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高考《考试大纲》语文科目解读及考向预测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通用 / 高中素材 / 高考专项素材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27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6/3/6 18:47:31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25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4700字。
06年高考《考试大纲》语文科目解读及考向预测 
作者:江西宜春学院文学院中文系 鄢文龙 
2005年高考,是建国以来,改革幅度最大的一年。其开放性空前,其自主性适度,其探索性奠后。全国试卷及各省市单独命题试卷,百花齐放,异彩纷纷,风飘万点,万树参天。
研析2006年刚刚出台的《考试大纲》,与2005年相比,我们发现:试卷长度、命题内容,将更显人文性;考点叙述、能力要求,更见科学性;命题角度、题型设置,更凸探究性;卷容布局、考查内容,更具导向性。
《考试大纲》调整解读
一、语言知识和语言表达——考查常见的语言表达能力。
2005年:能识记基本的语言知识,掌握一定的语言表达技能。
2006年:能识记基本的语言知识,掌握常见的语言表达技能。
●解读 这一提法更为科学。“一定”是一个模糊概念,而“常见”则让考生心中有数,有训练范围,更见人文性。
二、文学常识和名句名篇——考查作家、时代及代表作。
①2005年:识记中国重要作家生活的时代及代表作。
2006年:识记中国重要作家及其时代和代表作。
②2005年:识记外国重要作家的国别及代表作。
2006年:识记外国重要作家及其时代和代表作。
●解读 从这科学的表述中,我们得到的启示是:今年全国试卷一定会考文学常识,而且考试的内容涵盖作家、时代及代表作。目标明确,考点到位。
三、古代诗文阅读——考查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2005年:理解常见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2006年: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解读 在“实词”前加“文言”二字,看似多余,实则意义重大。与“文言”相对的“白话”,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虽然都指汉语书面语的一种。但“文言”是我国古典文学所使用的主要语言,具有词汇丰富、精炼的特点;而“白话”则指中国古典文学中的清代变文,宋、元、明清的话本、小说及其他通用文学作品。大纲这么一界定,既科学,又人文,大大缩小和规范了实词的考试内容。
四、写作——强调因果关系,凸现个性色彩。
①深刻
2005年:透过现象深入本质,揭示问题产生的原因,观点具有启发作用。
2006年:透过现象深入本质,揭示事物产生的因果关系。
②有创新
2005年:见解新颖,材料新鲜,构思精巧,推理想像有独到之处,有个性特征。
2006年:见解新颖,材料新鲜,构思精巧,推理想像有独到之处,有个性色彩。
●解读 ①将“问题”改为“事物”,既科学,又降低了理解的难度,扩大了内涵。将“原因”改为“因果关系”,扩大了考查的力度,强调考生对待事物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