比。
没有酒,刘禹锡与白居易在扬州初逢,他就无法凭一杯美酒振奋精神,就没有千古名句“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杜甫寻访少时友人,没有酒,就没有“十觞亦不醉,感子故意长。明日隔山岳,世事两茫茫”,那阔别重逢的情深意长,只有借着酒意才会变得浓烈。
03、假如待客没有酒
淳朴好客的唐人,每逢有客来访,总要洒扫庭院,备好菜肴酒品。
家境富裕者,好酒必然要摆上桌,清贫之家,未酿新酒,则只能拿味薄的隔年陈酒来招待。
用酒待客,待的不止是客,还有温暖平和的深情,和世俗生活里滚烫的烟火气。
杜甫幸而还有隔年的浊酒,不然他如何招待到访的客人,如何与邻家老翁一起对饮。浊酒一杯下肚,于是“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馀杯”这样的诗句也诞生了。
孟浩然隐居鹿门山时,友人邀请他去田舍做客。友人用美酒招待他,他才写下“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到重阳节时他要再去赏菊花,大概是对朋友的美酒也念念不忘吧!
如果白居易家中没有新酿的米酒,他怎么有底气问刘十九,我们又怎能看到“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这样诗意的邀约。
04、假如节日没有酒
节日和民俗,都顺应着四季的变化应运而生,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四时迭代。唐时的人们在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中,也从不忘给予节日该有的盛大仪式感。
元日这天,人们高歌欢饮庆贺佳节的美酒,早开的鲜花迎风起舞,在大唐的春日里盛放。卢照邻看到家家设宴团圆,祝酒欢度新年,于是写下“人歌小岁酒,花舞大唐春。草色迷三径,风光动四邻”。
喝岁酒是有讲究的,饮酒以年齿幼长为序,要从全家最小的孩子开始先喝,年岁最长者最后喝。白居易元日诗中有“岁酒先拈辞不得,被君推作少年人”之说。
清明节,唐人除了上坟扫墓的风俗,还常常外出踏青郊游,野餐,放风筝等。诗人杜牧则遇上了清明雨,他赶了很久的路,在那荒野无村中,多想逢着一处酒家停下歇歇脚啊。
因了一场雨,因了一个路过的牧童,杜牧写下惊艳千年的“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若没有酒家这个希冀,他到哪里去饮一壶酒,浇去心中的愁绪。
上元节,盛世大唐的长安城都要大放花灯。豪门贵族的宝马雕车,市民们的欢声笑语汇成一片。城中的酒楼里人们一边观赏歌舞,一边忘情地啜饮着节日的美酒,通宵的热闹气氛也借着酒香变得浓厚了。
九月九日重阳节时,杜牧与友人带上美酒一起登高望远,他说“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但将酩酊酬佳节,不用登临恨落晖。”
趁着重阳节应该抛开世事,及时享乐,假如杜牧没有酒,想必他就没办法用酩酊大醉来酬答良辰佳节了。
小至是冬至后一日,在唐代这一节俗也颇受重视,虽然至日并没特别的习俗,但庆祝佳节饮酒再好不过了。
冬至阳生春又来,杜甫的《小至》即是写他在小至日饮酒的情景:“云物不殊乡国异,教儿且覆掌中杯。”
05、假如边塞没有酒
我们从唐朝的边塞诗中,看到了那时壮阔的边塞风光和异样的军旅生活。
战事起,人命如草芥,身世浮沉如雨打萍。可能今天战友还在一起大碗喝酒,明天就会马革裹尸还。
假如边塞没有酒,大战之前该如何鼓舞士气?光靠铿锵的誓言,怎么唤起男儿心中的血性?
正因边塞有了酒,将士们才能饮着思乡的酒,看那“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戍卒们才能喝下最烈的酒,哪管“寒衣著已尽,春服与谁成”。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正因边塞有了酒,出征前饮酒助威,千里疆场上才有了悲壮的拼杀。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正因边塞有了酒,这带着几分醉意的旷达之语掩藏下的视死忽如归,才更让人感伤和震撼。
文章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