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参赛
作者:上南北校 张叶萍 时间:2005/12/3 6:29:59 来源:会员原创 人气:386
在讨论参加学生的名单时,同组的老师一再说:“张老师,这次一定让你儿子去参加,这是他初中阶段的最后一次机会了。”经不住同事的一再劝说,在作为一个母亲的虚荣心的强烈驱动下,我在没有征得儿子意见的情况下决定让儿子去参加比赛。
想起儿子每次拒绝的那不容分说的神态和语气,面对儿子时,我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可只有一个星期的准备时间,再不说就......于是,我硬着头皮,装着若无其事地拿着参赛的篇目,用一种轻描淡写的口气说:“儿子,下星期有一次区初中生古诗文朗读竞赛,年级组的老师一再推选你去参加,我没办法只好先答应了。喏,这是朗读的篇目.....”儿子没说话,只是从我手上接过篇目单,眼睛快速地在上面扫了一遍,头也没抬地说:“好多篇我都没读过。”我一听,马上接着说:“没关系的,儿子。重在参与,妈妈只是希望你能多一次体验。比赛的结果一点儿都不重要......”谁知还没等我作再多的解释,儿子就抬起头,一脸认真地说:“要做我就要做到最好!”我一听,心里的惊奇和激动就别提了,马上也说:“就是,我们要做就要做到最好!妈妈相信儿子!我儿子是最棒的。”
每天的朗读只能在儿子做好家庭作业之后的晚上。
第一天,儿子将写字台上的书本都整理好后,坐在写字台前,将古诗文朗诵篇目单认真地平铺在上面,对我说:“妈妈,我要把学过的篇目标好,然后先朗读没有学过的。”我一听马上说:“嗯,儿子的想法非常好。妈妈支持你,有不明白的地方你先自己查《古汉语词典》,再有不明白的,妈妈和爸爸都可以帮你。”
儿子选的第一篇是《马说》,他很开心地对我说:“这篇古文的意思,我听说过,我就先读它。”于是,他就拿起书,身体坐直了,眼睛正视书本,放开喉咙,一字一顿、有板有眼地朗读起来。遇到读不准的字和不理解的词义就查字典,还非常认真地在书上做好笔记。可毕竟因为知识和能力的限制,个别字词儿子实在拿不准,他就拿着书和笔去问他爸爸。“老爸,你看‘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这个句子怎么解释啊?我总是解释不通。”他爸爸耐心地解释着,儿子认真地做着笔记,并时不时地点着头。在他老爸的帮助下,儿子终于开心地说:“文章的意思我全明白了,我要朗读了。”随着DVD的播放,儿子摇头晃脑地跟读着,并在一些自认为重要的地方做好标记。几次跟读后,儿子就关掉DVD,开始放声朗读。那种字正腔圆、那种文中情感的把握,真的是让我对儿子刮目相看。听着儿子的朗读,我情不自禁地对儿子说:“儿子,你朗读的真好!”儿子听了也只是微微一笑,说:“我一向都是如此啊!”
接下来的几天中,儿子都是在以一种积极认真的姿态准备着。看着儿子的表现,我由衷地和他爸爸说:“我们的儿子真的是长大了!”
可是,令我惊喜的事情还在后头呢!
周日的比赛结束后,儿子竟然以日记的形式写下了他参加此次比赛的感想。
征得儿子的同意后,现将原文附上:
朗读比赛后
新区精心准备的朗读比赛在周日举行了。参赛的同学很多,他们都是一副胸有成竹的样子。不过,我也如此。因为俺妈和爸都是语文老师,早帮我作好了充分的准备,人多就人多呗。没听说过一句话吗?“天外有天,人外有人”,你比他强,我比你更强!嘿嘿,总之,一句话:“俺是天外天,人外人。”哈哈……
心想归心想,这些选手朗诵的的确不错,可我也不差。在注意了一些礼仪问题后,我就披挂上阵了……
比赛结束后,我在妈妈的帮助下,总结了以下几点:
做得最好的一点是:朗诵时感情特别充沛。
值得反思的地方是:
其一,心太急了。监考的老师还没把注意力集中起来,我就开始问老师好了,等到老师集中注意力时,我的朗诵也快结束了。
其二,声音没有完全放开。妈妈说:“文章的情感把握得很好,就是声音没有完全放开。”是的,我也感觉到了,这一点我以后一定要注意。
当然,第一次要做到十全十美是不大可能的,但我要总结经验,在今后做事时注意改进,这样我就会不断进步了!
看着儿子的日记,回想着儿子这几天来的表现,我不禁要问自己几个问题:1.为什么儿子这次居然能够一改以往的态度,如此认真积极地参加此次比赛?2.儿子的变化又说明了什么?3.作为妈妈,我在儿子的变化中有没有起到作用?起到了哪些作用?4.作为老师,在面对类似于儿子这样性格的学生时,我应该如何去做?
2005年9月18日
文章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