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200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
作者:佚名 时间:2006/4/7 22:48:59 来源:会员转发 人气:832
200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江苏卷)语文科命题将遵循教育部考试中心颁发的《200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科)考试大纲》,注重能力考查,贴近现实生活,富有时代气息,进一步体现新课程标准的理念,从而有利于高校选拔人才,有利于中学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有利于推进中学语文课程的改革。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是为高等学校招生进行的选拔性考试,因此,高考既要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又要有必要的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二、考试内容及要求
(一)知识与应用
I.识记 A
①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的字音
考查只要求识记字音,不要求拼写,范围以常用多音字为主,声调不作为考查重点。
②识记现代汉字的字形
考查内容包括区分形近字、同音宇,辨识错别字等。
③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
名句不限于通行教材内容,名篇以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要求背诵的古代诗文为主。
2.应用 D
①正确使用词语(包括成语)
要求正确理解词语(包括成语)在具体语境中的意义,并正确使用。
②辨析并修改病句
病句类型: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
辨析病句一般采用客观性试题,修改病句一般采用主观性试题。
③扩展语句,压缩语段
“扩展语句”考查增加语言成分、丰富语言信息的能力,“压缩语段”考查提炼、概括语意的能力。
④选用、仿用、变换句式
主要考查语言表达的技能。
⑤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
语言表达的“简明”指能够删除冗余信息以及消除歧义;“连贯”指能够调整语句之间的顺序,注意前后照应和衔接;“得体”指能够恰当使用语言,体现语境和语体的要求。
⑥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
常见修辞手法: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
主要考查根据语境判断修辞方法使用是否得当,并能辨明优劣。
(二)阅读与理解
第一部分 古代诗文阅读
能阅读浅易的古代诗文。
“浅易”指高中毕业生应该能够掌握的程度。
1,理解 B
①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主要考查常见文言实词在具体语境中的意义。
②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用法
常见文言虚词:而、何、乃、其、所、为、以、因、于、之。
这里“文言虚词”的概念沿用传统提法。“在文中的用法”指对具体语境理解有意义的常见用法。
③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
不同的句式和用法: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成分省略和词类活用。
“不同的句式和用法”主要结合理解文意和文句翻译来考查。
④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古文翻译要求以直译为主,并保持语意通畅。要注意原文用词造句和表达方式的特点。
2.分析综合 C
①筛选文中的信息
考查重点包括指明信息的具体内容,根据要求提取相关信息等。
②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重点考查对文章的整体把握能力。
3.鉴赏评价 E
要求在识记、理解和分析综合的基础之上给予恰当的评价鉴赏。
①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考查材料的选择以唐诗、宋词等为主,也可选择其他体裁的作品。
②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重点考查对作者通过文本表达出来的思想内容和观点态度的评价能力。
第二部分 现代文阅读
能阅读一般的论述类、实用类文本和文学作品。
“论述类”文本指论文、杂文、评论等;“实用类”文本指新闻、通讯、科技说明文、常用应用文等;文学作品包括散文、诗歌、小说、戏剧。
1.理解 B
①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
“重要词语”指准确把握文意时必须理解的词语。要注意这些词语在文中的具体含意。
②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
“重要句子”指对理解文章有重要作用的句子。考查的重点一种是结构比较复杂的句一种是内涵较为丰富的句子。
2.分析综合 C
①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重在考查辨别、筛选并整合重要信息的能力,重要信息包括文章的基本概念及其阐述、最能表达作者写作意图和文章主旨的语句等。
②把握文章思路,分析文章结构
重点考查把握段与段之间的联系以及段落内部层次的能力。
③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要求归纳某一段落的思想内容或整篇材料的中心。
④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作者的观点态度,有的直接表述,有的间接表述;有的集中,有的分散;有的明朗,有的含蓄,要求能够筛选和辨析。
⑤根据文章内容进行推断和想象
要求能够根据文章的内容进行有理有据的推断和想象。
3,鉴赏评价 E
①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要求从文学作品本身出发,作具体分析。
②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要求全面理解,综合分析。
(三)写作
能写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及其他常见体裁的文章。
作文考试的要求分为基础和发展两个等级。
1.基础等级 D
①符合题意
要符合命题中所列的各项要求,不遗漏任何一项。
②符合文体要求
可以根据命题要求选择适当的文体,但要注意选定文体的文体规范。
③思想健康,感情真挚
“思想健康”就是在作文中表达的思想观点和感情倾向要健康、积极。“感情真挚”是要求在作文中自然地表达真情实感,给人以真诚、真实的感受。
④中心明确,内容充实
“中心明确”要求作文要有一个清晰明白并且确定不移的中心。“内容充实”记叙文要记叙完整,人物事件具体实在;议论文要论据充足,说理充分;说明文要特征清楚,资料充实。
⑤结构完整,语言通顺
“结构完整”要求作文思路的展开有步骤、有次序,层次分明,条理清楚,段落的划分和安排得当,各个部分的布局合理。“语言通顺”要求语言规范、准确,语意通畅,没有语病。
⑥标点正确,书写规范
写字、运用标点符号要求规范、正确。字体端正不潦草。书写格式正确,卷面整洁。
2.发展等级 D
①深刻
分析深入,揭示事物内在的因果关系,观点具有启发性。
要求提出自己领悟的正确观点,表达自己的深切体会,或透过现象,揭示本质,或点明原因,论明结果,或指出规律,预见发展,或抓住关键,击中要害,等等。总之,能发人深省,给人启迪。
②丰富
材料丰富,形象丰满,意境深远。
“材料丰富”要求议论性、说明性文章有理有据,引证丰富,确切有力。“形象丰满”要求记叙性文章(散文、故事、小小说等)人物丰满生动,叙事具体完整。“意境深远”要求文学体裁的作品情景交融,含意幽远。
③有文采
词语生动,句式灵活,善于运用修辞手法,文句有意蕴。
要求在通顺的基础上充分展示语言风采,提高语言表现力。
④有创新
见解新颖,材料新鲜,构思新巧,推断想象有独到之处,有个性色彩。
要求考生在上述各方面发挥创造性,有所创新。
三、考试形式及试卷结构
(一)答卷方式
闭卷,笔试。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限定用时为150分钟。
(二)试题类型
单项选择题、填空题、古文翻译题、简答题、写作题。
(三)试卷内容、题量、赋分分别如下
1.语文基础知识,4题,12分。
2.语文基础知识运用,3题,15分。
3.名句名篇默写,1题,6分。
4.古代诗文阅读,5题,26分。其中选择题3道占9分,非选择题中文言句子翻译占9分,古诗鉴赏占8分。
5.现代文阅读,7题,31分。其中选择题3道占9分,非选择题4道占22分。
6.写作,1题,60分。
(四)试题难易比例
易30%,中50%,难20%。
文章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