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答语言连贯题的几招

作者:李荣军  时间:2006/6/29 7:47:26  来源:会员转发  人气:2293
  语言连贯,是各种考试的重要考点。如何在具体的语境中选择或填写合适的语句呢? 
  一、话题要统一。 
  语段衔接要前瞻后顾,注意上下文主语的承接及逻辑的内在联系。应首先考虑陈述对象是否一致。 
  如:沙暴像魔鬼,它无情地摧毁前进路上的所有东西,但它又是一个独具匠心的“雕塑家”, ,令人惊叹不已。请在下面四句中选择一句填在横线上,使其语言连贯。 
  A.一些岩石和场面常被沙暴琢成各种各样的“艺术”形态 
  B.各种各样的“艺术”形态的岩石和场面是被沙暴雕琢成的 
  C.常把一些岩石和场面雕琢成各种各样的“艺术”形态 
  D.常把一些岩石和场面雕琢成各种各样的“艺术”形态的是沙暴 
  解析:本题题干陈述对象是“沙暴”,A、B两句陈述的对象是“岩石和场面”,D句是的字短语。只有C句承前省略了主语“它”(沙暴),故选C。 
  二、形式要一致。 
  如:或许,会有风暴,风暴只能摧折地上的茎干,却不能摧毁地下盘错虬屈的深根;或许,会有野火,野火可以烧焦大地,却 。而风暴和野火过后,满山遍野将依旧奔涌出那神奇的绿! 
  A.不能泯灭根的顽强 
  B.无法烧毁根的形象 
  C.不能改变根的奋斗方向 
  D.不能烧掉根的绿色梦想 
  解析:粗看,四个选项都可以。但从分号前的句子形式看,“风暴只能摧折……却不能摧毁”用了两个含“摧”的近义词。据这判断:分号后的分句所用的动词也应保持这种形式的一致,应是与“烧焦”近似的“烧毁”或“烧掉”,再联系后句“依旧奔涌出那神奇的绿”可确定答案为D。 
  三、句式要合理。 
  如:四周一片寂静,我用心灵去谛听,可以听见竹枝伸展,竹叶舒张,根须蠕动的声响, 。 
  A.从而获得精神上的无限愉悦。 
  B.难道不会获得精神上的无限愉悦吗? 
  解析:寂静的环境,舒缓的心灵,A项与语境相符。B反问句用此不合适。 
  四、意思要正确。 
  如:雄伟的山,苍郁的树,苔染的石壁,滴水的竹林,都在江中投入绿油油的倒影, ,就连我自己也在闪闪绿色之中了。 
  A.天空中的艳阳洒下金辉一片  
  B.大地像一块绿色的地毯 
  C.碧绿的江水轻轻拍打着船舷 
  D.天空和地面整个绿成一片 
  解析:这段描写抓住了景色的绿来写。A色彩不协调;B色彩不一致,且离开了“江中”这一特定的地点,C虽写了绿色,但没从静态角度写,与下句不衔接。故答案为D。 
  探究拓展:1.从连贯的要求看,依次填入下面横线上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黄河,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五千年的华夏文明史,与黄河有血肉相连的关系。黄河流千古,流出了 ,流出了 ,流出了 。 
  A.黄皮肤人的群落,灿若明珠的黄河古文化,漫无边际的黄土地 
  B.灿若明珠的黄河古文化,漫无边际的黄土地,黄皮肤人的群落 
  C.漫无边际的黄土地,灿若明珠的黄河古文化,黄皮肤人的群落 
  D.漫无边际的黄土地,黄皮肤人的群落,灿若明珠的黄河古文化 
  2.填入下面横线上的语句,最恰当的顺序是( ) 
  自然界的物体,多数呈曲线状,崇山峻岭, ;江河溪流, ;大海汪洋, ;湖光粼粼, 。 
  A.是抖动着的曲线  
  B.是翻腾着的曲线  
  C.是流动着的曲线  
  D.是屹立着的曲线 
  参考答案:1.D 2.DCBA

文章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