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爱如山
作者:永州市蘋洲中学 杨情录 时间:2005/12/27 13:22:30 来源:会员原创 人气:2841
生活中,我常倾听崔京浩的“父亲”:“那是我小时候,常坐在父亲肩头,父亲是儿那登天的梯,父亲是那拉车的牛。都说养儿为防老,可你再苦再累不张口,儿只有轻歌-曲和泪唱,愿天下父母平安渡春秋”。每每听到此话我常有泪流满面的感动。
我觉得,母爱柔情似水,父爱厚重如山!
父亲的爱,从不挂在嘴上,“至爱无声”;父亲说得少,做得多,“大善无言”;父亲能为儿女献出自己的一切,哪怕是宝贵的青春、是满头的青丝、是筋骨与血肉!
记忆的闸门打开,我走进父爱的围城中 。
我是家里的满崽,父亲中年得子,自然怜爱的可以,从记事起,实实在在领略了掌上宝贝的含义。骑在父亲脖颈上边走边唱的是我;跟在父亲身后要了皮球再要糖葫芦的是我;追啊,撵啊,不让父亲上班的是我……时光荏苒,转眼间,在父亲强大有力翅膀呵护下的我已经独立成年,可是每每想起父亲,仍觉得自己是拽着他沉厚衣襟不愿长大的孩子。
毕竟,从小我就很喜爱父亲,在我眼中他是慈爱的化身。现在有些年轻人很喜欢把他们看来也很年轻的父亲叫老爸,这好象是-种很亲昵的时尚,而我却从未这样叫过我的父亲,虽然我的父亲确实很老,我-岁时,他三十七岁;今年我二十七,父亲也该六十五了,可我依然象从前那样轻轻柔柔地唤他一声“爸”,似乎这样,我才能挽留住父亲曾经年轻健壮的日子,才能拂平父亲眼角额头刀刻斧凿般的岁月沧桑。
江南小城多雨,每当课罢碰到突如其来的骤雨,校门口便站满了送伞的家长们,而我总是心急地第一个冲出教室,在熙攘的人群里找寻着父亲熟悉的身影。父亲身材瘦小,因而他总是独自一人站在门口左侧的角落里,好让自己的儿子一眼便能望得见他。父亲一手撑着把打补丁的雨伞,另一手拎着-把,父亲的衣服都很旧,却洗得很干净。我喊叫着冲上前去,小脸儿乐成-朵花,钻入伞下让父亲揽着。父亲为我撑开了另一把伞,我却不肯打,执意要和父亲共-把伞,父亲也不生气,只是把伞都往我这边倾了,到家时父亲半边身子都淋湿了。母亲因此而训斥我,却被父亲笑着拦下了。
简单而快乐的日子,流水般淌过父亲的额头,摇曳绽放在我二十一岁的季节。在平静中我度过了我的童年,少年,大学。那年,我参加工作来到了偏远的石山脚中学,离开了家,也离开了父亲。在那里,有很长一段时间我倍感前途迷惘,竟埋怨起了自己深深敬佩的父亲为何忍心让自己的儿子在偏远的农村工作。总认为父亲不太合时宜,过于古板,他建国后参加工作,好歹也是区政府的领导,却不曾为子女的升学、工作调动去寻人托关系。甚难理解他的行为。在一次下班后冒着大雨冲回宿舍的途中,我眼前竟突然浮现出父亲打着雨伞、另-只手还拎着一把的形象,我突然流泪了。渐渐换了个角度来理解老父亲,发现自己曾经的想法多么的幼稚荒唐。扪心自问,我突然感到自己若能象父亲那样,以一种坚忍的态度,保持着正直诚实的操守且终生不渝,便足以自豪的了。在生活工作中,我常常遇到些有家庭背景的同事或朋友,他们的父母用权势和金钱为他们安排好人生之路,因而能够“春风得意马蹄急,一夜看尽长安花”。不过,这个时候我再也不嫉妒不羡慕他们了,因为我知道,正在家里领着微薄退休金度日的父亲,一点也不比他们的父亲少付出些什么,作为一位父亲能给予儿子的,他全都毫无保留地给了我,那份深厚无私的爱,将陪伴我勇敢地走过未来那漫长的岁月。
前段日子,父亲身体不适,陪着父亲去看病时,我挽住了父亲的手臂。这时,我才发现,父亲实在太瘦了,手臂青筋虬结。对于我来说,明天意味着更成熟,对父亲而言却是更衰老。我禁不住黯然了,对生命的延续滋生出几分伟大又苍凉的感悟。我在内心深处反复对自己说:如果生命存在轮回,父亲,来生还让我做您的儿子,那样,来报答那份深情延绵的父恩,如山的父爱。
父亲,您听到了吗?
文章评论
共有 4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
我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