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生活中的修辞——谚语修辞浅析
作者:甘肃省泾川县高平中学语文教研组 毛桂琴 时间:2005/12/27 18:53:27 来源:会员原创 人气:4482
①幼年时学习的如同石上的雕刻。
②锻炼好比灵芝草,何必苦把仙方找。
③优良的示范是最好的说服。
④时间是检验真理的尺度。
⑤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⑥拉大旗,做虎皮。
作为基本修辞格之一的比喻在谚语中规格齐全,品种多样:①②句是明喻,③④句是暗喻,⑤⑥句是借喻。真可谓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①打拳跑步舞剑,健康要靠锻炼。
②锻炼胜吃灵芝草,经常锻炼身体好。
上例①中的“打拳”、“跑步”、“舞剑“是运动项目中的三种,在这里借代了运动项目的全部。②句中的“灵芝草”是中草药的一种,在这里用以借代全部药物。由此可见,借代修辞格在谚衙中也有所体现 。
①凡事若能按时做,一日能抵三天用。
②饭后三百步,不用进药铺。
③笑一笑,少一少;愁一愁,白了头。
以上三例,将每一种行为的结果都进行了夸大,显然是夸张修辞格的运用。
①跑跑跳跳浑身劲,不走不动多生病。
②比耕比种定富裕,比吃比穿必贫穷。
以上两例,每一句都把对立的行为及对立的结果并举,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显然是对比修辞格的运用。
①运动运动,百病难碰。
②日日走能行千里,时时学能破万卷。
③明天再明天,永远难实现。
④有鸡也天亮,没鸡也天亮。
上面四例是反复修辞格的两种基本格式:①②例为连续反复,③④例为间隔反复。
①谁抛弃时间,时间就抛弃他。
②万物都有时,时来不可失。
③行动养成习惯,习惯形成性格,性格决定命运。
以上三例,前句的结尾便是后句的开头,使语句递接紧凑而又说理透彻,是顶真修辞格在谚语中的运用。
①马在软地里易失蹄,人在甜言里易上当。
②大海不怕雨水多,好汉不怕困难多。
③阳春三月不做工,寒冬腊月喝北风。
④丝不织,不成网;铁不炼,不成钢。
⑤懒惰催人老,勤劳可延年。
⑥云往东,刮阵风;云往西,披蓑衣。
以上六例,从意义上看,①②句属于相近的,③④句属于相对的,⑤⑥句属于相反的。但无论那一种类型,其结构、字数都相同,显然是运用了对偶修辞格。
①时间是最伟大、最公正、最天才的裁判。
②春争日,夏争时,一年大事不宜迟。
以上两例,都用了排比的修辞方法,只不过例①句是词语的排比,例②句是句子的排比。
①哪个猫儿不吃腥,哪个老虎不伤人。
此例运用反问的修辞格,强调说明坏人本性难改的道理。
文章评论
共有 2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