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讲《背影》先有情

作者:不详  时间:2005/10/9 22:42:14  来源:会员转发  人气:1356
      走进教室,我先静静地在讲台前站了一会儿,随后用很平稳的语调说:“1991年,香港人举行唐诗评选,最喜爱的10首依次是:孟郊的《游子吟》、杜牧的《清明》、李商隐的《登乐游原》、李白的《静夜思》、王之涣的《登鹳鹊楼》、孟浩然的《春晓》、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李绅的《悯农》、李白的《早发白帝城》和贺知章的《回乡偶书》。这10首诗,同学们多数都学过,有的早在三四年级时就会背了,但列于榜首的:《游子吟》却大多没有读过。作者孟郊,在唐代也算不上是个大诗人,为什么在香港人的心目中,这首诗受到如此之钟爱呢?它到底写的是什么,我们不妨看看。”接着,我熟练地在黑板上默写出全诗,接着解释道:“儿子要远游他乡去了,年迈的母亲拿着针线,正细心地为他缝补衣衫,为什么要密密呢?担心的是儿子可能很迟很迟才能归来,独自漂泊在外,风餐露宿,衣衫破了,有谁来给他补呢?谁说一棵小小的春草,能报答阳光无私的沐浴之恩呢?诗表现的正是这种永恒的母爱。” 
  “看过电影《妈妈再爱我一次》的人,不管是谁,都会潸然泪下,一曲‘世上只有妈妈好’不知唱出了多少孩子们的心声。‘母亲’——‘妈妈’,这是世界上最神圣、最辉煌的称呼!那么,我们的父亲如何呢?‘严父慈母’,根据中国的这句老话,仿佛做父亲的一定非常之严厉。其实,我总觉得,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慈父是很多很多的。我的父亲,就是非常慈祥的一个。还是让我举个例子来说吧——我父亲是个地道的农民,现在已经78岁了,耳有点聋了,眼有点花了,背也有些驼了。他住在农村,离我们城厢镇足足有50多里路。可是父亲每月总要来一二次看看我们,骑着那辆60年代的破车子,每次总要带些青菜、萝卜、嫩毛豆之类的东西来。我同他讲过多次,不要送了,这些东西我们买得起,你这么大的年纪,又走那么远的路,我不放心。你要来,就乘汽车。可父亲却说,市场上卖的菜,说不定刚打过药水,我自己种自己知道的。直至现在,他还是继续不断的地给我送,往往是一吃中饭就走,无论怎么留都留不住他;有时家里没人,他就把青菜之类往门口一放,饭不吃就走了……”
  说到这里,我的眼睛有点湿润了。停了一会儿,我说:“同学们,你们的父亲呢?我可以肯定,你们的父亲也一定是位令人可敬的慈父,下面请大家想想,然后具体地说一说。”
  三五分钟后,一个男同学站了起来,他说:“ 我父亲烟瘾很大,因房子小,他一抽烟,有时我就咳嗽。这样,每当我在家时,父亲就悄悄站在屋外抽,过了瘾后,再回到屋里,待会儿瘾上来了,他就又出去。天热倒还可以,天冷就不好办了。后来,我对父亲说,你就在屋里抽吧,我现在大了,不会咳嗽了。他说,在屋里抽,我直接受害,你们间接受害,也不行。看来,只好戒掉了。后来父亲真的戒了。看他戒烟时的难过样,我真想哭。”
  一位叫王捷的同学接着说,他父亲是收鸡毛鸭毛的,以前都是骑着车子,骑车既方便又快,毛也收得多,自从他进城厢镇读初中后,父亲把自行车让给了他,而自己挑着担步行收购。
  接着,另一个女同学讲了她父亲生前、特别是在病重时如何关心她的事,她讲着讲着,泣不成声了。同学们听了个个都动了情。
  至此,我说,“‘可怜天下父母心’。不管是父亲还是母亲,绝大多数对自己的子女充满着爱,而且这种爱是无私的、真挚的、深沉的,完全是发自内心的一种无与伦比的爱。今天我们要学的著名作家朱自清的《背影》,就是一篇表现父子之情的典范之作。”
  说完,我按下了按键,同学们屏声敛气,一边盯着课文,一边听着录音,整个教室沉浸在感情的海洋里。 

文章评论

共有 3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

  • 絮絮 于10-10 17:55发表评论: 第3楼
  • 很好,我很喜欢,很感动!
  • 寂寞的枫叶 于10-10 11:06发表评论: 第2楼
  • 342 w34tbw45tb234t53w4t53v54t3v34v5t3
  • 寂寞的枫叶 于10-10 11:06发表评论: 第1楼
  • 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