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变学习方式,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作者:韩艳华 时间:2005/12/6 19:43:42 来源:会员原创 人气:4450
<<语文课程标准>>十分重视体验学习,在“课程的基本理念”中提出“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在课程标准中提出“注重情感体验”,在“实施建议”中提出,编写教材要“注意为学生设计体验性活动专题”,教学中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评价要根据“语文学习具有重情感体验和感悟的特点”。
体验学习竟引起如此重视,它和语文学习的关系到底有多密切呢?
“体验”一词,在<<辞海>>中解释为“亲身经历、以认识周围的事物”;在<<教育大词典>>中解释成“体验、体察、专察,在实践中认识事物”;在心理学中作为重要概念,通常表示人们在经验获得及行为变化过程中的心理感受、情感体验、认知顿悟、反省内化等心理活动。我国一些教育专家认为:“体验是以亲身经历、实践活动为基础,又是对经历、实践和感受、认知和经验的升华,这种升华是对感受的再感受。对认知的再认知,对经验的再经验。”可见,体验具有情感的刻骨铭心,又有知识的深刻烙印,还是一个渐进的过程,这和语文教学的三维目标是吻合的。体验式学习,是为了更好地落实三维目标,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那么,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体验学习呢?
在我校举办的骨干教师公开课上,我讲的是<<罗布泊,消逝的仙湖>>,这篇课文的主题是环保问题。在设计教学过程中,通过图片的形式让学生真切的体验了罗布泊美丽的过去:牛马成群、绿林环绕、河流清澈的生命绿洲,学生门通过图片得到了体验,形成了一种感性认识,他们惊讶于以前罗布泊的美丽;当向他们展现现在罗布泊的图片时,他们惊奇的睁大了眼睛:那黄沙漫漫,满目萧条、荒凉、恐怖的罗布泊给他们以心灵上的震撼。甚至有的同学发出了这样的感慨:这是真的吗?通过罗布泊前后的对比让学生更加深刻的认识到这都是人类自己造成的,从而认识到了环保的重要性。进而引出了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所看到的人类破坏环境的现象,当学生看到画面上垃圾漫天飞舞,看到由于河水污染鱼虾大量死亡,看到由于乱砍滥伐土地严重沙化的情景时。学生们内心充满了恐慌和愤怒。他们已不再局限于只看那些花花绿绿的图片,而是引发他们深深的思索。尤其让我想不到的是在播放flash动画“我是一只小小鸟”时,有些同学甚至听课的老师都忍不住流下了眼泪,为那无家可归的小小鸟。由于人们的乱砍滥伐致使小小鸟失去了自己美丽的家园,最后冻死在冰天雪地中。的确每一个有良知的人,都应意识到环保的重要性,使学生们某一方面的理解加深了,从而促进了孩子们采取正确的与环境友好相处的行为。能让学生真切的体验到、感悟到本课的教学目标,我的任务就已达到。
为此我也感谢多媒体这种教学手段,让我们师生能有共同的体验,并且是那样的真切。丰富多彩的教育教学环境和现代信息技术整合下的教学内容,极大的扩展了学生学习的信息来源。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学生素质发展的根本目标要求教师真诚的对待学生,培养良好的教学氛围,才能使学生释放自主学习的能量,才能在学习共同体中实现教学相长,才能在体验式教学中共生共创,充分发挥自己的个性。
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师不是知识的注入者,而是知识的培养者。”我们应该努力实践新课程标准,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培养出符合时代要求的下一代。
文章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