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马虎考生”不妨人性化一点
作者:不详 时间:2006/6/6 18:40:52 来源:半岛都市报转载 人气:437
丢失或忘带准考证是高考中发生在少数考生身上的“偶发事件”,而这些年,一些地方的考务人员对这些“马虎考生”的处理,却留下太多的遗憾。尽管他们可以通过多种渠道来确认考生身份,但一些考务人员还是“死守规则”,将那些丢失或忘带准考证的考生挡在了考场门外。
在我看来,这样的处理是因为考务人员怕承担责任,是对考生的不负责任。谁都知道,在现代信息技术极其发达的时代,即便是考生没有准考证,还可以迅速地通过其他渠道来确认考生是否具有考试资格的。比如,通过查看考生的身份证,通过联系考生的教师和学校的领导,毕竟,任何学校的考生参加高考,学校都是安排了带考人员的。
退一步讲,即便是短时间无法确认这些“马虎考生”的身份,也可以让这些考生先进场考试,然后再来确认其身份,这也比将考生挡在考场之外更为合理,更符合人性化要求。一句话,对这样的考生,先让他们参加考试,天塌不下来。
事实上,每年高考期间,还有其他类型的遭遇“偶然事件”的考生。在考场规则中,有迟到30分钟以上的考生不能进场考试的规定,而少数考生因为诸如睡过头、交通意外、身体不适等特殊的原因,无奈成为迟到考生。有少数考生仅仅迟到几分钟,甚至是几秒钟,就被阻隔在考场之外,失去了考试资格。
显然,对这样的考生,考务人员完全可以采取一些“例外”。尽管有规则和制度的限制,但是,必须清醒的是,这样的高考规则,本身是作为“惩罚的激励”而存在的,这样的规则和制度,实际上赋有一定的柔性特征,这本身就考验着考务人员能否以更为合理更为人性的方式来执行。
在高考成为无数年轻人生命之中最重要的“拐点”,“高考改变命运”的今天,能不能真正做到尊重考生、服务考生、关爱考生、善待考生,应该成为社会各界体现“以人为本”的追求,也是考验各个部门和人员的公共管理智慧的大事。所以,笔者期待北京让丢失或忘带准考证的考生先进场考试这样的人性化操作方式能推广开来,因为这本身也是教育的人文精神的重要表现。
文章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