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课外阅读中进行作文训练

作者:临海六中 金士卫  时间:2006/6/5 13:41:51  来源:会员原创  人气:2222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要能较熟练地运用读书方法,扩大阅读范围,拓展自己的视野。课外阅读是学生语文能力提高的活水之源,当然也是作文能力提高的一个重要途径。可以说,学生的阅读量与他的语文水平是成正比的,也与作文水平成正比。尤其是在新知识、新信息不断涌现的今天,积极主动地开展课外阅读活动是十分必要的。因此,教师在作文教学中应该重视指导学生加强课外阅读,在课外阅读中作文。
  一、激发学生阅读兴趣,使学生自主进行课外阅读。我国古代大教育家孔子曾经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可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的课外阅读实践,首先依赖于他们的阅读兴趣。学生有了阅读兴趣,才能从内心深处对课外阅读产生主动需要。因此,教师要努力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让他们愉悦地进行课外阅读,快乐地接受自己想要学习的语文知识。为了激发兴趣,我们可以为学生提供其所喜好的阅读材料,组织适合学生的丰富多彩的阅读活动,如文章精彩片断朗诵、文章梗概介绍、文章开头或结尾的讲述、故事会、读书笔记展览等。
  二、创造阅读条件,营造浓厚的阅读氛围。为了加强课外阅读,教师可以动员学生把个人的图书暂时存放在班里,组成“图书角”,组织学生自己管理借阅。图书角设在教室一角,课间课余随时借还,由各班干部轮流负责图书的保管、借阅工作。为了介绍图书,也可以组织学生举办图书展览,把被介绍的图书陈列出来,这样就为学生创造了良好的阅读条件。另外也要保证阅读时间,要指导学生学会利用时间。
  二、明确阅读的任务和要求,提示阅读方法。激起学生的读书兴趣以后,要告诉学生应该达到什么要求。阅读要求要根据阅读教学和作文教学的不同阶段来提。在起步阶段着重提朗读方面的要求;发展阶段着重提阅读量和阅读基本知识、方法运用方面的要求。
  教师的阅读指导是学生开展课外阅读的根本保证,只有加强教师的阅读指导,才能保证阅读活动的展开、深化及取得成效。许多学生有课外阅读的兴趣,但在如何“读”的问题上,并不很明确。如有的只凭兴趣,凡有生动情节的就走马观花地读读;有的读了好的文章,也不懂得积累知识,吸取技巧,用到作文上。因此,要进一步引导他们不但要爱“读”,而且会“读”,要读得更好更有收获。我的做法主要是结合作文教学,向他们介绍行之有效的读书方法。这里列举一些:
  1、选读法,即根据自己在课内外学习或写作上的某种需要,有选择地阅读有关书报的有关篇章或有关部分,以便学以致用。让他们从若干篇习作中,进行仿效和借鉴。从此,他们在作文时,就不会发愁了。
  2、浏览法,即对所读的书报,不是逐字逐句地读下去,而是快速地观其概貌。用这种方法阅读,对于爱读书报,却无充分时间细嚼慢咽的学生来说,是十分可取的。
  3、精读法,即对书报上的某些重点文章,集中精力,精细地读。比如阅读教材推荐的有关文章,让学生在校内外的课余时间或回家之后,去反复阅读,并按教师预先提出的思考题去思考、去解答。
  4、摘读法,即用抄文章有关内容或重要词句的方法去读。教师可以要求班中的学生人人都备有摘抄本,平时注意摘抄。作文时,要求学生翻翻自己的摘抄本,从中选用资料,以丰富自己的写作内容。
  三、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在学生语文课外阅读指导中,教师要明确目标是要学生养成良好的语文课外阅读习惯。同时也要正视这不可能一蹴而就,然后制订计划,根据不同学段的学生的身心特点,向他们提出不同的阅读要求,做到有计划地循序渐进。其次,教师一旦提出某种要求,就必须坚定不移。尤其是在个别学生身上表现出不良倾向的时候,更须严格要求。并且鼓励先进,持之以恒。为了激发学生持久的兴趣,提高阅读质量,对课外阅读取得一定成绩的学生,教师要及时地鼓励,让他们体验成功的喜悦。当学生在获得成功后,会更坚持大量的广泛的阅读,良好的读书习惯也就随之形成。

文章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