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平静、稳定的心态迎接考试——对考试的若干建议
作者:佚名 时间:2005/12/12 8:52:54 来源:会员转发 人气:2411
消除紧张,以平静、稳定的心态迎接考试,是我们给考生最主要的建议。
1、正确对待考试
①不要把考试看得那么可怕,误认为它是通往幸福人生的唯一一座独木桥,以为考不好什么都完了。登上人生之巅的道路很多。《娜拉》作者艾米利·左拉是《世界排行榜》一书中的15个学习糟糕的名人中的第15名。他在报考巴黎神学院时,通过了数、理、化科目的笔试,却未能通过语言和文学科目的口试,他记不起查理大帝的逝世日期,糊里糊涂地做了德语的阅读试卷,又误译了一则简单的寓言。两个月后,他试图报考马赛大学,结果更为悲惨,笔试的成绩太差,连口试资格也没有取得。但他后来写出了《娜拉》及其他一些通俗小说,成了法国著名的文学家。
②对考试也不能持厌烦态度。许多同学希望取消高考。我国国情是人口众多,现行高考制度的确有弊端,要改革,但如何改?用哪种方式能把众多人群中的优秀者选拔出来呢?这里许多教育家正在探索的问题。换一个角度看,高考也有它合理的一面,毕竟大家有一次公平竞争的机会。要珍惜,很好地把握它。
应该看到,考试是古往今来高校教育中不可缺少的一环,是竞争中不可缺少的手段之一。考试是一次高水平的复习,通过考试,我们不只是复习了已学过的知识,而且从中可以得到新的启发,甚至获得新的知识。考试也是一次有效的练习,它比一般练习的目的性更强,积极性更高,独立性更大。它能更有效地促进知识的的掌握和运用。考试是一次高水平的检验活动,它既检验了学生的学习,也检验了教师的教学,有利于教育改革,有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考试是督促我们学习的重要手段。学生的学习与成人学习不尽相同,学生的"学"缺少"紧迫感",容易出现被动,而考试,因我们怕丢面子,所以说,从某种角度上可以促进学习。
2、正确对待来自家庭、学校甚至社会的压力
高考来临,开始我们可能还不太紧张,可家中突然神经过敏,电视不开了,走路、说话声音变小了,亲朋好友不走了,餐桌上多了一份考生的"专利品"棗营养菜。晚上,又不时送上水果、营养品,还千叮咛万嘱咐:"多吃点,吃好点,争取发挥好点。"学校老师也会说:"考试时要认真,考好点,为班争光,为校争光。"周围社会也会给你带来许多压力,哪怕是一声友好的祝福!深怕辜负了父母、老师和乡亲们的希望,深怕丢了自己的面子,于是你的负担越来越重了。其实,你只要记住:"你应当成为你自己。"对于这些,你完全可以心安理得,专心投入学习中,积蓄力量,迎接挑战,今后再加倍回报。要将人们的期望变成学习的动力,万万不可成为负担。要将一切不必要的压力置之度外,以最轻松的姿态迎接考试,必能取得最佳成绩。
3、不要攀比
复习迎考期间,应在老师的指导下,注意自己的学习特点,找出自己的薄弱环节,突出重点,抓住关键,加强"双基",全面系统的复习。在复习过程中,由于各人的学习方法、基础不同,因此,万万不可比拟别人的进度、别人的复习方法。即使在复习临近结束时,发现自己学习的疏漏,也无需埋怨、焦急,更不要自责不安。记住"两军交战勇者胜",兵马未动先与自己斗一战,必败无疑。
不攀比,还有层意思,即不要与同学比名次、比目标。"名次"是总分相比,你能说甲比乙多1分,甲就一定比乙强吗?比目标,是自己给自己找麻烦。各人的特点、水平不一样,怎么能把大家都放到一个标准上去比呢?"攀比"是造成紧张的重要原因,记住,"你应当成为你自己。"
4、不要未进考场,先想"考不好怎么办"
未进考场,先想"考不好怎么办",这是在削弱自己的志气、自尊。总想失败的人是自找失败,是自己先给自己泄气。复习迎考应尽自己最大努力认真学习,考试时以最大的平静心态参加这场"大的综合性练习",相信"多一分耕耘,一定会多一分收获",真考不好,分析原因,总结教训,争取下次考好。"失败是成功之母",失败是激励我们成长和进步的利器,是学习乃至人生的一个转折点。相信它会使你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5、不要为复习进程中的一时停滞不前而焦虑
常有这样一种体验,经过一段时间复习或学习,头脑好象突然不听使唤了,好象什么也没有学进去,什么也学不进去。这时,你千万别着急,这是你自己的大脑皮层在"考验"你哩!心理学研究把这种现象称为"高原现象",它是由于前面的学习较容易,所以进步快,后面由于学习要求越来越高,难度越来越大,又由于大脑皮层已疲劳而造成进度放慢以至停滞不前。这个时期,我们只要保持平静心态,继续在教师的指导下努力学习,就可以突破高原期,逐渐达到熟练。处在此时的你,最好设计一张时间表,尽可能按计划要求自己,并记录执行情况,进行"自我约束"。
进入"高原期",你应努力增添活力,运用消除疲劳的有效方法,迅速度过高原期,尽早实现新的飞跃。消除疲劳的有效方法有:
①交叉学习法。即交叉学习几门课程或不同内容,以此来消除疲劳。据调查,数学与英语是疲劳度最高的课程,语文、理化疲劳度相对较低。所以,你不妨在书桌上准备好不同课程的书籍,一旦这门课程学习累了,便换另一门课程,这样交叉轮流学习,就好象品尝各种菜肴会增进食欲一样,会大大地提高你的学习兴趣,忘掉疲劳。马克思就是这样在读书的间隙常以读小说、诗歌、演算数学题作为"一种独特的精神休息法",他靠这种方法和高度的工作热情,能从早上八、九点钟一直学习、工作到深夜。
②轻松的姿态,可以防止和消除疲劳。我们学习时都习惯正襟危坐,但经常保持这种姿势容易疲劳。在复习或自学时,可以将身体各部分肌肉放松,保持一种轻松的姿势,这样能帮助你提高学习效率。
③到操场上去尽情挥洒汗水,或学习间隙听听轻音乐,都会有效地消除你的学习疲劳。
6、不要接受暗示,要相信自己
有的同学一进入"考场",就被那种戒备森严的气氛吓倒,尤其是当监考教师走近你身旁,你立即会有一种"视线相撞"的感觉。顿时会产生不安。"做错了"的感觉顿时升起。于是我们就会在"错题"上反复思考,琢磨,甚至慌慌张张擦去原答案,重做。这完全是你的臆测。哪位监考老师也不可能一走而过就能判断出你做得对与错,更何况,他的职业道德也不允许他这样做。考试时,一定要做到"胸有成竹,目中无人。"
7、坚信"我行",树立信心
积极的自我暗示是克服过度紧张、焦虑的好办法。经常暗示自己"我有足够能力复习好"、"考试时我必能正常发挥"、"功夫不负有心人"、"我一定能成功"等,在日常行为上也要"装出"一付深沉稳重样,定可获得出其不意的好效果。
8、学会放松
如果你已紧张,建议你学习"放松运动",如果你能每天坚持训练20分钟,一段时间后必有明显效果。
选一把椅高与小腿相当的椅子,舒适地坐在椅子上。轻轻合上你的双眼,尽可能全身放松,不管手放在什么位置上,只要觉得舒服就行。想象放松后整个身体下沉,使你的双臂和双腿感觉很沉重,像挂了沙袋,完全放松,排除杂念,开始深呼吸,不要憋气,吸气和呼气要细、长、匀。注意你的呼吸节奏,意念集中到深呼吸上,持续10分钟,直到你明显感到精力恢复为止,接着,交替进行拉紧、放松肌肉的训练,使你对体内的紧张部位和紧张程度的意识特别清楚。首先是用力握紧拳头几秒钟,然后放松,重复一次,保持紧张状态数秒钟,尔后放松,思想集中,有意识地体会紧张与放松的交替。再握紧你有右拳,但不要太用力,在放松前,感觉一下低紧张与刚才高度紧张的差别,尔后放松。再把你的左手掌朝下,向内接着向外尽可能伸展你的指头,感到紧张以后再放松,重复一下这过程,再放松。然后向内、向外伸展你的手指,但这次要像刚才那样快、有力,尽可能体会一下紧张程度减少时的感觉,再换左手,握拳、放松;再握拳、再放松;手握拳伸展、放松;再伸展放松;尽量体会减少紧张程度时的感觉。然后,你应轻闭双眼,集中思想,依次拉紧和放松你的肌肉,先是前额、脖子、胳膊上部、肩膀;再是小臂、腿肚和大腿,最后是脚和脚趾。
试着向内、向外旋动脚掌,然后开始向下和向上活动脚趾,同时降低腿部位置,然后绷紧胃部肌肉、胸部肌肉和背部肌肉,最后做深呼吸,尽量慢慢呼吸放松分身。当你能熟练地完成这套放松术后,考试时,如紧张了,只需想着放松,做一二个深呼吸,就可达到放松的效果。
愿同学们充满自信,消除紧张,以稳定、良好的心态步入高考考场。
文章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